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问题很好,但很不容易准确回答。
熵增加原理(或更确切地说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决定任何宏观过程方向的唯一原理,从宏观的层次来看,能量最低原理是描述过程方向的一种不全面或不准确(含糊其辞)的表述。
熵增加原理是说,一个孤立系统(或一个任意系统与其环境的总和)发生变化只能朝向(总)熵增大的方向(达到最大取得平衡,此后熵不变)。
能量最低原理则是说,系统总是倾向于(注意倾向于这三个字,即意味着不一定、不必须,只是有趋势而已,是一种含糊的表述)取得能量较低的状态。如果我们从熵的角度来理解一下能量最低原理的意义,那么该原理实际上在说,系统通过对外放热(降低自身能量),使环境的熵增大,此时尽管系统自身的熵可能减少,但总熵增大的可能性较大,从而能量降低的过程能够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例如常温常压下2H2(g)+O2(g)=2H2O(g),是个大量放热的反应,环境获得这大量的热量 -ΔH,熵增加很多,ΔS外界=-ΔH/T,尽管系统本身从反应物变成产物熵是减小的,但熵减小的程度较环境增大的程度小得多,从而总熵增加(即-ΔH/T+ΔS系统>0,将该式变形实际上就是ΔG系统<0),反应可以发生。如果是一个不太剧烈的放热反应,则环境的熵增不是很多,而同时反应系统如果熵减小的话,则总熵变大于零(也即ΔG系统<0,等温等压条件下)的机会就相对(放热多的反应)较小,这个反应能够发生的机会就相对较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一个非孤立系统,该系统能量升高或熵减小(微观运动混乱度减小)的过程都是可能发生的,实际能否发生取决于外界的熵变到底有多大。对熵增加原理不能理解为任意系统的熵总是会变大,对能量最低原理不能理解为任意系统的能量总是会降低,只能理解为熵有增大的趋势,能量有降低的趋势。
对于孤立系统来说,比如宇宙,总是向着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进行,最终达到热寂
对于非孤立有能量交换的系统来说,比如地球,是向着稳定的方向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