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翻译作品

是郁达夫翻译的,有书名以及原作者就可以了
2024-12-21 03:52:2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郁文(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近代小说家、诗人。
早年

7岁时,在私塾受教育。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11月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2年,毕业回国。

他虽然修读的是经济,但文学活动不绝,在留学期间阅读了不少外国作品。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织文学团体“创造社”。

郁达夫在二十多岁时患了肺结核。
教学

* 1923年:北京大学讲师,讲授《统计学》
* 1924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教授
* 1926年:广州大学文学院
* 1927年,编辑《洪水》杂志。后来中国共产党起义连连,他逃到日本。

抗战

抗日战争前他又到了福建。之后与郭沫若同住武汉,并成为政治部设计委员。后来先后到湖南常德、福州。后来决定带妻王映霞、次子郁飞远赴南洋。

1938年冬,新加坡《星洲日报》聘郁达夫南来主编《星洲日报》文艺副刊《晨星》、《星洲晚报》文艺副刊《繁星》和《星光画报》文艺版。郁达夫还热心文化艺术事业,曾和当时旅居新加坡的画家徐悲鸿、刘海粟,音乐家任光经常来往。郁达夫在星洲日报前后三年,共发表400多篇抗日政论。

1940年郁达夫成为新加坡南洋学会创建人之一。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和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执行委员,组织“星洲华侨义勇军”抗日。新加坡失守,郁达夫避难至苏门答腊。
暗杀

1942年6月初郁达夫逃至苏门答腊西部市镇巴爷公务,化名赵廉,居于当地华侨蔡承达的房屋,并在当地人协助之下开设酒厂维生。

附近地区的日本宪兵队得悉赵廉是当地唯一懂日语的华侨,强逼他为翻译。郁达夫不收日军薪金。

1944年,日军已发现他的真正身分。至日本投降后约一个月的9月17日为了毁灭日军暴行的证据,日军暗地里杀了他,埋在丹戎革岱。
小说

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色彩。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短篇小说,亦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当初出版时震撼了当时的文坛。他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懦弱的悲哀。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

日记文学

郁达夫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在世时就已出版日记的作家,作品包括

* 日记九种
* 芜城日记
* 回程日记
* 沧州日记
* 水明楼日记
* 梅雨日记
* 秋霖日记
* 冬余日记
其他

郁达夫自1911年起便作旧体诗,亦有多番投稿。

郁达夫亦写游记、散文、政论、文学评论。郁达夫精通英、德、日三种外语,故亦有翻译作品。
8月28日,奉母命与孙荃(1897年10月16日-1978年3年29日,原名孙兰坡,小字潜媞,浙江富阳人。大约在1917年10月16日之后,改名孙荃,字兰坡。郁达夫有七言绝句题为《为某改字曰兰坡名曰荃》)订婚,之后郁达夫前往日本留学。1920年正式结婚。1927年1月14日,他认识了下一位妻子—杭州人王映霞(1908年1月25日-2000年2月5日,本姓金,小名金锁,学名金宝琴,大约在13岁时过继给外祖父做孙女,改名王旭,号映霞,后来以映霞为名)。不足半年后的6月5日,郁王两人订婚,孙荃和郁达夫分居。大约在翌年的3月中旬在上海结婚。

1938年7月4日,王映霞出走,郁达夫找到情书三封,证明她早已和浙江省官员许绍棣私通。

郁达夫曾作诗《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遗留品》一首:

凤去台空夜渐长,挑灯时展嫁衣裳;
愁教晓日穿金缕,故锈重帏护玉堂。
碧落有星烂昂宿,残宵无梦到横塘;
武昌旧是伤心地,望阻侯门更断肠。

及词《贺新郎》一首:

忧患余生矣,纵齐倾钱塘潮水,奇羞难洗。欲返江东无面目,曳尾涂中当死。耻说与,冲门墙茨。亲见桑中遗芍药,假作痴聋耳。姑忍辱,毋多事。
匈奴未灭家何恃?且由他,莺莺燕燕,私欢弥子。留取吴钩拚大敌,宝剑岂能轻试?歼小丑,自然容易。别有戴天仇恨在,国倘亡,妻妾宁非妓?先逐寇,再驱雉。

忍辱负重,以国家为要,足见其气度和爱国之心。郁达夫在《毁家诗纪》详细记载了此事。

现在杭州仍保留有郁达夫故居,地址在杭州大学路场官弄63号,是1933年4月郁达夫为暂避国民党的政治迫害,从上海举家移居杭州时购置的寓所。

郁达夫与王映霞育有四子一女:飞(小名阳春,1928年-)、静子(1929年11月-1931年?)、云(小名殿春,1931年3月17日-)、亮(小名耀春,1933年5月-1934年?)、荀(小名建春,1936年9月?-)。
郁达夫(1896.12.7-1945.9.17)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关于其死亡的推测最早出于胡愈之的文章,胡文中推测郁达夫是为日本宪兵所杀害。建国后此一推论基本被延续下来,在1985年郁达夫的纪念会上,日本学者玲木正夫提出郁达夫系由日本宪兵掐死在森林里的观点,但是其对“凶手”却用英文字母表示,似嫌证据不足。此外还流传着其他的看法,如郁达夫系由印尼游击队杀害(郁达夫曾当过日本宪兵队的翻译)。故现在在学术界郁达夫只能谨慎地称为是失踪,而不能武断地认为其为日本宪兵杀害。 著作书目: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泰东

《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泰东

《小说论》(理论)1926,光华

《文艺论集》(理论)1929,光华

《戏剧论》(理论)1926,商务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创造社

《文学概说》(理论)1927,商务

《日记九种》1927,北新

《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创造社

《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开明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创造社

《迷羊》(中篇小说)1928,北新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开明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上海春野书店;1930,现代

《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现代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O,北新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湖风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北新

《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浙江铁路局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现代

《达夫日记集》1935,北新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北新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创造社

《达夫散文集》1936,北新

《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

《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 1959,人文

《郁达夫诗词钞》 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一1984,花城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 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 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 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编辑词条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153.html

回答2:

小说家郁达夫。 留学日本的作家们很多都是诗人,其中最敏感的诗心之一属于郁达夫,一个受浪漫派的影响但更多地转入颓废伤感的旧体诗写作者。他的成名作《沉沦》是一个关于诗人在异国的成长的故事,也是在被现代性和殖民主义纠缠的一个饱含着新诗的发明所造成的文体焦虑的故事。
《沉沦》的主人公是个诗人,也是个翻译者,他所寻求的想象中的个人的甚至民族的救赎一直都围绕着诗歌写作----一方面,他以旧体写作并试图在日本女人面前证明自己的尊严,另一方面,他用白话翻译浪漫派的结果是证明新诗的不成立。 出场的时候,他拿着一本华滋华斯诗集。紧接着,他的白日梦被郁达夫写成了一段出色的中西文字结合的现代散文, 足以让那个时代的读者惊艳----同时这段文字证明,在现代汉语的散文中,浪漫派是成立的。
但在诗歌翻译的实验之后,他的否定如下:

“这算是什么东西呀,岂不同教会里的赞美歌一样的乏味么?”
“英国诗是英国诗,中国诗是中国诗,又何必译来对去呢!”

这是他敏感却又坚决得有些幼稚的声音。整个新诗的历史上都存在着一种错误的但有影响力的观念,它认为新诗就是用白话写的外国诗,因此我们可以将错就错地把这两句旨在批评别人(比如胡适这样的人)的自我批评看作是对翻译诗歌的指责和对新诗写作的某些可能性的断然否定。 然而,郁达夫在这里说的那些“乏味”的而且并无存在必要的东西并不简单。 郁达夫挑选了华滋华斯一首名诗中他想要翻译的部分,并把他翻译成两段他的小说所需要的白话。郁达夫能够听懂一些浪漫派的声音,他的散文就是部分的证明,但是当这些声音以直接的诗歌的形式作用于他的心智的时候,他显得非常焦虑,并且采取了特别具有防卫性的倾听方式,而且在现在看来非常出格的是,他又采取了非常有进攻性的翻译方式---用现代汉语把有意抽出来的两段华滋华斯翻译成他自恋的镜像:

你看那个女孩儿,她只一个人在田里,
你看那边的那个高原的女孩儿,她只一个人冷清清地!
她一边刈稻,一边在那儿唱着不已;
她忽儿停了,忽而又过去了,轻盈体态,风光细腻!
她一个人,刈了,又重把稻儿捆起,
她唱的山歌,颇有些儿悲凉的情味;
听呀听呀!这幽谷深深,
全充满了她的歌唱的清音。

读起来并不象故事主人公说得那么糟糕。尽管郁达夫在生活中见过不少农村的劳动妇女,而且对于郁达夫这样的非常熟悉中国古诗传统的人来说,歌唱的女人也是诗歌中常见的人物, 但英语中的华滋华斯的苏格兰割麦女在郁达夫的眼中仍是一个陌生的形象。在郁达夫养成的旧体诗的视野里,歌唱的女人往往是最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艺术女性,她们曾经在漫长的诗歌史上扮演歌唱者和倾听者的角色。 她们是诗歌的演唱者和鉴赏者,受她们推崇的程度经常成为衡量诗人声誉的标准之一。她们促进诗歌的流行,同时用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与诗人的关系提高身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在返回长安的白居易和以能背诵《长恨歌》而自高身价的歌女之间,话本小说中的柳永和品评他的词作的名姬之间,都存在诗人和公开活动的女艺术家的共生关系。诗人们一方面以歌女为知己,另一方面也经常和她们相互怜惜以至在作品把她们作为伤感失意时的自我镜像。 但过分伤感而且急于抒发个人感情的郁达夫显然不太适应华滋华斯简洁凝练地勾画出的在苏格兰高地上歌唱的下层劳动少女的形象:
Behold her, single in the field,
Yon solitary Highland Lass!
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
Stop here, or gently pass!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O listen! for the Vale profound
Is overflowing with the sound.
看她,在田里孤独的一个,
那个苏格兰高原的少女!
独自在收割,独自在歌唱;
停住吧,或者悄悄走过去!
她独自割麦,又把它捆好,
唱这一支忧郁的曲调;
听啊!整个深邃的谷地
都有这一片歌声在洋溢。 (卞之琳译)

郁达夫的苏格兰割麦女受到了古典诗词的粉饰,的形象是古代歌姬和唱民歌的采莲少女的结合体, 并最终偏向了更容易与男性诗人认同的前者。“轻盈体态,风光细腻!”是郁达夫强加给这首诗的,它跟郁达夫所说的“教会里的赞美歌”在情调上也有相当的距离。虽然郁达夫是用类比方式讽刺它们的乏味,“教会里的赞美歌”的吟唱方式和“轻盈体态,风光细腻”这样的程式化的语言未尝不可以被强有力的新诗人组织进出色的现代诗歌。“幽谷深深”和“清音”相对于“深邃的谷地”和“歌声”显然有更多的中国古诗的风味而且多了一层传统的道德色彩。 而开篇的第二人称“你”的加入,提示我们注意这一翻译整体上具有的表演性,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样的翻译本身就是内嵌在小说文本中的文化表演,其道具是处于特殊语境中的诗歌文本。 在这种表演中,原诗的第二节因为包含与翻译中构造出的中国式的歌姬的形象相抵触的成分而被有意略去了(比如,“阿拉伯沙漠”,“赫伯里底斯群岛”)。而原诗第四节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如果把这节诗翻译成中文, 那会干扰翻译中的第一节诗中造成的歌女与诗人合一的形象。 小说中翻译了原诗第一节和第三节,后者是一系列对歌唱的内容的想象,小说中的诗人翻译者同样赋予它浓厚的中国风味(前朝的战事,千兵万马)。 这些充满自恋气息的被翻译者自己否定的诗句在某种程度上补偿了一个现代的旧体诗写作者在异国的创伤感。 倾听者的焦虑,在翻译中被具体化为小说故事中的一个幻象,它被引向他途并在后面的故事中暗暗地发挥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