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性与粒子性的争议是历来已久的事,最早是人类对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的争议,人具有直接感光的器官-----眼睛,对光的认识很早。在两千多年前对光就有定义,它是从眼睛中射出的一种微粒,接触到物体后就看到了物体,牛顿对光的研究更深刻,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牛顿也认为光是一种粒子,这一观点被很多科学家公认。但是牛顿的粒子学说却受到托马斯-杨等人的怀疑,他们提出光是一种波,光具有波动性,在运动中是以波动的形式存在;这两种学说争执不下,有时微粒说占有优势,有时波动说占有优势。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的概念,将光的认识统一起来,光具有波、粒二像性。特别是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将光归于电磁波中的一小部分,对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后来,德布罗意发展了波粒子二像性,将光的波粒二像性,发展到微粒,提出德布罗意波,又称为物质波。
物质具有二重性,这不合逻辑,到底哪一个性质是主要的,另一个性是表现出来的,这是物质的一个本质问题,让我们从物质的基本粒子出发,解决这个基本问题,粒子性是根本的性质,波动性是物质存在时,不断与环境作用光子所表现出的波动性。
所有物质的单独存在没有意义,包括物质的基本粒子---光子的存在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光子在运动中,被其它物质不断的吸收、发出、作用才能表现出自己的质量,物质的存在、构成本身没有意义,物质本身没有静止质量,只有这个物质与环境或其它物质作用光子才能将自己的质量、存在、构成表达出来,到底是多少,取决于单位时间内物质与环境作用光子的总能量。在单位时间内,作用的光子能量越少,物质对外表现出的物质质量就越少;这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其中是物质吸收和发出光子的最高频率,是在单位时间内物质与环境作用的光子总能量,它越大,就越大,我们就感觉到物质质量越多,就说成是物质的质量大,惯性多;相反也是成立的。
由于物质的存在都要不断地与环境作用光子,没有作用光子,物质的所有性质都表现不出来,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作用光子的时候,何处有光子,何时作用,都是不可预测的事,这就是带来一个测不准问题,只要你对物质的行为进行测量,就要用一仪器对这种物质进行作用,这种作用就是交流光子信息,就会让仪器的光子信息与这种物质的光子信息进行作用,就会不同程度上影响这个物质的行为,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其中物质的质量越小,这种影响相对越大,测不准现象越明显。这种测不准原理存在的本质原因,就是物质的存在原理,不断地与环境作用光子的再一次证明,也是物质存在时所存在的必然现象。测不准现象,也是物质波动性的又一个体现。既然测不准原理是由于物质的粒子性,在物质存在的过程中不断地与环境作用光子造成的结果,那么光的波动性、物质的波动性、德布罗意波、物质波等都是由于粒子性引起的,由于物质存在的过程中,不断地与环境作用光子,由于光子的不确定性,才表现出的波动性。
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光的波动性是由于粒子性引起的,在某种条件下,波动现象会减弱,而粒子性会加强,甚至是波动现象会消失,仅表现出粒子性。
在中学物理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演示实验,让一束光通过一个小孔,不断缩小小孔的直径,开始的时候,照在屏幕上的光斑的直径不断缩小,但是,当小孔的直径小到一定的程度,光斑的直径不但不缩小,反而直径变大,这是物理学中所说的光的衍射现象,还有著名的泊松亮斑,都能很好地说明光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就是光的能量传播到阴影区域里去了,这种现象是直接支持了光的波动性,也是托马斯-杨等人反对牛顿的光子粒子学说的直接证据。
在这个实验里,只所以发生了波动,是由于光子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被其它物质吸收和发出,特别是发出过程中,是向哪一个方向发出都不能唯一地确定的,只能用,到达哪一个区域的比较多,到达哪一个区域的比较少进行比较,出现了几率波,出现了波动性这个说法,特别是小孔的直径越小,达到与光子波长接近的时候,被小孔周围物质吸收、作用、发出的可能性越大,走向阴影区域的可能性越大,物理学中所说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当今的科学对电磁波的认识已经很深入,对光的波粒二相性发展的也比较完善。
但是最初人们对光要么只注意他的波动性,要么只说他有粒子性。两种理论争论不休,但是后来才发现,只有同时承认光的粒子和波动性才能正确的解释光的特性。
德布罗易从中受到启发,他认为,对于一般的物质,人们只注意到了它的粒子性,或许其中的波动性还不为人所知。所以,德布罗易就以此为课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物质波的假说。提出德布罗易关系。后来被实验所证实。
所以,人们才认识到了一般粒子的波动性。称之为物质波。要说物质波和电磁波的差别,我也说不好。但是从我所学的知识来看,物质波和电磁波在形式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电磁波是原子受激发而辐射产生的。而物质波很显然并非如此。
如果你相对物质波有更多的认识,可以参看大学物理 量子力学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