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演义》总体结构上体现的虚实结合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以“三分事实,七分虚构”的艺术创造方法改编而成的,作者以一个真实的框架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又虚构了很多的人物、事件,并且在真实的事件上通过想象将事件的细节呈现了出来,这些都是作者的加工。从《三国演义》中“虚实”问题的接受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由重“纪实”到重“虚构”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发展的趋势,也是小说评论家对小说创作手法评论的价值取向。
这里所说的虚实,主要表现在历史小说创作领域,属于创作方法范畴,“实”是指对正史上记载的历史事实的如实陈述,“虚"指虚构,是作家在正史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进行的主观发挥。
《三国演义》虚实结合的总体结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即核心主题。《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皆以历史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描述三国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历史,但要论这两部作品的差异,最重要的就是感情取向了,这决定了罗贯中《三国演义》核心主题的虚实特性。按《三国志》,陈寿以曹魏为正统,但是到了罗贯中,他以自己的标准做出了判断和抉择。书中,罗贯中对刘备、孙权、曹操的雄才大略都予以了肯定,但是到了道德标准,我们可以看到罗贯中明显地偏向了刘备,在我看来,这就是学者们所说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了。这一点我们看出,罗贯中并没有延续前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将民众的思想倾向寄予作品,迎合民众的小说品味,这就是《三国演义》在核心主题上的虚实结合。
二、《 红楼梦》 虚实相生与真假变化
《 红楼梦》 的虚实相生与真假变化,是作者一开头就大书特书的。后来又经脂砚斋几位评家不断点明。再加上很多高明的读者的意见,如俞平伯在《读红楼梦随笔》 中,就反复提醒我们要注意故事的虚中实,实中虚(俞平伯625 一806 )。本人觉得曹雪芹己经找到了创作的源头,故事变化为虚实相生的作用,似不费力便使苦心孤诣的艺术“模仿而重建”了造化天工的自然。表面上,全书的回目上下联都是虚实相对,更有虚中实与实中虚的相对。骨子里,在人物、情节与境界上,有更灵活、更有机的虚实相生。《红楼梦》 之实,来自“曹学”研究,包括作者生平,历史背景,物质环境,与经济条件。而本书之虚,则来自“红学”之精华,抒情诗歌的追寻精神,作者对人生主观的感受,决定他创造的客观世界。本书前五回又建立了神话的架构,整个故事中洋溢着诗歌的韵味。
《 红楼梦》 的虚实相生同时可以从情节与人物两方面来看。情节的虚实相生,本书一面承继了一个神话传统,一面又是新鲜别致的写实。人物的虚实相生;本书绝大多数的人物,一面有鲜明的个性,一面又有代表性的原型。人物与情节互相又有决定与演化的关系。本书的人物均有强烈的自我追寻的抒情冲动,决定了情节,最后并能演化成不朽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