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提纲

2024-12-26 22:28:1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基础。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提前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所以,有人说:有了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单调、枯燥、无味的数学符号在推理、运算过程中让其活起来、动起来,变的有滋有味,使学生感到趣味无穷、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步产生浓厚兴趣,是数学教学成功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传授数学知识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去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一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积极探讨,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领悟到学习的快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问题和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入“愤”和“悱”的境界。这样做一方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交换律时,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加法(或乘法)的算式,从而得到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只是加号(或乘号)两边的代数式进行了互换,他们的和(积)不变。然后问学生那么减法(或除法)有这样的规律吗?要想在减法(或除法)中运用这个规律我们应该怎么办?
所以教师的教法,贵在启导。精彩的导入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在讲授数学知识时,要注重将知识点放入相应实际问题背景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纸板,把三个角剪下后摆成一个平角,并抓住时机进行点拨,学生去发现“三内角之和为180度”这一规律,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
在讲述初三两圆的位置关系时,自制一套幻灯片,结合物理知识,应用运动学的观点,在幕布上使一圆逐渐向另一圆靠近,使两圆之间从外离到外切,再到相交、内切、内含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发现两圆之间的五种位置关系,增强了直观性,降低了难度,减轻了负担,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3)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延缓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将两个全等三角形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综合处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从听觉、视觉等进行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渴望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将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把学生的挫折感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注意发现学生每一次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在每个教学层次做到快速反馈,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选题要“有的放矢”,不要搞“题海战术”。
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适当地练,才能打牢基础,形成能力,编拟习题的原则是符合课程标准,可根据教学目标精选习题,力求概念习题化,体现一定的知识点和能力上的要求,采用题组的形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来练习,充分注意题组的梯度,控制难度与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来难学生;在习题的形式上,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的、暴露问题的、一题多解的、多题一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一些错误,有的会因此丧失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讲评。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订正,然后教师再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再练习,从而使学生从失败中找到成功,使他们在每一节课都能学一点新知识,取得一点进步,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看到自身的价值,通过这种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享受成功的乐趣。
二 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自信中学习。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学科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急于求成,从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数学素养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1)活用教材,消除两极分化  
在新教材中,抛弃了一些偏难的概念、公式,如:乘法公式中的立方和(差)公式;因式分解中的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降低了平面几何的证明难度等。对这些已省的难度大的知识,不应该再去挖掘、讲解。对于课本上较难的概念,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采用层层突破的方法,使大面积学生理解掌握。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这节课,概念较多,有单项式、多项式等有关概念共八个,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要掌握这8个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可采用下列步骤教学,分解教学难点:(1)概念的形成教学。思考并回答问题:-3x、ab³、-xy这些代数式是怎样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特征?先由个体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观点,初步形成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出单项式及有关概念。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多项式概念。(2)设计有梯度的练习,突破难点。分三个层面:一是概念的直接应用题;二是开放题:学生按要求设计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小组内交流;三是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代数式,并指出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应用这八个概念。(3)个别指导,课外补差。一些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从作业的反馈,教师的个别指导中慢慢领悟概念的真谛。这些都体现对教材的“活用”、巧用、对学情的准确把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标准》的理解,不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练习中思考,反馈中感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预防了两极分化。  
(2)转换方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边的活动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老师备课、讲课,学生听课。课堂上的主动权多被教师掌握,教师的教学活动占据整个课堂,这种模式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将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转变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师在备课之前不仅要针对文本、教参,拟定本课应涉及的知识点、问题设计等,更要考虑到学生在预习作业中反映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备课,当课堂上老师涉及的东西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时,学生自然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第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但传统教学使学生在“无疑”状态下被动接受,思维被束缚在教学的圈子里,个性受到压抑。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在“疑”中产生兴趣,在“思”中迸溅创新的火花。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能轻易地否定,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和动力。   
(3)要学会评价学生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评价学生过于关注结果,即形成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评价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不用同一个标准评价所有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个性奔放。老师要知道,创造性只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培育,创造性是教不出来的,但不适当的教育足以把创造性扼杀在萌芽中。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全体学生应该是“生态”式存在的,教师没有任何理由挑剔自己的学生。
三 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功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这是学习上不得法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  
(1)教会学生学会“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才能有所感悟、有所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努力保护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例如,学习公理“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从上海到广州,一般乘火车路程约为1811米,也可以坐轮船航程约为1690米,还可以搭飞机,只有约1200米。学生仔细阅读后,教师可引导提出;“为什么三种行程各不相同呢?飞机的行程最短呢?”然后引导学生将问题抽象,发现并得出公理内容,进而启发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找出应用这个公理的实例。教师构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索——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养成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2)教会学生学会“参与”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个性及健全的人格。学生参与教学应着眼于所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抽象、完善整个过程中。例如,“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节教学中,可作如下尝试:(1)学生动手练习尺规作图:已知线段a、c(c>a)作△ABC,使∠C=90,一条直角边CB=a,斜边AB=c;(2)学生小组讨论思索:满足上述条件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唯一,还是形状大小唯一;(3)小组讨论思索:为什么对一般三角形来说,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而当其中一边的对角是直角时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解除了困惑,认识了数学,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3)教会学生学会“感悟”  
学贵有悟,感悟是学习的高境界,而学生的感悟能力不是与身俱来的,这与我们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讲授“弦切角”一节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设计弦切角的三种不同情形,通过图形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思考、感受这三种不同情形,体味、感悟出特殊弦切角的证明方法。培养学生“感悟”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平时多注意毎一个细节,循循善诱,可以相信,必将为数学教学增添活力,赋予灵性。
四 建立民主和谐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这份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与学习情感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科任老师而放弃该学科的学习。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以及家庭困难的学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彼此才能敞开心扉,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2)善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长的关键因素。教学是通过语言、肌体动作来进行的,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一段富有哲理的话、甚至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都会像童话里的魔棒一样,使学生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也要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情趣及广阔的知识,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兴趣,进行高效教学的前提。教育现实呼唤教师改变以往的姿态,要学会倾听、鼓励学生诉说自己的问题,学会与学生交流,相互沟通,学生“亲其师”,自然会“信其道”,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观察思考、独立分析和归纳的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对提高数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需要在教学中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