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说的贪嗔痴三念中,嗔念指的是什么啊

2024-11-19 11:09: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或者诋毁、抹黑其他宗教等等行为。

《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

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扩展资料: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

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2、痴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

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贪嗔痴

回答2:

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

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

扩展资料

贪嗔痴慢疑类型

(1)贪欲盖(ra^ga-a^varan!a)︰谓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佛,无有厌足,以此贪欲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贪欲盖。

(2)嗔恚盖(pratigha-a^varan!a)︰谓众生或于违情境上,或追忆他人恼我及恼我亲而生忿怒,以此嗔恚能覆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嗔恚盖。

(3)惛沉睡眠盖(stya^na-middha-a^varan!a)︰又作睡眠盖。睡眠者,意识惛熟,五情闇冥,众生以此睡眠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睡眠盖。

(4)掉举恶作盖(auddhatya-kaukr!tya-a^va-ran!a)︰又作掉戏盖、调戏盖、掉悔盖。掉悔者,身无故游行为掉,心中忧恼为悔,谓众生以此掉悔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掉悔盖。

(5)疑盖(vicikitsa^-a^varan!a)︰疑者痴惑也,谓众生无明暗钝,不别真伪,犹豫之心,常无决断,以此疑惑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疑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嗔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嗔痴慢疑

回答3:

  佛家所说的贪嗔痴三念中的“嗔”一般指的是不高兴、生气、发怒的意思。佛教经论中对此有更加深入的解释:
  1、“嗔”又叫嗔恚、嗔怒,为三毒之一。是指对有情众生产生怨恨的精神作用。俱舍宗判其为不定地法之一,唯识宗判其为烦恼法之一。
  2、据《俱舍论》卷十六、《成唯识论》卷六所载,对违背己情之有情众生生起憎恚,使身心热恼,不得平安名为“嗔”。又忿、恨、恼、嫉、害等随烦恼,皆以嗔之部分为体,是为六根本烦恼之一。以其不属推察寻求之性质,作用迟钝,故为五钝使(指贪、嗔、痴、慢、疑)之一。与贪、痴两者,共称为“三毒”,亦属五盖、十恶之一。
  3、“嗔”唯属欲界所有之烦恼,于色界、无色界则无。贪乃从喜爱之对境所起,与之相反的是,嗔则从违逆(不顺心)之对境所起。
  4、“嗔”为修学佛道上最大之障害,经论中常诫之。如《大智度论》卷十四云:“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无嗔”即对境不起害心,为对治“嗔”之精神作用,属俱舍宗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善心所之一,与无贪、无痴共称“三善根”,又为四无量心中之慈无量心之体。

回答4:

嗔念-----愤怒心

回答5:

嗔就是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