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是被小行星撞击灭绝的
2024-12-11 18:29: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长期以来,人们所以对恐龙的灭绝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恐龙当初的强大和不可一世完全可以与今天的人类相媲美,所以,人类必须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鉴于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难题,因此,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主要的灭绝理论有以下几种:
(1)地壳运动说。中生代的地球经过了古生代末期世界性的地壳变化之后,已经呈现出相对的稳定。低洼、河谷、沼泽、湖泊遍布,平原、森林纵横,到处是繁茂的植物群落。以植物为生的大批恐龙自然活得安逸洒脱,同时,也造就了肉食性恐龙的昌盛。
然而,运动是绝对的,到了中生代的末期,稳定了许久的地壳再次活跃起来。地壳运动使原来的低地和沼泽隆起,形成山脉和高地。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
很显然,地壳运动引起了火山爆发,事实上,白垩纪末期的印度次大陆等众多的地方发生了剧烈的火山活动。由于火山活动的剧烈与频繁,使得太阳辐射明显减少,而火山带来的喷火,又使大气中充满了悬浮状的微粒,从而造成了酸雨,引起了自然环境的极度恶化。
同时,地壳运动也影响到了气候的变化,气候的变化引起了植物的生长和分布的变化。原本占优势地位的裸子植物如银杏、松柏、苏铁等被排挤了出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样的变化对于祖祖辈辈悠哉悠哉生活的恐龙当然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恐龙们承受不了如此重大的变化,不得不先后绝尘而去,而那些与它同时期的小型爬行动物如龟、蛇、蜥蜴、鳄等,却忍辱负重,侥幸地躲过了一劫。
(2)气温下降说。虽然科学家都承认白垩纪末期存在过地壳运动,但对于火山活动和植物变化是不是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却持有不同观点。最近的研究表明,好几次的生物大灭绝,包括前寒武纪、奥陶纪、泥盆纪、白垩纪等都与过低的环境温度有关。
当时,由于地壳运动,大陆板块向极地区慢慢靠近,从而形成了大陆冰河。在这种环境下,太阳的阳光大部分被冰面反射掉了;气候越来越冷,对于恐龙这一类爬行动物来说,寒冷就意味着死亡。事实上,化石表明,不仅恐龙,连赤道地区的热带性动物,当时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3)基因突变说。从遗传学家的角度来看,环境的变化固然是一个重大的因素,但基因的突变才是导致生物物种走向灭绝的真正原因,正是环境变化与基因突变的内外因碰撞,使得恐龙最终走向灭绝。
当我们人为地使用放射性元素,可以很方便地诱发物种的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够产生变异,再经过一个较长的选择过程,就可以产生新的生物物种。但是,如果放射性元素的剂量过大,实验对象就会产生畸变,比如3条腿的青蛙、没有翅膀的昆虫等。因此,有人认为是白垩纪晚期太阳黑子的爆发和宇宙射线的袭击导致了恐龙的灭亡。
一般来说,生物对于射线的吸收与生物的体积成正比,恐龙是一类大型的动物,这就决定了它们将吸收更多的射线,从而引起基因的突变。这种突变在一段时期以后就把恐龙这一种群送上了绝路。
(4)竞争失败说。我们知道,在恐龙横行的日子里,虽然哺乳动物早已诞生,但其发展却一直受到了制约,最大的哺乳动物也就像今天的猫一般大。不过,哺乳动物在身体结构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们有保温和隔热的毛皮及脂肪组织,这种结构使其可以调节体温,抵御寒流;哺乳动物还有可以蒸发汗水的腺体,在过热环境中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这样它们也不怕热浪的侵袭;哺乳动物更有发达的大脑皮层、完善的摄食器官,并且多数哺乳动物是胎生的,这对后代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种种情况表明,恐龙虽然庞大、不可一世,但在演化道路上,哺乳动物走得更远,这一点,恐龙是远远不及的。
于是,随着哺乳动物慢慢走上历史的舞台,恐龙退却了。而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恐龙因为难以适应,种群的维持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困难。相反,哺乳动物却借助进化上的优势,大力壮大自身,最终取代恐龙,成了世界的霸主。
(5)陨石撞击说。像恐龙这样具有相当优势的种群居然会悄无声息地灭绝,人们认为一定是遭受了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推测起来,如果那个时候地球受到天外来客——陨石的撞击,这一严重事件就可能发生。针对这一假说,科学家们开始努力寻找证据,以证明6500万年前确有一颗大陨石撞击了地球。
1980年,美国科学家阿博列斯教授在意大利的古比奥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他发现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铱的含量超过正常量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而这样高浓度的含铱量,通常只有在天外陨石中才可以找到。因此,阿博列斯推测,在6500万年前,有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了地球,从而造成了恐龙的灭亡。科学家们根据铱的浓度,还进一步计算出,这一撞击物相当于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
以地震的强度来推算,这次撞击产生的破坏大约相当于里氏10级地震,而它产生的撞击坑的直径,则要达到190千米左右。所以,这个陨石坑也是很重要的证据,必须找到它。
大概用了10年的时间,1991年初,人们在中美尤卡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陨石坑。不过,估量的结果不太令人满意,因为这个陨石坑的直径在180千米~300千米之间,与本来估算的100千米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得到确实可靠的直径数据,从1995年起,陆续有5个工作小组从世界各地来到此地。科学家们计划各自用地震波的方法来进行最妥善的测量。
由于这一次撞击力量极大,后果极其严重,巨大的海啸将不可避免,所以,在这个陨石坑中,除了高浓度的铱以外,还一定伴随有许许多多的沉积物,如同随葬品一样。科学家们把这个地层比做一座金矿,因为很显然,矿里的动物、植物会告诉人类许多故事。不过,挖掘和寻找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所以,故事只得慢慢地展开。
我们前面提到过地壳运动带来的火山爆发。一部分人把恐龙的灭绝归结为印度次大陆等地的火山爆发,但是,陨石撞击说的支持者却认为,印度的火山爆发实际上是陨石撞击地球的一个结果。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实验,当你把一颗小石子扔进水里的时候,涟漪就会不断地绵延开来。同样,当陨石撞击地球的时候,产生的表面波会在地球表面迅速传播开来,最后在撞击的背面“碰头”。当我们转动地球仪的时候,会发现印度差不多就在尤卡坦半岛的背面,这样的话,陨石撞击和火山爆发之间产生了因果关系,一切都变得那么自然。
需要指出的是,尤卡坦半岛陨石坑和印度火山点在地球的两边不是完全对应的,但是,这种略有错开的现象似乎在告诉我们,当时的地球板块运动也和陨石撞击有着不小的关联。看来,当我们把所有的问题综合起来时,会发现各种现象一环扣着一环,自然界真是奇妙无比。
现在,科学家们有了这样一个初步的结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10千米的陨石撞击了地球,由此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近10年。在这段时间里,环境气温急速下降,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导致了大多数以植物为主食的恐龙的噩运,进而影响到所有的恐龙。或许,还有强烈的射线刺激以及各种动物间的残酷竞争。一颗陨石,差不多毁了整个地球上的生命。
(6)其他说法。各种行当的人对恐龙的灭绝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关于恐龙灭绝的学说或者猜想,远远不止以上5种,比如有种族衰老说,认为这一种群完全是由于正常的老化而灭绝的;有生物碱中毒说,认为当时陆续出现的显花植物中含有生物碱有毒物质,恐龙吃了以后就中毒死亡;有2600年周期说,认为每过2600年,地球上便会发生一次生物大灭绝,主要由外部原因引起。
除此以外,还有彗星撞击说、超新星爆炸说、激素异常说、哺乳动物偷蛋说等。可以说,恐龙灭绝原因的探讨把许多不是古生物领域的人都吸引了过来,因为它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确定恐龙究竟是怎么灭绝的,因为以上所提的每一种学说都不是无懈可击的。所以,所有认同某个学说的人,都在寻找大量的证据,因为他们知道,科学需要证据,只有找到完全而足够的证据,才能使恐龙灭绝的原因大白于天下。

回答2: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

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星碰撞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五、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六、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回答3:

关于恐龙绝种的真正原因,自古以来即众说纷纭,但都没有一个一定的论点,因此到目前为止仍究是一个未解的谜题,在此仅将一些较为人所知的说法分述如下:

一.陨石碰撞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现在,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___ 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二.彗星碰撞说:
「彗星碰撞说」是以古生物学者——戴维•劳普以及约翰•塞普柯斯基发表的「古生物的绝种是每两千六百万年发生一次」论点为开端而产生的。路易•阿尔巴勒兹将这个论点及自己的理论送给天体物理学者—查理•谬拉,后来谬拉就认为是由于太阳的半星复仇女神星的引力,周期性地把彗星推向地球的缘故。

三.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就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后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草食性恐龙灭绝,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此一灭绝过程,持续了1,000—2,000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期,终至在地球上绝迹。

四.气候变动说:
由于板块移动的结果,海流产生改变,更引起气候巨幅的改变。严寒的气候使植物死亡,恐龙缺乏食物而导致了灭亡。

五.火山喷火说:
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喷火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六.海洋潮退说:
根据巴克的说法,海洋潮退,陆地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欧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
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问题。

七.温血动物说:
有些人认为恐龙是温血性动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垩纪晚期的寒冷天候而导致无法存活。因为即使恐龙是温血性,体温仍然不高,可能和现生树獭的体温差不多,而要维持这样的体温,也只能生存在热带气候区。同时恐龙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补给氧,而它们又没有厚毛避免体温丧失,却容易从其长尾和长脚上丧失大量热量。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如果体温降到一定的范围之下,就要消耗体能以提高体温,身体也就很快地变得虚弱。它们过于庞大的体驱,不能进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续几天,可能就会因为耗尽体力而遭到冻死的命运。

八.自相残杀说:
因为气候问题,使花草大量灭绝,从而使以食草为生的食草龙渐渐死亡,而肉食者,也因为没有了食物,而灭绝

九.压迫学说:
恐龙的数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况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龙的灭绝,接着靠食用草食性恐龙为生的肉食性恐龙也因为食物的不足而跟着死亡。(疑点:何以恐龙会在历经了长达约两亿年的生态平衡之后突然增加?为此学说成立的重要关键,也直接地造成了许多学者对恐龙异常增产的原因检讨。)

十.哺乳类犯人说:
在中生代后半,已有哺乳类的祖先生存。根据化石的记录,当时的哺乳类体型甚小,数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垩纪的后期,数量才开始急速增加。推测它们属于以昆虫等为主食的杂食性,这些小型哺乳类发现恐龙的卵之后,即不断取而食之。

十一.种的老化说:
认为恐龙由于繁荣期间长达一亿数千万年,使得肉体过于巨体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现异常发达的现象,因此在生活上产生极大的不便,终于导致绝种。
恐龙中最具代表性的雷龙,体长二十五公尺,体重达三十吨,由于体型过于庞大,使动作迟钝而丧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龙等则因不断巨大化的三只角以及保护头部的骨骼等部位异常发达,反而走向自灭之途。
(本人意见:并非所有的恐龙体型都如此庞大,也有体长仅一公尺左右的小恐龙。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够轻快奔跑的恐龙。但为什么这种恐龙也同时绝种了呢?而且,异常发达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动物体内,推测能够吸收外界的温度,也能放出体内的热,以调节身体的温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由此,我对于恐龙因种的老化而绝种的说法表示怀疑。)

十二.生物碱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恐龙所生存的最后时期—亦即白垩纪,开始出现显花植物,其中某些种类含有有毒的生物碱,恐龙因大量摄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为,哺乳类能够藉味觉和嗅觉来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龙却没有这种能力。
不过,含有生物碱的植物并非突然出现于白垩纪后期,在恐龙绝种的五百万年前已经可以见到。此学说未说明何以恐龙在这段期间内仍能生存。

除了上述的十二种说法之外,还有「传染病」、「来自宇宙的放射线或超新星的爆炸」「未乘上诺亚方舟」、「太阳系震动说」等较鲜为人知的说法,至于那一个才是最好的说法,全凭各人的想法,并没有一定的对与错,毕竟恐龙灭亡之谜还没有真正解开呀!

回答4:

探索恐龙灭绝之谜
建一

地球历史上的中生代曾经虫息过种类繁多的爬行动物一一恐龙。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恐龙化石多达几百种,这样一个主宰地球l.6亿年之久的庞大动物类群在白垩纪末期却突然覆灭。写下了生物史上令人费解的一章。

迄今为止,各种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解释均不能自圆其说。近年来美国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兹提出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备受各方关注。他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上层时发现微量元素枣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多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合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于是阿尔瓦雷兹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导致了恐龙的消亡。但是,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岩层中铱含量增加和恐龙灭绝存在许多疑点。

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铁类元素构成,这样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而在地球上从未发现有这样大型的陨石;

2.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由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仅一颗小行星撞击扬起的尘埃能够把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埋入深达几千米的岩层中吗?

3.一颗小行星所含的铱元素就能均匀的散布以至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吗?铱元素在地球深处也同样存在,为什么只推测铱元素来自地球以外而不是来国地球内部呢?

我们知道,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会不断积聚起巨大能量,一旦地壳承受不住时,内部压力便冲破地壳突然释放形成大爆发。铱枣这种主要存在于地核内的元素在大爆发时通过熔岩喷发从地球深处被带到地壳表层,而公认的标志白垩纪结束的黏土层正是由大量火山灰尘堆积形成。所以,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含量普遍增多证明当时地壳曾发生了普遍性剧烈喷发。

化石档案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恐龙的死亡时间和绝大部分恐龙蛋化石的产出年代是在白垩纪末期,已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保存在富含铱的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这与地质学界认定的白垩纪末期大规模造山运动等一系列全球性地壳构造剧烈变动的时间相吻合。

近年来在内蒙古巴音满都呼白垩纪末期的地层里出土的数百个原角龙和甲龙化石中,大量完整的恐龙骨架成群堆积在一起,从遗骸的埋葬姿势看,它们是在极度痛苦中死去,其中还有整群的恐龙幼仔骨架。这一情景显示它们是灾难性的集体死亡,而且死后尸体迅速在原地被埋葬(在世界其它地方的恐龙化石许多都有相似的死亡特征)。同时发现当地含化石的岩层是一种砖红色的粉沙岩层,这种由大量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层积岩正是形成化石的最佳环境。可以推测那次环境剧变的过程相当突然和短暂。因为,如果地球的环境是在较长时间逐渐变化,恐龙种群是缓慢消亡的话,它们是不会留下这么大量埋没时间相对集中的恐龙蛋化石和整群恐农幼仔化石的。所以,大多数恐龙应是在生存环境一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因突然降临的毁灭性灾难而大批死亡。

大量体现当时地球环境特征的动植物化右均显示,白垩纪末期以前,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和厚度远远超过现在,地表较为平坦,全球都是非常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那时极地和赤道温差很小,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地质学家曾在北极圈内的埃尔斯米尔岛发现了一片以水衫为主的化石树林,林中还有鳄等动物化石,说明极地曾具有热带的气候环境。自然环境是决定生命存在形态的主要因素,地球大爆发后,当那些身躯硕大的恐龙赖以生存的湿热环境不复存在时,即使有一些幸存下来,也无法适应相对寒冷干燥、有冷暖季节区分的气候环境而继续生在。所以,大多数恐龙的绝迹便自然而然了。

还有一部分幸免于难的恐龙(大多体形较小)以及一些早在保罗纪就已经进化为原始鸟类、哺乳类的动物、遵循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经过7000万年不断演变,大多数物种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由冷血动物进化为耐寒的能调节体温的热血动物(鸟类、哺乳类及人类)。当然,每次大规模物种进化后,总会有一些物种保留原状,像鱼类进化为两栖类后,鱼类还延续生存,爬行类中也有极少数(鳄、蜴蝎等)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万年前恐龙的原始形态。

地球岩层中的生物遗迹揭示,在生物进化史上,每隔一定时期就会发生一次物种大灭绝,白垩纪末期的恐龙灭绝不是生物进化史上惟一的灾难,在更早的年代曾发生过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在很短时间突然出现的“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现象。就像生物从单细胞向多细胞进化与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一样,它们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有1984年发现的我国云南澄江化石群为证)。

迄今没有明显的证据可以证明恐龙灭绝这种大规模生物灭绝是由小行星撞击引起的。但是,地球内部至今仍在继续的地质构造频繁变动的事实表明,周期性地壳构造变动引起的环境“灾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当然,小规模的物种逐渐进化也是贯穿于整个生命演变过程。周期性天体爆发(如新星爆发)是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行星在演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些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和海底矿藏就是解释恐龙时代因地壳剧烈变动而终结的最好说明。
参考资料:http://lslnx.zsu.edu.cn/webspace1/fengeronline/personel_web/web/sqsj1/k1091304.htm

回答5: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然而,这些爬行动物却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有权威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 甚至,人们还发现,生物的灭绝现象和外星的撞击存在一个6500万年的周期,以此观点来看,当前地球上的生命已经是行走在生命的尽头了。因为上一次灭绝就发生在6500万年以前。下一次大灭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实际上也正在发生,看看今天的物种灭绝速度就知道了……

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陨石撞击并不是全部的真相,除此之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
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磁极倒转以及强度的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

五、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六、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