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更听老师的话

2024-12-17 07:59:3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回答2:

曾经很疑惑,为什么孩子对老师的话是言听计从,却会对疼她爱她的家人大呼小叫,在老师面前能听话得像个温顺的小绵羊,在家里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极尽叛逆耍赖之能事?是老师太严格,孩子害怕?而在家里,家长无原则的宠爱让孩子变得有恃无恐?

仔细想想,点点的老师感觉还蛮温和,应该不会对孩子太严厉。而我,自认为还算是个讲道理,愿意沟通,并善于倾听的妈妈,但为什么有时点点就是听老师的话,而对我的话却“置若罔闻”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思考了很久,又和很多妈妈交换了意见,才慢慢发现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环境以及家长带来的影响。

第一,集体生活会带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在幼儿园里,老师对每一位小朋友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规则和纪律适用于每个孩子,在这样公平、有秩序的环境下,孩子会感到心情愉悦,情绪稳定。这时候的孩子会自觉安心地遵守各种要求,自然就非常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而在家里,很多时候,不同的家长之间没有形成统一战线,各执一词,爸爸妈妈说要让孩子这样做,但爷爷奶奶却对孩子说要那样做,孩子犯了错,家长严厉地批评,爷爷奶奶却一味护短,大人之间的不一致,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最后的结果就是,要么谁说的都不听,要么就是只挑自己愿意听的听。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多,不切实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往往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值,过分看重自己对孩子的责任,一但孩子达不到既定的目标,失望之余,便不顾孩子自尊,不分场合,打击甚至打骂孩子,结果适得其反,使孩子与家长形成对立。这里的要求有时是学习上的,有时是生活上的,只要是超过孩子能力范围的,或者TA不感兴趣的,都容易产生逆反情绪,故意与家长对立。而老师相较于家长来说,在教育方面“身经百战”,能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点实施教育,并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孩子的要求也会更加客观。孩子在幼儿园里获得了尊重和肯定,自尊心得到满足,自然更加愿意听老师的话。

第三,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容易情绪化

教育孩子的时候情绪不稳定:高兴时,爱得不得了,又是亲又是抱,事事宽容;不高兴时,就大发脾气,非打即骂,处处为难。在外面遇到到烦心事,回到家拿孩子当出气筒。对孩子的爱随着情绪走,喜怒无常。在这一点上,我曾经犯过很多错,晚上哄点点睡觉,孩子都是爱玩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嘴巴喋喋不休就是不肯睡,心情好的时候我能陪着笑脸好好劝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发火,曾经有次在大吼了点点之后,小家伙怯怯地对我说,“妈妈,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凶?”当是那个叫心酸,怎一个悔字了得?

第四,家长对孩子和自己采取两套标准,忽视言传身教的作用

很多家长在有意无意中,忽视了言传身教的作用。一边要求孩子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一边又随地吐痰。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不同标准会本能的提出反抗,时间久了,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权威”地位就会逐渐丧失。公公曾经教育过点点吃饭的时候要坐好,结果自己却把腿翘在椅子上,每每这个时候,小妮子就会大喊大叫,“爷爷,你的腿也没放好!”瞧瞧,娃们都是明察秋毫的,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要求别人?

第五,在外人面前,孩子更愿意表现出自己乖巧、听话的一面

就拿点点来说,不管在家里如何大喊大叫,如何蛮不讲理,但若是有外人作客或是小朋友来家里玩,马上就会收起“暴躁”的外衣,听话乖巧的像只小绵羊。其实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表现的欲望,愿意别人夸自己好,小小年纪就知道“家丑不可外扬”,尤其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和“恶行”。于是,只要不是溺爱过度的孩子,在外面大多都会表现得谦谦有礼,乖巧可爱。

孩子在家不听话的原因很多,有时候困了饿了,也会发脾气,家长在遇到这种情形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理解孩子,温柔对待孩子此时的“无理取闹”,帮助孩子尽快摆脱负面情绪。

做家长不容易,做理解孩子、不论好坏都会接纳孩子一切的家长更加不容易,不要因为孩子听老师的话而不听自己的话而感到郁闷、伤心。孩子就是孩子,表达情绪非常简单直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同样是爱孩子,听谁的话又有什么分别?

回答3:

他们认为老师有学问,听老师的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