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11月,在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
1927年10月到1928年3月,中共赣西特委、赣南特委和赖经邦、李文林、古柏等在赣西南地区领导发动吉安东固、万安、泰和、永丰、赣县(赣州)、大埠、信丰、雩都(于都)、寻邬(寻乌)、南康谭口和兴国崇贤等地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了江西工农革命军,开辟了东固、桥头等革命根据地,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28年9月,工农革命军第七、第九纵队组成红军独立第二团,李文林任团长兼党代表。1929年2月,工农革命军第十五、第十六纵队和兴国游击队组成红军独立第四团,段起风任团长,金万邦任党代表。5月,由红五军留在永新的一部及游击队合编为红军独立第五团,陈雷任团长。同年冬,吉安、延福地区第三纵队改编为红军独立第三团。这时赣西南地区的革命武装力量不断发展。1928年2月至7月,郭滴人、邓子恢、朱积垒、张鼎丞等在闽西地区发动平和、龙岩、后田、永定和上杭蛟洋等地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第十九师,成立了永定溪南区苏维埃政府,为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主力由井冈山根据地开始向赣南进军。2月11日,红四军进抵瑞金与宁都交界的大柏地山区,歼灭尾追之敌刘士毅旅大部,俘敌800余人。随后北上东固,与红军独立二团、红军独立四团会师,在赣南站住了脚。3月中旬,红四军利用闽西敌军兵力空虚之机,第一次挥师入闽,在闽西地方党和邓子恢、张鼎丞等率领的革命武装配合下,首战长汀附近的长岭寨,击溃闽西地方军阀、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击毙旅长郭凤鸣,进占长汀县城,建立了长汀县革命委员会。3月20日,红四军在长汀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利用军阀混战之机,在赣西南、闽西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3月底,红四军由闽西回师赣南,进占瑞金、雩都(于都)、宁都、兴国等县,进一步打开了局面。4月初,红四军在瑞金同从井冈山转移到赣南的红五军主力会合。5月至10月间,红四军乘福建军阀部队主力去广东参加粤桂军阀战争的机会,先后两次进入闽西,在闽西工农武装的配合下,歼灭地方军阀陈国辉旅和卢新铭旅。1930年春,包括兴国、雩都(于都)、宁都、瑞金、安远、寻邬等县的赣西南根据地初步形成。同年1月,红军独立二、三、四、五团和永新、莲花、宁冈等县赤卫队合编为红六军,黄公略任军长,刘士奇任政治委员,共2000余人。2月6日至9日,毛泽东在吉安陂头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红四、红五、红六军军委和赣西、湘赣边、赣南特委联席会议(即二七会议),决定将赣西、赣南、湘赣边3特委合并为中共赣西南特委,统一领导赣西南的斗争。3月22日至29日,在吉安富田召开中共赣西南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任书记。随后,成立了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曾山任主席。与此同时,包括龙岩、永定、上杭、武平、长汀、连城等县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3月18日至24日,在龙岩召开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闽西工农苏维埃政府,邓子恢任主席。6月,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四军(军长林彪,政治委员彭清泉)、红六军(军长黄公略,政治委员陈毅,7月改称红三军)、红十二军(军长伍中豪、政治委员谭震林)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同年秋,红二十军(军长刘铁超、政治委员曾炳春)、红二十二军(军长陈毅,政治委员邱达三)也编入红一军团。8月23日,红一军团与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兼总前委书记,彭德怀任副总司令,全军共3万余人。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小布成立,周恩来任书记(同年12月周恩来到任前,项英为代理书记)。9月,红一方面军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后,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重要文件,并选举出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63名。11月25日组成以朱德为主席,王稼样、彭德怀为副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至此,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最大时辖有瑞金、会昌、寻邬、安远、信丰、雩都(于都)、兴国、宁都、广昌、石城、黎川、建宁、泰宁、宁化、清流、归化、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等21个县,人口约250万。它对各地区的红军游击战争的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了鼓舞和示范的作用。
稳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