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生态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功能,即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组成物种产生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支持作用的状况和过程,也就是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包括生境、生物、系统性质和过程)中获得的利益。生态系统服务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为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以及消纳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例如生态系统的产品生产、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气候气象的调节和稳定、旱涝灾害的缓解、土壤的保持及其肥力的更新、空气和水的净化、废弃物的分解,物质循环的保持等方面。
生态价值也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用以表征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功能的高低水平。生态价值包括利用价值(UV)和非利用价值(NUV)两部分,利用价值包括直接利用价值(DUV,即直接实物价值和直接服务价值)、间接利用价值(IUV,即生态功能价值)和期权价值(OV,即潜在利用价值)。非利用价值包括遗产价值(BV)和存在价值(EV)。
生态期权价值是目前未被直接和间接利用但将来可能利用的某些生态价值,涉及人们为将来可能利用某种生态系统服务而愿意支付的费用。存在价值是指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是对生态环境资本价值纯粹的、不考虑现在或将来用途的评价。
从生态学的角度,采用量化指标计量生态价值,进而确定生态补偿额度是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和核心问题。目前生态学界一般采用货币价值的形式来表征生态价值的量。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与人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功能价值开始成为一个科学术语及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分支。美国著名学者马歇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生产过程中“外部不经济性”,并指出在生产过程中汇总消耗的总生态成本应该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中去。1979年,自然资源学家Cook.E.F.提出了自然资源价值有限和不可逆,对其使用必须以一定经济代价为补偿。1997年,Costanza.R.等人对全球主要类型的生态价值进行评估,得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33万亿美元/年的结论。同年,Gretch Daily等人编著出版的《Nature's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一书,系统阐述了生态功能的内容和评价方法,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地区森林、湿地、海岸等生态价值评价的20个实例。但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的研究,对于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的研究相对较少。
近年来,国内生态学界对生态价值研究越来越重视,计算全国尺度和区域尺度的生态系统价值以及单向功能价值成为国内生态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999年,欧阳志云等从有机质的生产、维持大气CO2和O2的平衡、营养物质的循环和储存、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生态系统对环境污染的净化作用等6个方面,估算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15700亿元,减少土壤侵蚀的间接经济价值5960亿元,涵养水源的间接经济价值为27100亿元。总的来说,国内关于生态价值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生态价值理论和评估方法方面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模仿和应用。
三、水土保持生态价值研究
水土保持生态价值也就是水土保持提供服务功能价值,即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价值,包括蓄水、保土、保肥、减洪减沙、涵养水源、固炭制氧、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价值。随着生态服务及其价值研究的深入,水土保持作为人类对生态系统干预的有效手段,其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也愈来愈受到重视。按照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的不同生态效用,分别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产生的生态价值。以2004年全国统计数据为例,全国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14.66万km2,坡面工程89.5万hm2;当年竣工综合治理小流域2453条,建设淤地坝1577座,新修小型蓄水保土工程27.4万座,共完成土石方量20.67亿m3。北京林业大学余新晓等人对2004年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计算结果为:工程措施生态服务功能为107.93亿元,占当年减轻下游江河湖库泥沙淤积效益和保持土壤肥力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份额的76%;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479424.63万元,由此增加粮食产量8633.75万t;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62813.82亿元,其中,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保水、保土和防风固沙服务价值合计占总生物措施服务价值的36.2%,保持生物多样性服务价值占总生物措施服务价值的55.7%;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服务功能价值1431.20亿元(余新晓等,2007;饶良懿等,2007)。
从以上估算结果不难看出水土保持蕴含的巨大生态价值,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水土保持对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