赤峰有多少年的历史

2024-12-14 21:26:3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60万,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赤峰已有一万年的人类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境内被国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类文化类型有距今8150--7350年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7150-6420年的新石器中期的赵宝沟文化;距今6660-4870年的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300年的新石器晚期的富河文化;距今5000-4870年新石器晚期的小河沿文化;距今4500-4200年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铜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从考古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8千余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原始农耕、渔猎和畜牧的定居生活。20世纪70年代在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距今5000余年前的大型玉龙,更在全国引起轰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证明赤峰地区的古文化和中原地区一样,是远古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

回答2: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接壤,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毗邻,北西与锡林郭勒盟相连,距首都北京和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沈阳均在500公里左右,全市总面积90021平方公里。"赤峰"是因城区东北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西南两面   为燕山山地与辽西山地的边缘,中、东部为西辽河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多山,西部最高海拔2067米,东部海拔不足300米。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俱全。既有崇山峻岭,又有河谷平川。既有浩瀚的坨沼沙地,又有广袤无垠的天然森林、草原和肥沃的良田。中低山和丘陵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3.3%。高平原占13.5%,平原占13.2%。七老图山脉至亿合公熔台地至克什克腾旗西部高平原至黄岗梁至北大山至小罕山至乌兰坝至大罕山一线,构成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中游至努鲁虎儿山脉一线,构成海拔10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地带,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下游、乌力吉沐沦河中游,构成海拔280米至400米左右的平原地带。综合各地理因素,赤峰可分为四个地貌区,即:北部大兴安岭西南段石质中低山丘陵区、南部燕山北麓山地丘陵区、东部西辽河上游平原区、西部高原区。赤峰市除周围一些大山外,市内还有红山、马鞍山、罕山、天山等,这些山有着著名的古迹、动人的传说和秀丽的景色,现都已开发为旅游区,各山之间均有隘口,可通四邻。赤峰市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最高气温11.6℃,年平均最低气温-1.8℃,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至7℃。全市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南北温差为9℃。年日照时数为2800-3100小时,光能总辐射量为5700-6100焦耳/平方米;绝大部分地区有效积温在1800-3000℃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81毫米,蒸发量达2000-2300毫米,降水70%集中于6-7月份,雨热同季,年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   赤峰市境内有五条水系,即: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乌尔吉沐沦河、教来河、贡格尔河。前四条同属西辽河水系,贡格尔河为内陆河。地表水总量为32.7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集量为10亿立方米。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为塞外两大名川,二者在翁牛特旗东部汇合为西辽河。达里诺尔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的贡格尔草原上,该湖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大湖泊,水草丰茂,是丹顶鹤、黑枕鹤、天鹅等珍禽栖息之所,被称为"百鸟的乐园"。   赤峰市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年以前,赤峰地区就有人类生存。新时期时代,繁衍生息在这一带的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红山文化",是"天下第一龙"--玉龙的故乡,是辽朝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   境内被国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类文化类型有距今8150--7350年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7150--6420年的新石器中期的赵宝沟文化;距今6660--4870年的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300年的新石器晚期的富河文化;距今5000--4870年新石器晚期的小河沿文化;距今4500--4200年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铜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从考古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8千余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原始农耕、渔猎和畜牧的定居生活。20世纪70年代在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距今5000余年前的大型玉龙,更在全国引起轰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证明赤峰地区的古文化和中原地区一样,是远古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   据历史记载,赤峰地区曾是商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库莫奚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夏、商周至春秋时期,活动在这一带的主要是商族和东胡族,行政区划属传说中古代中国九州中之冀州。战国初期,全境属东胡。秦初,南部属燕国和辽西、右北平郡,北部属东胡,后属乌桓。东汉中期到三国前期,全境悉属鲜卑。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属鲜卑、后属北朝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北燕和后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时期分别设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辽时,契丹族建立了强大的辽王朝,设上京临湟府、中京大定府。金时属北京路。元时属中书省和辽阳行省大宁路、全宁路、应昌路、上都路。明时,初属大宁卫、全宁卫、应昌卫,后属兀良哈三卫。清代,赤峰大部分地区属昭乌达盟,南部一部分属卓索图盟。民国前期属热河特别区;日伪时期南部属伪热河省,北部属伪兴安西省。   抗日战争胜利后,赤峰境内分别建立了热中、热北、热辽、乌丹4个专署,隶属热河省。1949年5月,将克什克腾旗、林西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划归为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12月热河省撤消,又将赤峰县、宁城县、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划归为内蒙古自治区,与北部五个旗县合并为昭乌达盟。   1969年,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年,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盟建市,现实行市管县体制。赤峰市市花是玫瑰、大丽花,油松为市树,百灵鸟为市鸟,《草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为赤峰市市歌。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的玉龙,开创了中华民族"尚玉""崇龙"的文化传统,证明了辽河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赤峰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中国北方发达的古代文明。辽代上京、中京两大都城分别在今巴林左旗和宁城县境内,是我国辽文化的中心。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以纷呈的文化异彩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共铸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辉煌。   (一)新石器时代文化   赤峰地区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类型。兴隆洼文化:1982年在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首次发现,是中国北方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7500--8000年,它以大型聚落建筑、最早玉器使用、出现居室墓以及独特的陶器等令后人叹为观止。   ★赵宝沟文化:1982年在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首次发现,距今6800多年。在出土的许多陶器中,有一种制作精美的磨光黑陶尊,器表光滑黑亮,并雕刻有猪龙、飞鹿、神鸟三种灵物组成的花纹图案,庄重、威严、神秘,给人以巡游宇宙的超人力量,也是我国北方古代最早的特种工艺作品。   ★红山文化: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最具有代表性古文化,位于赤峰市区东北隅的红山,五、六十年前在此发现了古人类遗址和墓葬。红山文化距今约5500余年,当时的先民从事着以原始农业为主,兼有游牧、渔业、狩猎的多种经济活动。形似烟叶状的石耜是北方特有的农业生产工具,后来演变为铁制的犁铧。在多种类型的陶器中,红衣黑彩的"彩陶"器最有代表性,也最引人注目。烧制的彩陶花纹,有斜线纹、半圆形纹、三角形纹、水涡形纹等,看似简单,但却古朴、自然。红山文化在赤峰红山首次发现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考察,在我国北方东至辽河流域、西抵河北张家口、南临京津地区、北越西拉沐沦河的广阔地域,都密集地分布着红山文化遗址。代表红山文化的大量精美玉器的出土,向世人展现史前时期北方西辽河流域灿烂文化。玉器群中有仿生物的龙、鱼、龟、蝉,有取自然现象融入艺术构思的壁、环、勾云纹佩饰等,意象兼备,精致脱俗,四原始宗教艺术和原始礼仪的珍贵实物资料。   ★富河文化:1962年首次在巴林左旗乌尔吉沐沦河流域富河沟门村发现,距今约5300余年。这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遗址。发掘出房址37座。大部分顺山势而建,有方形、圆形两种,排列整齐,房址中央有灶坑,古人用以生火、取暖驱寒、烤煮食物。在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中,最典型的有石锄,外形很像现代的铁锄。在陶制的生活用具中,有一种陶罐,外表压印或刻划横的、竖的"之"字形花纹,线条简洁流畅,极为朴素生动。在数量可观的骨器中,还发现有"卜骨",这是古人用来占卜吉凶之物,也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卜骨。大量的动物骨骼,多属山地森林动物,说明5300多年前,乌尔吉沐沦河流域有着茂密的山地森林。   ★小河沿文化:1974年和1977年分别在敖汉旗小河沿乡白斯朗营子村和翁牛特旗大南沟村发现。距今45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南沟发现的近80余座古墓葬,分三个区有规则地整齐排列。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生产男女分工明确,社会已出现了贫富不均的现象,并已有了原始刻划文字符号或祭文。   (二)青铜文化1960年在今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发掘出大量青铜器具,经考古证明,其为我国北方早期青铜时代的重要遗存,距今4500--4200年。在克什克腾旗土城子天暴同、翁牛特旗梧桐花头牌子以及松山区五三乡等地,曾出土了多件商代早期的青铜礼器。天宝同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出土商朝青铜礼器中最北的一个地点。说明当时的商朝有着广阔的版图疆域,同时说明今天赤峰西拉沐沦河上游一带,可能是商朝先祖活动的重要地区。   (三)契丹文化契丹属东胡族系。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很有建树的古老民族,公元四世纪见于文献记载。我国中原地区,在该民族建国后往往用契丹、大辽、北朝、北边、北民、北界等,泛称契丹族。契丹族最初生活在今赤峰境内,从发生、发展、强盛、衰败直至消亡,前后经历1200多年,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辽文化"即以植根于本土的原土文化为主体,以中原唐文化为依托,吸收西域、东北各族先进文化的内容,构成了博大精深、恢弘壮观的"契丹文化",开创赤峰历史上第三次文化辉煌时期,"契丹艺术"--绘画、乐舞、建筑、书法、雕塑等则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辽上京:遗址在今巴林左旗林东镇,系辽太祖创业之地,建于公元918年,全城周长27华里,由汉城和皇城组成一个"日"字形平面布局。城内有皇宫、殿宇、衙署、寺院等华丽建筑,有纵横交错的街道,有安置外来商人和使臣的馆驿,有京都所属的县城,有纺织、冶炼、制陶等各种作坊,还密布的商业贸易市肆,是一座非常繁华的草原大都市。1120年金朝军队攻陷辽上京。到元代以后逐渐荒芜废弃,是研究辽国历史的重要遗存。1961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辽中京:遗址在今宁城县大明镇,系辽国五京中规模最大的陪都,建于公元1007年。全城占地30华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组成,平面呈"回"字形。城内有南北贯通、宽达60余米的中央干道,还有东西横街。街道两旁有八坊相对,市中心有市楼建筑,供游人登临游览或观光;城内山冈上有寺院建筑,还有使馆建筑。辽中京建立后,非常重视城市环境保护,城外有茂密的花、树,城南有大片的苗圃;街道两侧有下水道,每当雨季,脏污泥水可以从涵洞向城外排放,市民生活非常方便。中京于公元1122年被金兵攻占,经金、元、明三代沿用,是研究北方民族历史的重要遗址。1961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金元文化女真族在建立金朝政权后,为巩固政权、阻止北部蒙古鞑南下,在东北起黑龙江,西南延于大青山的广阔草原上,修建了长3000余里的边堡界壕,这就是著名的金代长城。赤峰地区为中段,经有阿旗、左旗、右旗、林西、克旗北部。长城分外壕、外墙、内壕、内墙四座组成,宽达40余米。   蒙元时代,赤峰地区是成吉思汗后裔门的封土,蒙古民族为开发赤峰作出过突出贡献,留下了许多重要文化遗迹,主要历史名城有:应昌府:今克旗达里湖畔,是"北元"的首都,也是避暑的佳地。金宁路:在今翁旗乌丹镇,为弘吉刺领地,境内有张应瑞墓地,是元朝重要历史文化遗存。   ★大宁路:故城在今宁城县大明镇辽中京城内,是元朝首都连接漠北、漠南,通往东北的重要枢纽,在元朝军事、经济、贸易、交通上占有重要地位。   ★武平路:故城在今敖汉旗白塔乡辽武安州城内,后迁大宁。   ★宁昌路:故城在今敖汉旗玛尼罕乡五十家子村,城内发现过元代石狮、飞马石雕、石螭首、龙凤纹琉璃瓦,当时有过华丽的建筑。在元代是内蒙古东部政治、经济、军事重镇。   元代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突出地位,但传世的作品不多,因此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则更为珍贵。赤峰地区先后发现5座元墓,均有壁画,主要内容有宴饮图、出猎图、归来图、行旅图、山水画、山居图、礼乐图和各种装饰图案。   (五)明清佛教文化明清时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草原文化的发展,但聪慧的草原部民,把宗教文化推上了新的境界,藏传佛教中的建筑、绘画、乐舞等内涵丰富,自成一家,活跃于北国草原艺术舞台,使人耳目一新。

回答3:

很早,楼上的都给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