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只有在低年级完成足够量的识字教学任务,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才能痛痛快快地读书,大量地进行课内外阅读,甚至自由地去读《西游记》、《三国演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已成为小学语文界的共识。苏教版教材加大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任务,同时把写字作为低年级学生重要的基本功,加强了低年级写字教学。
但是现在识字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法陈旧,学生靠反复机械练习识字,教学效率低。写字教学环节薄弱,对学生的书写指导不到位。因此,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对于改进识字、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的特点。
识字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要“要多认少写”。要依据课标,准确把握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学会的字,以往强调“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教学中再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抄、背词语注释,测试时也不要考词语解释。
二、识字教学要突出三个方面的教学:
1、强化诵读,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读好书。
教材中识字的方式有三种:①看图读拼音识字②识字学词学句③随课文识字。不论哪一种类型课文的识字,教材的编排都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都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都强调在读好文本的过程中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有研究表明,小学生识字与以下四个因素的刺激密不可分:①图像②声音(字音)③语意④符号(字形)。对于其中声音、语意、符号这几个要素的感受都离不开读书的过程。为什么一些常用字学生不会用错,就是学生在读书中见的多、说写中用的多,音形义在大脑中印下了深刻的印象。古代的识字教学不管是《三字经》,还是《千字文》都强调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识字。在识字的同时训练学生读书时吐字准确、清晰的发音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比如:第一册的看图读拼音识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识字课文,而不是阅读课文。对课本中的识字学词学句中的词语、句子、短文重在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字词与事物的联系,感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语言中识字,在识字中学习语言,要在朗读充分、到位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识字。对于随课文识字,现在一般采用“分步走”的方法,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要加强初读),细读课文理解字义,学完课文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在学生充分读,读到位,对生字的音形义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就要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这个字。新大纲及教学参考书上一再要求低年级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作到音形义相结合,要改进识字方法,注重培养识字能力。要求我们的识字教学一定要改变不分重点、难点一律由老师先教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再让学生机械抄写的陈旧教法。中国的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源于象形文字,它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情趣,在汉字中凝结了中华文化在里面。因此,正在制订中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汉字的音形义的联系有初步的认识,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