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的意思是做事谨慎,小心稳妥,思考后才行动。三思而后行不是说哪三思意思,而是说你要做一件事情之前要想过三次之后再做出这个动作以免日后后悔,“三”是泛指多思考、善于思考的意思。
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季文子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语出春秋孔子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扩展资料
与三思而后行表达语义相近的近义词有:
1,深思熟虑,读音是 shēn sī shú lǜ,深:周详;思:思考;熟:细致谨慎;虑:考虑。深入细致地考虑。语出《魏书·程骏传》:“且攻难守易;则力悬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虑。” 意思是进攻很难,但守却很容易,双方力量悬殊百倍,不可以不深入思考细致考虑后再做决定。
2,郑重其事,拼音是 zhèng zhòng qí shì,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语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意思是态度严肃认真,必须得三日之后才进门。
与吾日三省吾身表达语义相近的近义词有:
1,一日三省,拼音是 yī rì sān xǐng,意思是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出处同吾日三省吾身的出处,同吾日三省。
2,反躬自省,拼音是 fǎn gōng zì xǐng,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意思是】喜形于色,将自己的好恶表现出来,深陷于外物的诱惑,不能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天理就不存在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论语 学而第一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三思而后行:表示慎重。指考虑周到,然后再去做。
吾日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这是两句话
做一件事情要从多方面去考虑,想清楚了才行动
每天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反省、检查自己,有没有诚信的对待朋友,有没有忠诚的对待别人,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