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常见的防治方法金鱼的常见疾病,大致上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其致病因素和病状各异,
病毒和细菌性鱼病病毒和细菌性鱼病,一般均属传染性鱼病,这种传染性鱼病病种较多而复杂,而且有的病毒和细菌往往传染较快,危害较广。为此,作为重点介绍如下:
(1)出血病
①病因:引起金鱼患出血病的因素较为复杂,一般有病毒性、细菌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发。一般认为由单胞杆菌和寄生虫侵略者害鱼体或操作粗心,致使鱼体周身或局部受损产生充血、溢血、溃疡等现象。
②症状:病鱼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各种鳍条的基部充血。如将皮肤剥下,肌肉呈点状充血,严重时全部肌肉呈血红色。某些部位有紫红色斑块,重则口腔、眼及内脏均有出血现象,病鱼呆浮或沉症懒游。轻者会欲减退,重者拒食、体色暗淡、清瘦、分泌物增加,有时并发水霉、败血症而死亡。
③危害和流行情况:患病的有当年鱼和少数一龄金鱼,最小的金鱼全长2.9厘米开始发病,能引起金鱼大量死亡。一般6-8月为流行季节。
④防治方法:小金鱼培养过程中,适当稀养,保持池水清洁。每周要有三天投喂水蚤、剑水蚤、水蚯蚓等鲜活食料对预防此病有一定效果。流行季节用漂白粉1ppm浓度遍洒,每15天进行一次预防,有一定作用,用红老素10ppm浓度浸洗50-60分钟,再用呋喃西林0.5-1ppm浓度全池遍洒,10天后再用同样浓度全池遍洒。严重者在10公斤水中,放入100万单位的卡拉霉素或8-16万单位的庆大霉素,病鱼水浴静养2-3小时,多则半天后换入新水饲养,每日一次,一般2-3次即可治愈。
(2)烂鳃病
①病因:由细菌(粘球菌)引起的称为细菌性烂鳃,又叫乌头瘟。其菌体有群集和耐盐能力差的特性,镜检菌体两端钝圆、细长、无鞭毛,一端固定在鳃组织上,另一端左右摆动,较易认辨。
②症状:鳃丝呈粉红或苍白,继而组织破坏,粘液增多,带有污泥,严重时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亦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软骨外露。由于鳃丝组织被破坏造成病鱼呼吸困难,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病情严重的病鱼,在换清水后仍有浮头现象。
③危害和流行情况:水温在20℃以上即开始流行。流行季节以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为多见。
④防治办法:用食盐2%浓度水溶液浸洗。水温在32℃以下,浸洗5-10分钟。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ppm浓度浸洗10-20分钟;或用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全池泼洒,浸洗数天,再更换新水。用青霉素或庆大霉素溶于池(缸)中,用药量为青霉素80-120万单位(庄大霉素16万单位)溶于50公斤水全池泼洒。每立方米用1.5-3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
(3)肠炎病
①病因:金鱼发生肠炎其病因尚未完全肯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此病是由肠道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故又称细菌性肠炎,又叫烂肠瘟。
②症状:病鱼开始时呈现呆浮、行动缓慢、离群、厌食、甚至失去食欲,鱼体发黑,头部、尾鳍更为显著,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初期排泄白色线状粘液或便秘。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黄色粘液流出。将病鱼进行解剖,可看到肠道发炎充血,甚至肠道发紫,故很快就会死亡。
③发病季节:多见于4-10月。
④防治方法:忌喂腐败变质的饲料,防止伤食遇寒。在5公斤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0.1-0.2克,然后将病鱼浸浴20-30分钟,每日一次。平时预防,还可用土霉素0.25克,或四环素0.25克;或氟哌酸0.1克等抗菌素药物,药量为50公斤水中放2粒,浸浴2.3天后换水。用呋喃西林或痢特灵药液全池泼洒,药量按每50公斤水放0.1克。用每1公斤鱼体重用0.1克的痢特灵拌在人工饲料中投喂病鱼,每天一次,连喂3-4天。
(4)竖鳞病(松鳞病、鳞立病)
①病因:是由于小型点状相毛杆菌感染引起的内部疾病。
②症状:一般病鱼两侧鳞片向外炸开,表皮粗糙,粘液分泌较少,鳍基部组织发炎充血,水肿,腹部膨胀,重则死亡。
③发病季节:一般以冬、春两季为多见,危害较大的是2龄以上的金鱼。
④防治办法用2%的食盐和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15分钟,然后放入含微量食盐(1/10000-1/5000)的嫩绿水中静养。呋喃西林20ppm溶液浸洗病鱼20-30分钟。呋喃西林1-2ppm全池泼洒。水温20℃以上用1-1.5ppm,20℃以下用1.5-2ppm。禽畜用红霉互0.2-0.5ppm 全池泼洒。
(5)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
①病因:由水霉菌侵袭鱼体,寄生在鱼体诸鳍伤口或败坏的鱼卵上的一种鱼病,是一咱真菌性皮肤病。
②症状:病鱼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菌丝所以又称后毛病。菌丝体着生处的组织坏死,伤口发炎充血或溃烂。严重时菌丝体厚而密,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致死亡。
③流行季节:终年均可发生,尤其早春、晚冬及阳光不足,阴雨连绵的黄霉季节更为多见。
④防治方法避免鱼体受伤,越冬前用药物浸洗或全池遍洒杀灭寄生虫。用孔雀石绿5-10%涂沫伤口或孔雀石绿66ppm浸洗3-5分钟。用4-5‰食盐加4-5‰小苏打混合溶液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克煎汁全池泼洒。
(6)打粉病(白衣病)
①病因:这是由于嗜酸卵甲藻侵入鱼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又称卵藻病。
②症状:痛鱼初期体表粘液增多,背鳍、尾鳍及体表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头部和鳃内。粗看与白点病相似。继而白头相接重叠,周身临其境好似空了一层白衣,故得名。病鱼早期出现不像以往抢食,食欲减退,精神呆滞,腹鳍不畅,很少游动。后期病鱼游动迟缓,不时呆浮水表或群集成团。最后鱼体逐渐消瘦呼吸受阻导致死亡。
③流行情况:此病发生在酸性池水中,主要危害当年金鱼,春末至初秋,水温22-32℃时为流行季节。
④防治方法将病鱼转移到微碱性水质(pH为7.2-8.0)的鱼池(缸)中饲养。用生石灰5-20ppm浓度全池遍洒。适用于室外土池或大鱼池。用碳酸氢钠(小苏打)10-25ppm全池遍洒。适用于小水体。
(7)打印病(腐皮病)
①病因:由点状产气单胞菌侵入鱼体表造成鱼体肌肉腐烂发炎而成。
②症状:发病部位主要在背鳍和唯利是图鳍以后的躯于部分,其次是腹部侧或近肛门两侧,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病初先是皮肤、肌肉发炎,出现红斑,后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分界明显,似烙印,俗称“打印病”。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皮肤、肌肉腐烂,甚至穿孔,可见到骨骼或内脏。病鱼身体瘦弱,游动缓慢,严重发病时,陆续死亡。
③流行情况:全国场有发生,以夏季水温28-32℃左右是流行高峰期。
④防治方法:在发病季节用1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用20ppm呋喃西林药欲10-20分钟。每尾金鱼注射青愿素10万国际单位(或4万国际单位)。同时用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患处,每500克水用高锰酸钾1克。
(8)白头白嘴病
①病因:由粘球菌侵入鱼体而产生
②症状:病鱼头部和嘴圈为乳白色,唇似肿胀,以致嘴部不能开闭而呼吸困难。严重病鱼,病变部有溃疡,个别鱼头部充血。病鱼漂浮于水面,较瘦、体色赤,对人、垢反应迟钝,不久死亡。
③流行情况:一般在5月上旬-7月下旬为流行季节,主要侵害金鱼鱼苗,发病快,来势锰,危害严重。
④防治办法与烂鳃病相同。
(9)金鱼烂尾病
①病因:寄生虫损伤的组织受细菌感染所致。
②症状:痛鱼尾鳍呈白色,末端裂开,严重时尾鳍可烂掉。此病多发生在尾鳍较薄的金鱼的品种,尤以珍珠鱼较常见。
③流行情况:从当年鱼到产卵亲于都会患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化此病。
④防治办法用孔雀石绿1%浓度水溶液涂抹患处。每天一次,连续3-5天。再用1-2ppm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1ppm全池遍洒。用利凡诺0.8-1.5ppm全池遍洒。适用于名贵品种。
一金鱼常见鱼病之(水霉病)
每次换水的时候 ,用百分之十的食盐水把鱼泡十分钟【时间别太长了】,包你的鱼长命
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澈。
(一)鱼瘟。鱼瘟是金鱼春季的一种疾病,常因金鱼冬伏少动,光照不足等因素引起金鱼体质衰弱,精神不振等症状。到黄梅季节,其发病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的可导致金鱼死亡。
防治方法:鱼瘟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每年开春季节,要经常给金鱼晒太阳以增强其体质。若金鱼发生鱼瘟应尽快将其隔离或淘汰掉。
(二)白云病。是由寄生在鱼体上的口丝虫或鞭毛虫、斜管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体表各处附有一层白色的薄雾状物质,这是寄生虫迅速繁殖、刺激寄生处的上皮细胞所引起的皮肤分泌物增多的结果。
防治方法:用1∶50000的高锰酸钾液浸浴病鱼,每次10--30分钟。当水温较低诱发白云病时,可用2%--2.5%食盐水浸洗病鱼15分钟后,再放回清水中,反复进行。严重病例可用1%食盐水浸洗1小时。
(三)腐皮病。这是金鱼的常见疾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金鱼患部红肿,表皮腐烂,象打上的红印记,多出现在金鱼腹部两侧,一般是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所致。
治疗方法:用毛笔蘸消毒药水(如红汞或高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或涂抹患部,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
(四)烂尾病。该病是由粘球菌感染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鱼尾鳍扫帚状腐烂。
治疗方法:用1%孔雀石绿擦洗患处,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在治疗食用鱼时,禁止使用孔雀石绿。
(五)白点病(又称小爪虫病)。该病是由小爪虫寄生在鱼体上所造成。小爪虫的繁殖温度为3--25℃,适宜繁殖温度是14--17℃。发病时,病鱼体表、鳃丝出现白点状囊泡,传染很快;多发生在春季秋季,病鱼表现极不活泼,经常滞留在水面上。
治疗方法:把病鱼放入0.5×10(的负6次方)的医用甲基蓝溶液中,在21--26℃水温下长时间浸浴,或用0.5%--1%的小苏打水浸浴10--15分钟。由于幼鱼对药液的抵抗力比成鱼弱,浸浴时间应适当缩短。病情严重时每日浸浴1--2次。
(六)水霉病(又名肤霉病、白毛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饲养过程中和在捞鱼时碰伤鱼体,或由寄生虫破坏鱼皮肤,使水霉菌侵入伤口寄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在梅雨季节多见。水霉菌侵入伤口后,初期症状不明显;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向外大量繁殖,病鱼体表可见白色绒状的菌丝(白毛)。金鱼染上此病后,焦燥不安,游动失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皮肤粘液增多。严重时,鱼体长满白毛,以致死亡。
防治方法:鱼体应常有阳光照晒,换水时投入适量的食盐进行杀菌消毒。捞鱼时应避免擦伤鱼体。治疗病鱼可用1%食盐水每次浸浴30分钟。在发病季节,每周用1∶10000的食盐水泼洒池中可起到预防作用。
(七)竖鳞病(即松鳞病)。该病是由于水质恶化鱼体伤口感染一种水型点状极毛杆菌所致。病鱼鳞片局部或全身向外张开竖起,游动迟缓,有时腹部水肿,严重时2--3天便死亡。
治疗方法:把病鱼放入等量的2%食盐与3%碳酸氢钠混合水溶液中浸浴10分钟,每日2次连续2--3日。或在50升水中加入捣烂的蒜头250克,给病鱼浸浴数次,也可治病。
(八)气泡病(又名焦尾病)。该病是由于水中溶解气体过多而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鱼。鱼鳍吸附许多大小不同的小气泡并使该部位发红、糜烂,影响鱼游泳及鱼体平衡。
防治方法:立即将病鱼移入稍凉的清水中饲养一段时间,即可使其恢复正常。
(九)鱼虱病。由肉眼可见的形似臭虫的鱼虱侵入金鱼鱼体和鳃寄生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每年6--8月最为流行。鱼虱利用口刺和大颚刺伤和撕破鱼体组织,吸食鱼血,使鱼体消瘦并集群在水面或养鱼容器的边角处,逐渐死亡。有的病鱼由于鱼虱用口剌吸血时分泌的毒液的刺激,使病鱼极度不安、狂游、跳跃。该病可以引起金鱼死亡。
防治方法:放养鱼苗前要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杀灭水中鱼虱成虫、幼虫和卵块。养鱼池或其他容器用水应经过过滤,防止鱼虱和其幼虫随水流入鱼池或养鱼容器。发现有鱼虱寄生后,应用2.5%敌百虫每立方米水体用药1克全池泼洒。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冬春是金鱼鱼病的高发季节,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长、治愈较困难等,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做好入缸前的消毒工作的同时,以下防病措施也要注意:
1、防止温差过大,室温最好保持2~10℃之间,水温的升降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鱼体逐渐适应,否则易患感冒,鱼鳔失调症,受热病等。
2、合理调控水质,适时排出底部污水,兑入水温相同的干净新水,一般情况下换水不超过总水量的1/3,配有气泵的要适时开机增氧,使金鱼保持良好的生存环境,增强抗病力。
3、适当投饵,水温6℃左右金鱼就开始摄食,以投喂鱼虫干或人工配合饲料为好,投饵应掌握“宁少勿多,饵不过夜”的原则,适当投饵有利于金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4、及时消毒水体
可用食盐、漂白粉等消毒。食盐的用量是每50kg水中放5g食盐,鱼体消毒用2%~3%的食盐水或10×10-6的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正常情况下每半月一次,可结合捞鱼、换水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