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后出现膝盖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登山活动量较大导致膝盖膝关节的关节囊、韧带、软骨、半月板、肌肉等组织发生损伤从而产生疼痛感。尤其是登山上山时容易导致股四头肌群出现损伤,此时活动膝关节会有疼痛感。另在登山下山时主要会伤及膝盖膝关节两侧的半月板软骨,出现软骨损伤后,还会伤及滑膜出现滑膜炎的症状,也会感觉疼痛,同时还会伴有膝关节肿胀。在临床检查时,会出现膝盖膝关节及周围压痛阳性,浮髌试验阳性,严重的还会影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出现这种现象后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或者是对膝盖膝关节部位进行生物电治疗、微波仪治疗等。
登山后膝盖疼痛,主要原因是在登山爬山时使膝关节受到过度劳损导致的,膝关节在登山爬山的整个过程中会受到相对较大的压力。如果是标准成年人的体重,大约为140斤左右,当膝关节在登山上山、下山过程中所受的压力要远大于体重,是体重的5倍左右,也就是膝关节在登山上山、下山途中所受到的压力达到700斤左右,所以容易导致膝关节损伤。而且爬山是时间相对较长的体育运动,膝盖膝关节活动的次数相对较多,所以容易导致膝盖膝关节损伤,从而引发疼痛。
登山后膝盖疼痛,是由于髌骨和股骨之间软骨过度摩擦,导致软骨磨损,同时出现关节滑膜炎症,就会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建议休息,减少膝关节屈伸的运动,如登山爬山、上下楼梯、深蹲等。平时要佩戴护膝保护关节,可以外用活血止痛的膏药或者口服非甾体类的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如果膝盖膝关节长时间疼痛,需要去医院关节外科或者运动医学科检查膝关节磁共振,明确有没有半月板损伤,在确定是否需进一步治疗。
很多人登山,特别是下山时,自觉不自觉地把全身重量压在膝关节上,大腿骨和小腿骨在膝关节处直接对撞。依靠膝关节硬对硬来瞬间消解重力和制动,可以节省体力。但是,这样久而久之,膝盖部位就特别容易损伤。
不使用膝盖,就是不让重力完全在膝关节处瞬间消解,也不完全依靠膝关节的骨骼来硬性制动,而是要用大腿和小腿肌肉,来分散重力和制动。让力量均匀地分散在腿部肌肉中,用肌肉控制下降的速度、启动、和制动,有意识地运用肌肉支撑体重,并用意念强烈关注肌肉运动,大量减少膝关节对冲的重力。
具体方法是:行进中,特别是下山落脚时,腿部不要完全伸直,而是留一点弯曲度,让腿部象一截弹簧。走路的时候要有弹性,轻巧,足部应该是外侧和前掌着地(受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都知道这一点),后跟只起稳定平衡和控制方向的作用。
这需要较好的腿部肌肉。一般因为走山太多而膝盖受到损伤的人,大多是腿部肌肉不够发达,力量不够强的人。增强腿部肌肉并不难,一是可以适度进行器械训练,二是可以通过下蹲起、高抬腿等训练强化。当然,每次登山的时候注意改变习惯,弹性行走,让身体跟随腿部屈伸起伏,逐渐也就能够让腿部肌肉有力起来。
行走时尽量多使用腿部肌肉,少使用膝盖承重,不仅能保护膝盖,还能强化腿部肌肉,起到锻炼腿部的作用;还因为使用肌肉必须要不断地用意念引导(使用膝盖者在疲劳时往往就忘记腿部的运动,走的晕三倒四的,容易失误出现事故)肌肉,可以加强对腿和路面情况的关注,减少意外;多使用腿部肌肉还能使腿部保持灵敏性,在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反应迅速。
多使用肌肉,少使用关节对撞,不仅适用腿部,也适用腰部、肩部和肘部等部位。比如腰部,在行进的时候,因为有背负,也不能展的太直,而是应适度地保留一些弯曲度,让腰椎间可以通过背肌、腰肌来缓冲下降时的重力所带来的冲撞。当然不能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而应该经常活动和调整。腰部十分重要,有些驴友因为背负不科学而造成腰痛,甚至留下病根,影响的了平时的生活,这是很令人遗憾的。
多使用肌肉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虽然会令人比较容易疲劳,但通过长期锻炼,肌肉会大大增强,身体会特别强壮健康,疲劳就会大大减少,甚至比使用关节更持久耐劳。
跖骨间部位强度过大,就会产生疼,购买RF舒缓乳膏,运动后涂抹不仅有助于舒缓不舒适,还可以帮助舒缓肌肤的疼和紧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