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求《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书笔记 发到jzshaner1818@163.com 谢谢你了!

2024-12-17 13:35: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囫囵吞枣的读完了这本很不错的经济学入门书籍,速速记下所得,以备他日察看。
  
  1.Wealth is what people value. 财富不等同于物质。凡是人们向往,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是财富。联想--人的七层需要。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可赚钱的根源;可知单纯老百姓生活富裕,却假货横流的国家远称不上富裕;可警醒世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浪费自己的时间,追逐别人的梦想,只会让人生负债。
  
  2.Time is scarce good. Opprotunity cost, as I understand, is the only cost.如果人们长生不老,很多事情应该都不一样了。
  
  3.交换增加社会财富的原因:它造就了所有权的重新分配(new pattern)。把A多出来的而B需要的东西给B,用于交换B多出来而A需要的东西,从而A,B两人的财富都增加。并且由于个体差异导致机会成本的不同,这样交换得来的财富会比A,B独立能获取要多。
  
  4.鉴于存在个体差异导致机会成本的不同,以及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生产力,社会分工和交换便成为了增加社会财富的必由之路。他们存在的基础是私有制。私有制在社会生产力极度强大,也就是不存在稀有物(凡是人们愿意牺牲自己的某些所有权交换的东西都是稀有物)的情况下消失,从逻辑上是说得通的。我只是怀疑,人的欲望和生产力的增长速度谁更快。
  
  6.现代分工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利用自己的"comparative advantage"换取自己所需的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商人。
  
  7.经济学假定理性人,也就是说人们的所有choice/action都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根据财富的定义,利益也不等同于钱)。神奇的是这种机制并不会因冲突而报废。犹如马路上交错的车辆,每个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路线,只要辅以一定的规则,每个人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地。规则,是经济学另一个重要的基础。
  
  8.经济学是一本研究人们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无意识结果的学科。
  
  9.供求关系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
  
  10.Income has several forms. Wage, rent and interest are established in advance by contract, which removes the uncertainty. However, profit is another form of income, which comes from the uncertainty of the future.
  性格保守的人或许拿前三项的收入会活得更舒心吧。
  
  11.如同没有两片叶子完全相同一样,判定一个企业是否垄断取决于如何界定他所提供的商品/服务。(e.g. 移动电话业务主要指手机,通信服务则包含手机,电话,邮政等等)没有绝对的垄断。
  
  12.Sunk costs are costs that can not be recovered once they have been incurred. 例如,付钱买了牛肉面,不管好不好吃,吃不吃,钱花了,就没了,不对未来产生影响。但如果不好吃,还能退的话就不是sunk cost了。Sunk cost对未来的决策不产生影响,不应该考虑在内。
  
  13.打土豪分田地,可以消除贫困。消除贫困和消除社会不平等间有联系,却不是必然。贫困百分比的降低也有可能伴随着不平等加剧。
  
  觉得经济学和扑克牌之间有着类似。例如,个人选择因规则改变而变化,存在不确定性,每个人都以赢为出发点等等。
  
  按照enhance pers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的观点,我该放下这本书去写我的程序了。:) 只是粗浅翻阅,未得要义。
  

 经济危机发生的背后,其实有着社会价值观改变的推动:
  1、赚钱模式。社会整体形成一种趋势,追求短期利益日益加剧。赚钱复杂繁琐的实体经济被削弱,金融工具省事高效,人人可参与的股票交易加剧侵蚀人心。经济手段放纵了趋懒趋利的人性本质。
  2、消费模式。大量贷款,未来被提前消费,满足感传递出虚假信息。面对现实落差释放悲观彷徨空虚情绪,以至于破罐破摔,祈愿社会跟自己一同遭殃以寻求内心平衡。迫不得已减少消费,经济丧失活力。
  3、网络模式。网络产生大量免费获得价值的行为。一方面网络企业盈利羸弱,以活下来获得垄断作为商业模式,苦苦支撑,消耗真金白银,另一方面激起了社会大众占便宜的欲念并形成似乎理所当然的习惯,打破了市场经济公平的交换原则。题外话,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大量的网民在网络上毫无目的的点击漫游,也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消耗。
  
  当然,自由经济为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活力,人们为了追求利益,极尽聪明才智,但这里面需要平衡。政府救市,是一种平衡的技术手段吗?算不算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和破坏呢?经济危机其实才是调节失衡迫不得已的方法,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生理现象。
  平衡是一个抽象的词汇,东方哲学的平衡是一种玄学,在理性的范畴显得荒谬,经济学家的使命就是找到其间动态变化的数学奥秘。但另一方面,人文学家也在抨击西方文化的技术性,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说:人类不可知的部分都被理性所掩盖了。
  二元的矛盾和平衡就是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知其存在,但不可控制。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也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存在不能证明的东西。经济危机很可能不能预计发生,也根本不应该去阻止,相反,经济危机是社会观念纠偏的一剂良药。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该愉快的接受经济危机,但这和乐观还是两码事。

译后记
  
  
  2008年秋的一个大风天,我在北大西南门摆下一桌鸿门宴,坐等一位出版人。手里攥着一份战书,那是我对一本中文译著的勘误表,准备好好跟他讨论一下这本另类的经典教材,这位特立独行的作者和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结果出人意料,我说的不是对方反客为主抢着买了单,而是他当即被说动,下决心投资源做一个更完美的新版。三年后的今天,终于轮到我被别人挑剔了。但对于刚拿起这本书翻到后记的读者们,我还是想先和你分享一下,这本书、这位作者为何能如此打动人心。
  
  不套公式的经济学
  
  据说作家轻易不让外人走进他的书房,为的是不让别人一眼看出他的思想源流。我所接触过的经济学家倒还好,但我知道他们中很多人,确实从阿尔钦到海恩的这条脉络受益良多。他们写专栏或发表政策建议的时候,很多精彩的思想和表述是有渊源的。我们可以像追星一样去追这些经济学家说什么,也可以静下心来自己学会那种思维方式。
  这就是一本教授“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书,从书名上就可以看出来。传统的教材命名都围绕“经济学”(economics)本身,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等等;但这本书的书名中,“经济学”是作为一个定语,用来描述一种思维方式的。
  强调应用,这让本书非常适合用于通识教育,特别是适合文史哲、法学、社会学等文科学生阅读,美国很多学校就是这么做的。不过书中的思想洞见,却丝毫不输于相关的专业著作,按作者收到的反馈,不少职业经济学者都能从中受益良多。
  所以本书的编写也不同于“批量培养”所用的传统教材。有人批评学院派大家写的书,有助于搭建学科知识体系,奠定自身学术地位,却不太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这本书完全相反,掂一掂重量就能发现区别。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传统的经典教程,动辄砖头一样的大篇幅,买起来贵,背起来重,赶去上课的大学生中哪些是读经济的往往很好认。
  但这本书从第十版开始就一直在精简内容,以便能在一个学期内讲完。它完全打破了“制式训练”的套路,以章节安排为例:一般教材都是先讲供给、需求,然后再讲市场均衡;而本书一开始就直指核心,强调交换与市场过程,体现出鲜明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特色。而且这本书读起来不累:每节总是先讲应用,至于概念定义,都在对例子的分析中穿插着交代。像外部性、汇率、博弈等内容都没有刻意单设章节,而是糅合在具体的问题中随缘点化。
  
  不捣糨糊的经济学
  
  一个名校的博士,在高校工作时不接项目不拼职称,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以讲师的身份专注于教学,而且还是教本科生而不是MBA——这样的人在中国大学里越来越少了,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最初的作者保罗•海恩就是这么一个人。虽然他远远没有其他做研究或政策的同行那么出名,但好的研究者不一定是好的教学者。后者要求对现实世界和经济理论同样熟悉,才能贴近现实、深入浅出,而这对于学院派的经济学家来说太花时间了。保罗•海恩在华盛顿大学就教过15000多名学生,在他2000年去世前的这25年间,有学者评价其对美国经济学教学的贡献首屈一指。
  此前,这一殊荣属于《大学经济学》(University Economics)的作者阿门•阿尔钦和威廉•艾伦的,保罗•海恩延续了他们的体系。与其他学派相比,他们更强调市场过程和鼓励合作的制度,强调分析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而不是一下子进入黑板上的优化方程。遗憾的是,正由于这一特点,这类教材以往被狭隘地归为制度经济学的“参考书目”,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有一类对经济学家的常见批评,说他们在作解释的时候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面面俱到却不知所云。保罗•海恩不是这样,他文风犀利,不捣糨糊。书中搜集了现实中的种种误解有的放矢,用作者的话来说,是在针对“似懂非懂的新闻媒体、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半瓶子晃的财经写手和只做预测的经济学家”提供解毒剂。对于话语权上的强者,他从来不和光同尘,直接剖析言辞包装下的那些利益考量,并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进行交锋。
  的确,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常常会颠覆民众的一般常识。不过对于社会中弱势的一方,作者从不以挑战民众的神经为乐,居高临下地宣扬“帝国主义式的经济学”。本书尽管吝惜篇幅,但行文论证大量是论辩式的,作者经常和“教室后面的那个声音”耐心讨论,条分缕析,让人口服心服,这种叙事修养也正是中国当前很多公共讨论中所欠缺的。
  
  通识教育的经济学
  
  经济学教育在中国有几处重镇,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北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园子,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就坐落在这里。不仅建筑别具特色,他们选拔学生的标准也很独特:不是看你掌握了多少术语,对各位经济学大师多耳熟能详,甚至不是考试分数有多高;而是看你对人的行为以及经济现象有怎样的理解,是否具有“受过训练的直觉”。
  这是有所针对的。不仅经济学在中国已成为强势的显学,经济学教育也日趋火爆。从大众传播来看,似乎人人都会一点经济学,只不过这种学习,更像是学着“像经济学家那样说话”。经济话语不仅是时尚,已经变成了一套权力体系。
  但经济学不仅有其外在表现,更有其内在精神。对于更广泛的受众来说,还应更多回归到通识教育。因为与能读会写一样,有效参与经济生活和公共政策的素养,对每一个公民都非常重要。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可以透过那些天花乱坠的名词术语,看清楚各方背后的假设与立场,并对个人的境遇与时代的变迁多一分理解。
  特别是书中还大量论述了转型国家的案例,这使它在俄罗斯和东欧甚至比在美国还受欢迎。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对经济学的热衷,看来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用第八版的序言中的话来说,这些人亟需的不是将经济学作为“智力体操”,而是在一线实务中理解市场如何运作,找到何种制度对于确保分工与合作不可或缺。与专业教材和通俗读物相比,本书同样更适合这类读者。
  
  正本清源的经济学
  
  回到开头说的那场化干戈为玉帛的见面。在我的勘误表中,有一段原始译文是这样的:“指责价格是错的,不反映成本和收益的真实价值,这就等于否定了整个市场过程……这不是对效率的批判,而是对现存的产权体系及总体的游戏规则的批判。”
  给人的印象是作者是在极力维护一些信条,而在市场经济下,“效率”是不能被批评的。那我们应该怎样讨论房价、看病贵等问题呢?或许经济学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普通人可能认为没问题,但连经济学家看过没觉得有问题,这就意味深长了。其实原文是这样说的:
  “因为其没能反映实际成本收益,而批评某个价格是错误的时候,我们其实反对的是决定价格的那个过程。这并非是对“效率”概念本身的批评,而是对现有的产权体系和其所构成游戏规则的批评。”
  原来经济学中一直在追问“对谁而言的效率”,对于市场过程背后游戏规则的反思和博弈,各方都有权利参与。
  第十二版的中文版,是一个几乎重新翻译的版本。因为译者深信从正本清源的准确介绍做起,有利于克服经济学引入中国后遇到的一些问题:不套公式,是对“黑板经济学”乃至“金融炼金术”的解毒;不捣糨糊,是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言辞经济学”的解毒;通识教育,则是对只讲求个人算计的“小乘经济学”的解毒。
  只是讲经济学原理的书,其实比专业类的书籍更难翻译。案例是生活化的,用词是俚语化的,行文是论辩式的;特别是大量使用虚拟语气、反问与各种修辞,如果译错意思就完全相反。译者从第九版开始一直跟踪此书,翻译时是将原书逐字逐段输入电脑对照着译的,前后历经三年。这种不计成本的方式,似乎并不太符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于是这三年中,翻译基本占据了我的周末和节假日,其间断断续续竟然没有放弃,这有赖于多方的因缘:首先要感谢十一版的译者马昕和陈宇,任何改进都是在边际上做出的,特别是习题部分的译文基本沿用了前一版。出版社的两位编辑云逸和徐樟,对每章内容不厌其烦地往来三轮修订,这让本书得以自信地面世;而他们对质量的认同,宽容了我一再牺牲进度。另外真心谢谢北京大学的苏美东和徐真真小姐,她们协助进行了大量校对工作,作为学生的第一手阅读感受对翻译是宝贵的提醒。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年轻人选的路少有人走,看似不是最优的,但有一种思维方式打动了我,谢谢你们理解我遵从自己的理想。
  
  史晨

内容:★★★★★
  翻译:★★☆☆☆
  排印:★★★☆☆
  装帧:★★★☆☆
  
  经济学不会像移动平均线一样,在我们的投机行为中发挥直接作用,它更像一个作战指挥中心,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我们的投机行为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我们的投机行为提供更大的背景。
  
  沉没成本,已经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如金钱、时间、精力等。诚如定义所言,沉没成本不可回收,并且对我们今后的决策没有任何意义。比如花5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开演后,发现很糟糕,要不要继续看下去呢?有些人认为,票钱已经花了,如果不看,会很亏;有些人则认为,与其在这里忍受煎熬,不如回家去读书。谁的决策更理性一些呢,显然是后者,不管选择看,还是不看,已经花出的50元不能再收回,是沉没成本,在对未来(晚上剩下的时间)进行决策时,不应成为决策因素的一部分。
  
  在投机市场中,很少有人在进行卖出决策时,不考虑买入价的,但实际上,买入价和这一时刻的差价(不管是正,还是负),是沉没成本,不应成为我们对未来价格走势进行判断的因素。
  
  斯密股份现在的价格是25元;
  李嘉图的买入价格是27元;
  费雪的买入价格是10元。
  
  这时,大盘突然出现一个不利信号,是短暂下调,还是就此反转,尚不清楚,但下跌几乎已成定局。李嘉图和费雪是否应该卖出自己手中的持股呢?
  
  费雪认为,自己每股已经获利15元,如果真的下跌,损失的也是利润,因此他决定继续持有;李嘉图认为,虽然建仓时看好后市,但目前的情况明显不利于未来的走势,继续持有将会产生损失,他决定卖出。
  
  不管后市走势如何,李嘉图的思路显然更理性,虽然他在卖出时已经处于亏损状态,但那是沉没成本,价格今后的涨跌都不会受此影响。费雪虽然处于获利状态,但那些利润只不过是正的沉没成本,同样不会影响价格今后的走势。
  
  因此,在投机市场进行卖出决策时,不管是获利了结,还是止损退出,都要忘掉自己的买入价格,着眼于未来走势。基本面分析者也要忘记自己研究某支股票所付出的时间和辛劳,它们同样是沉没成本。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着重于经济学基本知识的教学;这本书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着重于经济学思维方式的阐述,每一章后面的习题,多是没有标准答案,以讨论为主的问题,开放读者的头脑。
  
  翻译做的不是太好,似乎有赶工的嫌疑。很多句子读一遍,不明白什么意思,还有些句子,需要停下来断句才能理解。细节方面即使属于译者的疏忽,但是还有编辑呢?
  
  例: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一方面……另一方面……)
  
  本书翻译为:“一手……另一手……”这些常识性的错误,即使是不懂英文的校对也可以通过语境察觉出不妥。翻译是本书中文版的一个缺憾,希望在下一个版本中能有所改进。另外,有一些较为关键的错别字,影响对句子的理解。出版社应该附上一份错误反馈表,这样每一版都会更正很多错误,像这样的经典图书,会有很多读者提供反馈的。
  
  虽然如此,这本书仍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来自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版

 出版后记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相比于介绍经济学的知识,传授其方法就显得更为无私。《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正是“授人以渔”的代表。这本畅销世界的经济学教材,自2008年第11版引进中国以来,在大专院校和非专业读者中都引起了相当的反响。此前国人所熟知的经济学入门教材,主要是萨缪尔森、曼昆、斯蒂格利茨等理论大师写给经济专业学生的,而本书是一本另类的经典。它回避了过多的数学,将日常生活中纷繁复杂、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一套富有一致性的思维框架结合起来,展示出一种“经济学的想象力”。
  
  这种思维方式常常挑战人们的“想当然”。交易中一方得了便宜,另一方就一定吃了亏吗?别听嘴上说的,只要是自愿交易,就一定是互惠的。中间人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吗?事实上,他们提供的信息降低了交易成本。灾害发生后的物价上涨是敲竹杠吗?恰恰相反,市场机制将动员更多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从强制征兵、节能减排到摇号限购,一刀切的行政管制能达成公平吗?它忽略了达成目标总有多种途径,而且无法激励人们去寻找成本更低的方式,实际上既不公平更无效率。这些结论虽然不少人都会背诵,但本书不仅给出了什么是对的,还进入对方的逻辑找到什么地方出了错,真正将来龙去脉讲清楚。
  
  这种功力源于作者之一的保罗•海恩对教学事业的专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这样形容他的这位好友:“保罗的生活和行为与我们所宣传的理想完全一致”,以至于每年秋天在给新生开的讨论班上,都会专辟一节来讲讲保罗这个人。本书第1版于1973年面世,三十多年来不断更新(海恩因肾癌去世后,乔治•梅森大学的彼得•勃特克和北密歇根大学的大卫•普雷契特科接过了他未竟的事业),第12版是最新的版本。已先后被翻译成日文、俄文、匈牙利文、捷克文和保加利亚文等多种语言,享誉全世界。
  
  第12版《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第11版的内容和结构作了大量调整,作者把原来的21章调整为16章,更新了书中的数据,增补了部分章节,特别是使用了更与时俱进的例子,使本书能跟上经济学和社会本身的发展。内文的编排上也独具特色,旁白处列出了大量格言式的警句,法学教育中经常使用这种谚语式的提醒,以时刻防范那些习惯性的思维陷阱。另外,第12版前言中的修订沿革英文版中并未列出,这部分是由中文版给出的。
  
  本版的译者史晨先生,从第9版起就开始跟踪本书。三年中他不仅重译了第12版,作了大量批注,还与原作者保持沟通,帮助更正了原书中的一些错误。而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书中很多域外的例子,译者对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作了不少注释。可以说,史晨先生严谨细致的程度,是我们以前的出版经验中没有遇到过的。这让我们非常敬佩,同时也更自信地把这本书介绍给读者。
  
  最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普适的,但例子永远要贴近生活,后者却是地域化的,本书就有专门的加拿大版。棒球的跑位、佛罗里达的地理、美国人的支票账户,这些背景知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稍显陌生。我们正在尝试和原作者及出版社接洽,商讨推出中国版或习题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