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

“三创三先”的内涵、联系与区别?
2024-12-29 15:02:3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三创三先”:江苏新的时代精神

  张颢瀚

  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催生伟大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江苏大地蕴含着的“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三创”精神等都是江苏发展的精神火炬,是激励全省干部群众开拓创取、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当前,江苏正处于“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跨越的历史新时期,更需要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时代精神,铸造推动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

  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需要新精神

  从“三创”到“三创三先”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精神来源于实践,不同的社会实践会产生不同的精神,不同历史阶段、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实践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三创”精神为动力,江苏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总体建成全面小康,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当前,江苏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处在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重要历史时刻,面对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崭新的、艰巨的、在全国具有开拓性的历史任务,迫切需要与新时期、新任务相适应的新的时代精神的引导和鼓舞,需要在原有精神上进行深化与拓展。在经过广泛征集基础上,提出的“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精神,反映了江苏广大群众的意愿,把握了江苏科学发展中的时代脉搏,切合了江苏“两个率先”的实践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江苏发展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前后衔接的两大历史阶段和两大标志性目标。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相对薄弱的经济社会基础,发展的方向和方式都要逐步探索,正是凭借着艰苦创业打基础、勇于创新走新路、全力创优争一流的精神,不仅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更为江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江苏肩负着中央寄予的“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殷切期望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方式路径清楚,正要求我们在“创业创新创优”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争先领先率先”具有江苏典型特征的新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

  “三创三先”,江苏优秀文化与现代化实践的深度结合

  “三创三先”精神体现着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江苏大地具有独特的人文素质,历史上的江苏不据中原之利,却自隋唐以后就担负着中华文化灿烂发展的经济基础,形成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甘落后的精神文化;明清两朝时江苏更是商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昌盛,经济、文化均在全国领先;再到近代率先吸收接纳西方现代文明成果,在思想文化上和产业经济上均开中华民族近代文明之先,无不反映出江苏以创求先、以先促创的地域先进特质和优秀文化传统。

  “三创三先”精神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人民精神风貌的凝练。无论是当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时苏南农民“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还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争创一流的张家港精神、勇于争先的昆山之路精神、华西精神等,都是“三创三先”精神在江苏改革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生动表现和典型阐释。

  “三创三先”精神内核早已被江苏广大干部群众认可接受。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鼓舞和引导江苏全省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江苏人民奋勇创业、努力争先,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和谐社会建设结出丰硕成果。“三创三先”精神正是这种新时代精神的集中凝结,已经成为江苏的发展之魂。

  “三创三先”,引领江苏人民在新起点上开创新局面的精神火炬

  “三创”又深化拓展为“三创三先”,顺应时代、适应任务,增加了内涵、强化了力度,有助于进一步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是江苏由“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跨越,在新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精神火炬。

  在“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中,一个“创”字凝聚改革开放的时代性要求,生动地体现了江苏改革发展“走新路、开新局”的时代性要求。同时,“三创”精神也蕴含精神动员和工作务实的要求,大力弘扬了以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为主要内涵的创业精神,以思想解放、敢冒风险、与时俱进为主要内涵的创新精神,以争先进位、勇于攀登、争创一流为主要内涵的创优精神。

  “争先、领先、率先”精神更是对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江苏城乡在工作实践中呈现出的目标取向与发展理念的集中凝结,突出的是一个“先”字。“争先”体现为一种主观主动的积极进取意识,是主动进取、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和追求。“领先”作为引领发展、领风气之先,体现了江苏一直保持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使命意识,也体现了江苏在改革开放中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领先状态。“率先”首先是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整体要求,更是江苏改革开放以来由全面小康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定位。“三先”精神使“三创”精神得以进一步升华,契合了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需要和时代要求。

  “三创三先”精神是对“三创”精神继承,更是当前江苏发展面对新时代、新阶段、新任务,对“三创”精神的拓展与提升。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三创”的实践过程,也是“三先”的实践过程;江苏将要更多地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率先遇到发展中的难题,没有勇于争先、敢于领先的精神、意念与勇气,既无法应对全球化的竞争与挑战,也难以推进“三创”实践,也难以完成中央对江苏由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跨越的战略任务。

  “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代精神,上合中央对江苏发展的定位要求,下应江苏人民追求发展的期盼,是引领江苏人民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精神火炬。如今,江苏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让“三创三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提振科学发展的“精气神”,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事业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鼓劲加油。

  (作者系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教授)

  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引领旗帜

  叶南客

  “创新、创业、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简称“三创三先”)是对新时期江苏精神的高度新概括。这一新概括充分体现了一种继往开来的文化延续性和开拓性,是站在“两个率先”时代背景下,对7800万江苏儿女的新要求。

  “三创”与“三先”相得益彰,它既可以体现合二为一“创先”的一般性精神要求,更能充分体现江苏地域精神的特殊要求。从其特殊性看,它包涵了江苏人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新江苏的社会实践内容,贯穿着“两个率先”宏伟的目标性要求、“六个注重”的实践性要求。它将历史的继承、现实的关怀、未来的引领高度统一。

  “三创三先”是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引领性要求

  中央历任领导对江苏的发展都寄予了厚望,多次明确要求江苏要发展得比全国快,要为全国发展大局多挑重担、多作贡献。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了“六个注重”的新要求。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了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的新决策新部署。争先,是江苏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鲜明精神特质,体现为主动进取、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意识和精神状态;领先,既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定位,又是一种引导和行为过程;率先,是中央领导对江苏发展的目标要求,也是江苏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而这一切的“先”路径,历经十多年的传诵,不仅已成为江苏人的文化共识,也在全国范围形成了较大较好的影响的“三创”精神。这种以创业为基础、创新为灵魂、创优为追求,以争先领先率先为步伐的精神,突出了党中央对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前列、在新起点上再创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的期待,是实现江苏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精神导向。

  “三创三先”是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前瞻性要求

  “三创三先”吻合了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期待。在新一轮竞争中,江苏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和方兴未艾的快速发展时代赢得发展先机,必须坚持率先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江苏有基础也有条件率先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率先实现现代化,不仅需要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和建立,而且需要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精神”动力。“三创三先”的江苏精神既体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又揭示了实现理想目标的途径。在实现“两个率先”的实践活动中,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向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化过程。这一精神不仅吻合了中央对江苏率先发展的期待,而且早已激发了“两个率先”的追求,成为江苏各地各部门奋力拼搏的精神支持和现代化实践。

  “三创三先”是江苏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实践性要求

  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建设“幸福江苏”的发展路径。江苏目前正处于全面实现“第一个率先”并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关键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攻坚期。现实的发展需要具有价值导向力、文化凝聚力、普遍动员力的精神。以思想解放、敢冒风险、与时俱进为主要内涵的创新精神,以争先进位、勇于攀登、争创一流为主要内涵的创优精神,以工作业绩上努力争先进、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在全国领先示范、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进程中率先达标为主要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争先、领先、率先”精神正是基于江苏实践的现实呼唤,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它必将在“美好江苏”、“幸福江苏”的建设中贡献力量。

  总之,“三创三先”精神为江苏在新的起点上“领率先发展之路、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发展之美”提供了很好的精神支持。在建设“幸福江苏”的新征途中,“三创三先”生动地体现着“走新路、开新局、勇领先”的现实要求,蕴含了一种精神动员和务实的要求,必将在进一步增强江苏儿女的先锋意识、首位意识、奋斗意识、标杆意识,在进一步激发江苏儿女建设幸福家园的热情,在进一步提升江苏全社会精神风貌中,发挥巨大的精神能量。

  (作者系南京市社科院院长)

  江苏“为天下先”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郦 波

  “为天下先”包含敢为天下先、领天下风气之先与能为天下先、当为天下先等丰富内涵,是江苏地域文化精神一个重要特质。新时期江苏精神“创新、创业、创优,争先、领先、率先”,充分继承发展“为天下先”的精神内涵,具备现实的张力与历史的深度。

  敢为天下先,“争先”、“创新”变革精神的延续

  从地域文化角度看,江苏文化是由吴文化、金陵文化、徐淮文化、维扬文化与苏东海洋文化等五大区域文化组成。

  吴文化形成于泰伯奔吴。泰伯带周人奔吴,远离中原文化中心,却后来居上。泰伯让贤奔吴是谦逊退让,但其行动方式与精神却成天下之创举。苏州吴县人范仲淹实施北宋庆历新政,其“先天下之忧而忧”至今振聋发聩,这是与吴文化“敢为天下先”的变革精神一脉相承的。

  金陵文化又称宁镇文化,是华夏文明史上南北文化碰撞与交流的重要舞台。历经四次南北文化的大冲撞、大交流,结果无一例外都为金陵文化带来了创新的变革机遇,金陵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整合平台,其包容性、开放性与创新性为江苏文化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徐淮文化又称楚汉文化,具有典型的英雄主义色彩。不论是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还是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都体现了雄视古今、开创一代的精神。开创精神是徐淮文化的特色,也是对江苏文化精神的最大贡献。

  维扬文化因大运河文化的兴起,自隋唐起就渐执天下商贾文化之牛耳。维扬文化在经济上的“争先”之势后来也深刻影响了苏东海洋文化。近代以来,西方海洋文明与中国传统大陆文明发生激烈碰撞,苏东海洋文化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变革,对近代江苏文化乃至整个华夏文明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五大区域文化或在政治、或在经济、或在历史、或在人文,都各具典型的争先意识与创新精神。争先与创新的变革精神是江苏文化精神中最重要的特质之一,也是江苏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动力。“敢为天下先”必须要有“争先”意识,要“争先”就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只有创新才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驱动力。所以,“争先”与“创新”的变革精神是江苏文化精神的出发点。

  领天下风气之先,“领先”、“创业”变革实绩的递进

  江苏文化因“创业”而“领先”,又因“领先”而“创大业”的变革实绩,重要的是源于江苏独特资源优势。

  从自然资源角度看,江苏平原面积占68%,水域面积占17%,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从人文资源角度看,在交通方面,江苏居南北要冲,自古以来陆路、水路交通极为发达,漕运与海运更一度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命脉的核心运输方式。在商业方面,建业(南京)、京口(镇江)、吴郡(苏州)、广陵(扬州)等城市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就成为了贸易重镇。在历史文化方面,获评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居全国之首,苏州古典园林与明皇家陵寝明孝陵名列世界遗产名录。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学术文化大师辈出,在教育方面,江苏自古重文重教。在技术方面,江苏人勤奋善思,在水利、纺织、造船、冶炼、陶瓷等诸多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正是有了以上优势,创业的成功几率大大增强,创业精神倍受推崇,江苏文化“领先发展”的道路也越走越宽广。发展永无止境,领先永远都只是暂时的领先,都只是过程中的领先。“领先”与“创业”的变革实绩既是江苏文化精神的落脚点,同时也是发展过程中的“加油站”。

  能为天下先、当为天下先,“率先”、“创优”变革能力与垂范意识的发展

  江苏文化具有“率先”、“创优”的变革能力与垂范意识,根源在于江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智者文化,其“率先”精神以独具的历史眼光与深厚的文化储备,每在历史发展关键节点上都能获得先机,在创业过程中落脚在创优的制高点上,从而对一个时代产生巨大的示范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前,曾经出现过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江苏无一例外都成为了变革的中心与桥头堡。第一次大发展在明清之际。江苏民营纺织手工业发展迅猛,催生了商品贸易的大发展。第二次大发展在近代,洋务运动获得的第一批实绩是在江苏成立金陵机器制造局、苏州洋炮局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随后,南通张謇、无锡荣氏兄弟、无锡薛氏父子等纷纷倡导实业救国,开启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期。

  每当面临大的发展机遇,江苏的创业者总能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根本原因就在于江苏文化的“率先”精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于江苏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对现世的信心、情怀与抱负。

  因为有敢为天下先的变革精神,有领天下风气之先的发展实践,所以才有“两个率先”的使命与抱负!因为有创新、争先的发展基点,有创业、领先的发展中继,所以才有创优、率先的理想与信念!正是“创新、创业、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构成了江苏精神的核心价值,成就了江苏文化“为天下先”的精神特质。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俗而雅正 美而平实

  贺云翱

  “三创三先”作为新时期江苏精神,从战略高度概括总结、提升了江苏人民的创造力、发展力、影响力,对当代和未来的江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指导、引领和激励作用。同时,具有好记、易懂、可以广泛传诵、人人皆可理解和运用的实践性特征。

  “三创三先”在表述上以“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两句十二字架构,上句首字和下句尾字均为同字同声,前后对称,结构平衡,更似中国传统的对联形式,具有高度的韵律美、均衡美、和谐美,让人琅琅上口,过目不忘。其上联“三创”以同字同声开头,以不同的字缀合,构成三个不同内涵的双字词组,整体表达上具有顺次递进更上层楼的涵意和美感:先讲求“创业”,只有人人具有“创业”之志和“创业”之举,一个地区才有平稳发展的牢固基础;继之以“创新”,则比“创业”提升了一层要求,科技优先、人才第一、创新驱动确已成为江苏的现实要求和发展优势;再为“创优”,即在“创新”的前提下讲究“创优”,最终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目标和态势,形成江苏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下联“三先”与上联构词上正好相反,它以不同的字为词头,以相同的字收尾,表述上三词相续,层累叠加,简洁激越,韵律上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冲击力。“争先”以平声起,显示江苏人民面向国内外“争先发展”的从容与勇气,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必须要具备强烈的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不甘人后,善于创业,“争先”既针对每个个体,也是就江苏全局而言,对群众和干部都有激励作用;“领先”续以上声,反映的是江苏人民一贯的努力与进取的品格,“领先发展”是江苏的责任,也是江苏的潜力和优势的实践表达;“率先”收以去声,展现出江苏响应中央号召而率先发展、乐于奉献的决心与意志。平、上、去三种声调巧妙搭配,又创造了三种不同的意境,进而可以产生气势磅礴、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

  江苏既是文化底蕴深厚,又极具现代发展意识,“江苏精神”要成为全民共识和行动纲领,必讲求最广泛的认同和参与,以“三创三先”为江苏精神,积极昂扬,富有江苏地域传统特色,对江苏人民而言十分容易理解和运用,因为在江苏历史上诞生过许多平白而隽永的励志精神,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东林党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无不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它们与新时代的“三创三先”精神共同构成了江苏地域精神的文明长河。“三创三先”在尊重和传承江苏地域精神的基础上,还兼顾到社会不同阶层及其不同的目标诉求,更契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和党中央国务院对江苏人民的期望与要求,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的“江苏精神”的提出和传播,必能为江苏贯彻“六个注重”、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江苏发展史上写下宝贵的篇章。

  (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附:《新华日报》专题报道:

  “三创三先”,江苏发展之魂
  ——新时期江苏精神诞生记

  “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委会确定新时期江苏精神,由“三创”深化拓展为“三创三先”。

  为何要对新时期江苏精神加以丰富、拓展和提升?这12个字怎样从海量的征集意见中脱颖而出?它代表了什么含义?本报记者全程跟进征集的整个过程,为您揭示新时期江苏精神的诞生历程。

  “海选”收到6300多条应征稿件

  4月2日,省、市各主要媒体刊发新闻:即日起,省征集小组在全省范围公开征集拓展提炼新时期江苏精神表述。

  征集小组有关人士对记者说,此举是省委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六个注重”的重要指示,特别是注重加强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江苏正处于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推进“两个率先”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物质建设进程,也是一个思想建设进程;不仅应该建成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而且应该塑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江苏精神”。罗志军书记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报告中特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大地上正是有了“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和“三创”精神,才有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进入新时期,对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既要继承好、弘扬好,又要不断地加以丰富、拓展和提升,铸造出新时期江苏精神。

  新闻媒体快速行动、报台网联动,《新华日报》开辟专栏推出评论、中国江苏网开设征集网页、江苏手机报开通信息接受平台。全省上下、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自发投稿占总数90%以上,一些来稿以家庭、部门为单位酝酿报送。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住在福利院的离休老干部何健男看到征集消息后,深思苦虑至凌晨三点,专函报送省委主要领导。首轮征集短短15天内,收到各类稿件6300多条,其中省内占85%,外省占15%。

  应征稿件有专题报告,有网评文章,有长篇信函。一些稿件不仅提出了简约凝练的概括表述,还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论证。

  征集小组对征集稿件认真分类归纳梳理,电脑软件检索显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主要有:创新创业、率先领先、崇文重教、开拓奋进、开明开放等。其中,“创新”893次,“率先争先领先”561次,“开明开放”509次,“创优”466次,“创业”453次,“崇文重教”296次。经过筛选,从6300多条中初选500条,从500条中遴选200条,从200条中精选50条,为专家论证提供了基础。

  层层遴选 分析论证

  在初步归纳整理50条的基础上,征集小组组织省社科联、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10多位专家学者,集中时间反复分析论证。

  经过深入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新时期江苏精神是江苏发展之魂,是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引领旗帜,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深入拓展新时期江苏精神,要集中体现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总要求。具体讲,可以概括为四个“必须”:必须体现时代要求、特征和风貌,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必须体现我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与战略内涵,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必须体现江苏优秀文化核心价值,涵括区域精神内涵,具有继承性标志性;必须体现大众化,具有好记易懂的通俗性传播性。

  按照上述原则,专家们反复推敲征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句,对重点条目深入研究和归纳提炼,最终初步选出10条表述。这10条表述有的是依托“三创”精神拓展提升,有的是根据江苏优秀历史文化归纳整合,有的是紧扣江苏“两个率先”发展要求概括提炼。

  从8月初开始,组织了第二轮征集,主要是征求对初选10条表述的意见。省主要媒体和省辖市媒体同步发布,10条表述排序不分先后。中国江苏网增设专栏,开通网络投票,设置网民留言版。还专门发函征求10位先进典型、10位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10位乡镇书记、10位街道书记、10位企业和高校负责人以及部分老同志老领导意见。

回答2:

——弘扬创业精神,就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形成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

——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生动景象;

——弘扬创优精神,就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形成各个劳动者创优争先、各个单位励精图治、各个地区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

回答3:

——弘扬创业精神,就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形成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

——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生动景象;

——弘扬创优精神,就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形成各个劳动者创优争先、各个单位励精图治、各个地区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赞同11| 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