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释义: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间挖空的地方,器皿才能发挥其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空心的部分,房屋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二、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词语释义:
埏埴:是指用水和粘土,揉成可制器皿的泥坯;陶器。
用:用处。
凿:打孔;挖掘。
户牅:门窗。
利:使有利。
扩展资料:
老子所说的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罢了。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说明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皿、室给人的便利。器皿如果没有挖空的部分,也就无法起到装东西的作用;房屋同样如此,门窗中间空心的的地方,人就无法出入,那也就没有办法居住了。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没有”的东西及其作用。
老子看到了“无”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有无之间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之中。因而,所谓“无”的作用,最为合理的解释应是有无之间的相互为用,“无”之为“无”并能起作用,是因为“有”的存在;“有”之为“有”并起作用,是相对于“无”的存在而言的。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从空间的意义上来说,这句话就是说:做器具的时候,做成空心的器皿才发挥了作用
建房子的时候,建了门窗,房屋才有作用。空间里有东西,我们能用这些东西,而空间里面没有东西呢,我们才会发挥想象去创造东西。
《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