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什么???

2024-12-19 02:12: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先告诉我你多大了?

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其他的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

月经的概述:月经的成分主要是血液(3/4动脉血,1/4静脉血),子宫内膜组织碎片和各种活性酶及生物因子。其中纤维蛋白溶解酶使月经血呈液态,不致凝固;前列腺素起收缩子宫的作用。 医学上认为唯有灵长类(包括人类在内)经历的生殖周期才叫做月经,除此之外其他哺乳类动物的生殖周期称为发情周期。月经由生殖激素系统调节,是生物繁殖的需要。一个女人的初次月经被称为初潮,而初潮的出现标志着女性已经步入了青春期。女性初潮时的平均年龄为12岁,而8岁至16岁初潮也均属于正常现象。遗传、饮食与身体健康等等多方面因素可以使初潮提前或者延后到来。月经的停止标志着女性已经迈入了绝经期,又称更年期。绝经期女性的平均年龄为51岁,当然就像初潮一样,遗传、疾病、手术与医学治疗等等多方面因素会使绝经期提前或者延后,40至58岁步入绝经期均属于正常现象。而绝经期在35岁或之前到来则定义为早衰。

月经的形成过程: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在月经周期中的月经期和增殖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很低,从而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减弱或消除,导致下丘脑对促进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继而导致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增多,因而使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多。此时,雌激素又刺激子宫内膜进入增殖期。黄体生成素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导致排卵。此期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均升高。这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负反馈抑制加强的作用,因而使排卵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导致黄体退化,进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失去这二种激素的支持而剥落、出血,即发生月经。此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减少,又开始了下一个月经周期。 在月经周期中出现下列的变化过程:   ①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下,垂体前叶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少量黄体生成素(LH)促使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并开始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骨膜发生增生性变化;   ②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又通过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馈作用,促进垂体前叶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且以增加LH分泌更为明显,形成黄体生成素释放高峰,它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   ③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此期子宫内膜,主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加速生长且机能分化,转变为分泌期内膜;   ④由于黄体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血中这两种激素浓度增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和黄体生成素减少,黄体随之萎缩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减少,子宫内膜骤然失去这两种性激素的支持,便崩溃出血,内膜脱落而月经来潮。

回答2:

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雌性人类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其他的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
月经又称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等,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1次而称为月经,它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严格说来,伴随着这种出血,卵巢内应有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子宫内膜有从增生到分泌的变化。但是在临床上常有不经过排卵而有子宫出血的现象,叫做无排卵性月经。
近年来,对月经的俗称有所增加,如坏事儿了、大姨妈、倒霉了等等。现代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在12岁。
癸水指月经,见于《古今医统》。
女性为什么会有月经
首先必须了解女性的生殖器官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才能说明这一问题。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输卵管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宫和输卵管则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几十万个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1个卵子。青春期之前卵泡基本上没有功能。到了青春期,在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渐发育,同时合成雌激素。当卵泡雪育成熟并排卵之后,卵铴壁塌陷,细胞变大、变黄,称为黄体,它不仅合成雌激素同时还产生孕激素。随着卵巢的变化,子宫内膜受其影响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增多、增大,知管变得愈加迂曲,呈螺旋状,称为增殖期子宫内膜。排卵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子宫内膜发生水肿,腺体产生大量粘液及糖原,内膜厚度由1毫米增到6毫米,称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如果此时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则受精卵经输卵管运送到子宫内发育,称为妊娠,妊娠组织合成一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支持卵巢黄体继续发育;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在排卵后14天左右,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收缩,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经。因此,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巢周期的长短,一般为28-30天,但因人而异,也有23-45天,甚至3个月或半年为1个周期。只要有规律,一般都属于正常月经。出血的时间一般为2-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总量不超过100毫升。

回答3:

12岁,估计还没来吧,不过青春期差不多要到了,
这个问题得先从人怎么来的说起,女人每个月都会产生一种叫卵子的细胞,男人会产生一种叫精子的细胞,
每个月,女人排出的卵子就在子宫外等待精子,子宫内膜也开始增厚,如果两者相遇就会产生宝宝,着落在子宫内膜上慢慢发育,但是如果没有相遇,卵子一个月的寿命就结束了,被人体吸收,然后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像血一样从阴道(不是尿道哦!)留出来,就是月经。流完了内膜就变薄了,然后又开始慢慢变厚,直到下一次排卵,是周期运动,一般是一个月,懂了吗?小朋友?
还不懂就先问问妈妈把

回答4:

月经周期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在月经周期中出现下列的变化过程:①女性达到青春期后,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下,垂体前叶分泌刺激素(FSH)和少量黄体生成素(LH)促使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并开始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骨膜发生增生性变化;②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又通过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馈作用,促进垂体前叶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且以增加LH分泌更为明显,形成黄体生成素释放高峰,它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③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期子宫内膜,主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加速生长且机能分化,转变为分泌期内膜;④由于黄体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血中这两种激素浓度增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和黄体生成素减少,黄体随之萎缩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减少,子宫内膜骤然失去这两种性激素的支持,便崩溃出血,内膜脱落而月经来潮。
  
月经
又称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见红等,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1次而称为月经,它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严格说来,伴随着这种出血,卵巢内应有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子宫内膜有从增生到分泌的变化。但是在临床上常有不经过排卵而有子宫出血的现象,叫做无排卵性月经。

回答5:

女子出现的周期性阴道流血称为月经,衡量女子的月经是否正常,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称为一个月经周期。绝大多数人在28-35天之间,但也有少数人短至20天或长达45天一个周期,在上述范围内,只要月经有规律,均
属正常现象。
  月经期:阴道流血期间称为月经期,多数人的月经期持续3-5天,但少至1-2天,多至7-8天也属正常范围。
  月经血量:正常月经期的月经血量为20-120毫升,多数为50毫升,以月经来潮的第二三天最多,以后逐渐减少。
  月经血特点:月经血的特点是不凝固,呈暗红色。月经血中除血液外,还含有子宫内膜脱落的碎片、子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等。
  月经是妇女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多数妇女在月经期无明显症状,少数妇女可有乳房发胀、头痛失眠、心慌、下腹胀痛和情绪不安等。这种情况一般不影响工作,也不必治疗,月经期过去以后症状会自然消失。
  正常月经是女性内生殖器发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