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酸的酸性一般是遵循规律的,元素非金属性约强,含氧酸酸性越强,而含氧酸的氧化性常常有不规律性,不能作为判断含氧酸中心元素非金属性强索的依据。
比如:硅酸(弱酸)磷酸(中强酸)硫酸(强酸)高氯酸(最强酸)。酸性依次增强这和它们的中心元素硅,磷,硫,氯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是一致的。
再如:高碘酸(中强酸)高溴酸(强酸)高氯酸(最强酸)
非金属性指的是元素的性质,氧化性则指元素单质,或者元素的原子,分子
比如:氯元素有很强的非金属性,氯气或者氯原子有很强的氧化性。
如果说氯气有很强的非金属性则是不恰当的
以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只是中学化学阶段的认知方法便于定性理解,严格来说既不完全正确也不够严格。因为影响含氧酸的氧化性与多种因素有关,衡量元素非金属性的依据也有很多需综合分析,这是两个分别独立的概念,目前理论上也尚有不少争议之处。
简要分析谈下列几点:
首先,对于可变多价态的元素会形成多种含氧酸(例如卤素的高卤酸,卤酸,亚卤酸,次卤酸等)
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的氧化性并无明显规律可循,氧化还原的电极电势仅作为热力学上的判据,但还有动力学等因素,两者常出现矛盾(例如次氯酸和高氯酸)。
其次,对于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的最高正价含氧酸的氧化性也呈不规则递变(例如高溴酸与高氯酸和高碘酸),副族中酸土金属的含氧酸性质更为复杂(锰族,铬族等)
再次,对于同周期横向来看氟氧等无含氧酸均是极端的特例,此外周期表中的对角线规则效应也常使这种位置关系的元素非金属性不易比较(硫酸和硝酸,磷酸和硒酸等)。
元素非金属性在中学化学阶段一般仅用最高正价氧化物及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与氢的反应过程及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来作出定性解释,实际上衡量元素非金属性的还有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定量手段,此外氧化还原半反应的电极电势,不同反应生成物的键能,反应热等热力学数据也能间接体现元素的非金属性,但这些也都仅从某一或若干方面而言,元素的非金属性的表现是多角度的,矛盾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氧和氯元素的原子参数和对应分子性质就很不一致),更宜于说氧化性只是元素非金属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综上所述,含氧酸的氧化性不宜来衡量元素的非金属性,而酸性和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符合性较好,宜于结合元素周期表作出定性的简单解释。
是的,两个问题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