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 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弱。
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
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
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分为组团状(重庆)、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放射状(延安)、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如: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团块状,山区和丘陵区的城市形态则多为组团状。
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
4、住宅区: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
5、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大多呈点状或条状。
6、工业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不断向外缘移动;分布于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图中A表示工业,B表示住宅,C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适合发展住宅区的是②,适合发展工业区的是③,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
§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没有明显界线。一般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周围的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省会城市服务范围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服务范围则可扩展至全国。
2、城市规模和等级与其地理位置相关,位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城市等级的提高。
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则:①高等级城市数量少,低等级城市数量多;②低等级城市分布于高等级城市周围;③高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远,低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近;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
§3 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推力):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6、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建造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
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例如:
A.城市化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B.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城市新区和建设卫星城
C.合理规划城市,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
D.提高绿化
E.其他措施:合理进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强社会秩序管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 农业的区位选择
1、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市场、劳动力、机械(工业基础)、政策、
科技、历史原因(生产习惯)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合理利用农业土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更容易发生变化。
3、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②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③种植业、畜牧业兼备的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
§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混合农业是同时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就是一个以小麦种植和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区。主要特点:①自身可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②时间利用效率高;③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以种植水稻为主,基本特征:①属于劳力密集型农业;②以小农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③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较低;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日本除外);⑤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资,治理水旱灾害)。
3、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均以家庭经营为主),另外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分布(以国营为主)。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典型的商品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水平高,③商品率率高。
§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属于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以牧牛为主的美国、阿根廷,以牧羊为主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特点:①面向市场(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③专业化程度高。
2、乳畜业属于畜牧业,主要以奶牛为生产对象,生产牛奶及其相关制品。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地区。因为乳畜业产品不耐贮藏、运输不便,其布局必须紧邻消费市场,因此多布局于大城市的市郊地区。乳畜业的主要特点:①面向城市市场;②商品化;③集约化。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原料、动力、政策、科技、农业基础
2、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①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造等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②食品、瓶装饮料制造(啤酒、汽水)、家具制造、印刷、石化等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③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镍、锡……)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④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被服厂等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⑤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3、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高技术产品、食品等企业对环境十分敏感,应以优质环境为主导区位因素。①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②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河流上游;③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4、在国家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社会因素影响下出现的现象:①我国80年代以前在内地建大型工业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批纺织工业中心;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③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④近些年许多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在我国的投资。
5、现代工业发展中,①由于科技(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的发展,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②重要枢纽及干线对工业仍具有较大吸引力,但部分发达国家由于交通的完善,工业布局已不再将交通列为主要区位因素;③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④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2 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类型:①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同工业间存在着产品、原料的供应关系;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存在生产工序联系的工业企业,因为需要共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廉价劳力等因素影响,也可以布局在同一区域内,例如:我国许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③信息联系等。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集聚可以是自发形成,也可以是规划形成。
3、工业集聚的作用: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④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4、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例如:钢铁工业区(鞍山)、石油化学工业区(大庆)、汽车工业区(十堰)以及机械制造工业区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①协作企业多,工业联系复杂;②生产规模大,占地面积广。
5、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例如食品工业等(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①主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级加工业;②工厂少,工业联系简单;③生产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小。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业,主要以交通和通信为联系基础,在发达国家比较常见,容易形成跨国公司。比较常见的分散工业主要有产品“轻薄短小而且价格昂贵”的高科技产业(如电子工业)、结构复杂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企业(如汽车工业)。
§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1)主要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3)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发展第三产业;③调整工业布局;④完善交通网络;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1)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2)以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型工业区,如意大利萨索洛、普拉托。
5、意大利工业小区模式: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有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基本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⑤企业分布于小城市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6、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1)主导区位:科技、环境、交通。(2)主要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④便捷的交通;⑤稳定的市场(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定货);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3)主要特点: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②增长速度较传统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①铁路:最重要的方式,运量大,适合长途运输;②公路:运用最广泛,最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适合短途运输;③水路:运量大,成本低,速度慢;④航空: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⑤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连续性强。
2、现代交通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3、主要点状交通设施:港口、车站、航空港;
主要线状交通设施:铁路、公路、航道航线
4、影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因素:①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②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水平、技术条件、社会因素。
§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使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主轴,例如:株洲、筑波;交通线的兴衰(运输方式的变化、公路改线、河运航道的延伸和改变)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嘉兴。
2、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少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地势起伏小,交通线路密集多样,商业网点密度大。
3、城市商业中心、商业小区的布局主要有两种情况:①以交通为最优原则,靠近交通线(城区干道及道路交叉口、市区环路边缘、高速公路沿线等);②以市场为最优原则,靠近城市几何中心、住宅区。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演变:
崇拜自然(原始时期)→改造自然(农业时期)→征服自然(工业时期)→人地和谐(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现在)
2、人类不断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不断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和能量;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环境的反馈作用)。
3、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4、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其分布来看,①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②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由于承受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而且发达国家将许多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均较严重。
5、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②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和破坏严重,资源相对短缺;③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其基本原则是: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3、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日常生活中注意适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