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调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2024-12-18 03:24: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之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也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调查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把心里话“对自己说”或“对日记本说”,向同学和师长隐匿秘密。由于他们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这类学生往往通过记日记、画画、写字等来表现内心的苦闷和孤独感。他们很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而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解决这一矛盾要求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他们从苦闷与孤独中解脱出来。

第四,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学生会发生顶撞老师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向、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二是因为传统的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励子女过早独立。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要求子女“只要能上大学,什么事都可以不管”,所以造成了中学生的实际上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仅反映在经济上,还反映在生活上,出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

因此,教师要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

第五,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中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调查表明,对国家的前途,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充满信心”和“较有信心”。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发生冲动、波动,有时会因一件小事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一次小小的失败而心灰意冷,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他们的情绪、情感总在两极摆动,不能冷静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激动时,如同一只打足了氢气的气球乘风飞舞;泄气时,则如同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他们对自己喜爱之事,积极性很高,对自己不感兴趣之事,则避而远之。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彼消此涨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加以控制。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用理智控制感情,遇事能不急不躁,冷静处理。

第六,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中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这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分不开的。但由于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地坚持己见,对教师或集体的要求,合乎己意的就去办,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化解这一矛盾,老师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第七,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等视听工具被广泛应用。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睹,见多识广,视野开阔,认识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从天文地理、空中来客、世界风云、计算机、市场动态到服装、发型、流行歌曲等,他们都十分热心好奇,并积极探究,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鉴别力还不强,加之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因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显得狭隘,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进入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选择信息、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八,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如今许多中学生能积极地为社会、学校、班级做好事,也能积极为同学做好事: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当同学家有了不幸,他们能自觉地捐款、捐物。但有一些同学的道德水准不够高,他们靠偷窃来捐款,通过打架斗殴来为弱小同学鸣不平,利用考试作弊来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分数。这很自然形成了助人行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对这一矛盾,老师要巧于引导,先肯定其好的方面,再指出其不足之处,使其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助人。

第九,兴趣广泛与兴趣中心缺乏的矛盾

现代中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很多:他们不仅关心课内学习,而且关心课外学习;不但喜欢文艺读物,而且喜爱科技读物;不仅关心生活,而且对国内外大事津津乐道。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不少学生对事物外在形式的兴趣大大超过了对事物内容本身的兴趣,在广泛的兴趣中缺乏中心的兴趣。而且,他们的兴趣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情景性很强。化解这一矛盾,要求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使学生从众多的兴趣中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中心兴趣。

第十,成才欲望与厌学心理的矛盾

中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希望将来能成名成家,能干一番大事业。而且大部分中学生都希望自己学习成绩优秀,不辜负老师、家长、亲朋好友的期望。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又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太苦太累而难以持之以恒,厌学心理陡增,形成了想学与厌学的心理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要告诉学生,要成才就得有知识、有本领,否则将一事无成。学习是件苦差事,但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一定会苦尽甜来。

回答2:

楼上CTK写的满全面了。
补充一些,青春期的心理有一个最核心的组部分:就是想证明自己,获得荣耀。每个人都有这种心理,但实现的手法各不相同,大部分孩子刚开始只是觉得新奇是种个性,但在父母的打压下渐渐演变成了叛逆。记得我的母亲在我青春期的时候并没打压我的这种心理,而是帮助我、指导我的新奇心理别出格,逐渐让我建立自信。父母的认可很重要,打压不能改变什么,你的孩子你要为他骄傲。可以让他完成一些事情建立他的责任心和优越感,比如定期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东西,找些机会让他去做做志愿者和积极上进的人多接触。带他去听听演讲;买些交响乐给他听听,如果他有兴趣带他去现场听听;让他多接触一些高雅的东西,认识些素质高的人会让他有一种优越感;有时候也要照顾他的个人兴趣,流行音乐演唱会陪他一起去看看,去疯狂呐喊一下;一旦优越感建立他会很清楚离开父母他什么都不是,还有什么好叛逆的呢?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3:

学会和父母1、独立意识增强了。这个时期是成长最快的时候,不仅身体发育迅速,更主要是心理也在快步成长。内心渴望独立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再不像以前那样依赖父母、甚至急切地想摆脱父母的管教,独立飞翔,“翅膀硬了”。这个时期最大特征是标新立异,反叛师长是最佳表现。一切都那么的自然、一切都那么快乐,正所谓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一旦遇到问题,又受不了了,想不通,再加上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常用的自救办法是“对这干”“逆反”。。。。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到头来越来越烦恼。2、生理变化要正确对待,不要害怕。不论是男孩子或者女孩子,这个时期不要慌张,要了解自己生理的正常发育过程,不要认为这是肮脏的,见不得人的。遮遮掩掩,反而给自己增添了心理负担。这个时期,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遗精。其实,月经或者遗精的到来是你们长大的标志,你们不要拒绝它,要热烈地欢迎它,将它当成朋友。记住这一刻,这是令人高兴的。那么怎么办呢?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更好了解青春期的一些知识,如向父母请教,不害羞,不躲闪;向老师请教,不可盲目地自己去找一些地摊上兜售的不科学的杂志,这会使你走入盲区;也可以和同伴交流,看看他们是什么态度,是怎样面对的。在生活学习中,积极体验自己做男孩子或者做女孩子的快乐与好处,真心喜欢自己的性别,注意卫生清洁。3、容易涉入“爱河”。原因:1、由于生理发育迅速,内心躁动不安,冲动追求异性,内心渴望能与异性亲密接触。2、多愁善感,爱幻想,不理智。分不清楚异性吸引、又好感、友谊与真正爱情的区别,满脑子的浪漫爱情片段,尤其是女孩子更是希望遇到心中的白马王子。容易陷入虚幻的爱情世界当中。3、从众、竞争心理需要。争强好胜,看到周围很多人都有了“哥哥”或者“妹妹”。内心不免有些怅然,觉得自己不应该落伍。4、借“恋”降低学习失败的面子。当自己学习失利,在同伴面前屡屡失面子的时候,很想找一位朋友倾诉内心苦恼,选同性朋友的话,又怕没有面子,这个时候通常会找一位说的来的异性,因为可以放松,得到安慰。5、由于和异性交往,没有得到正确的认可与帮助,最后选择“坚持到底的假戏真做”了。6、家教不当容易发生早恋。7、大众媒体刺激,激发性冲动。早恋表面上风光,其实内心更孤独、烦恼,甚至不安。有这种倾向的你,尽快丢掉痛苦,早日从沉重的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4、少男少女的差别吸引。互相接近,一般情况下不是人们说的“早恋”。只是由于周围人们的不断“暗示”,他们才去所谓的“恋”。相互交往,对异性渴求,是磁场效应,并非不正常。大胆交往吧,早些练习与异性的交往是他们社会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种交往有几大能:1、开心娱乐;2、有利于人际交往;3、学习的功能。5、过分关注自己的外部形象.总是对自己长得好不好看,漂不漂亮,帅不帅而忧虑、烦恼。有时侯挑剔自己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过分关注自己的外部形象,一是会出现孤芳自赏、盲目自大、甚至自负的心理,看不起周围的人,最后落得孤家寡人的地步;二是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没有自信心,甚至出现强迫症状,影响自己的健康。换位思考,不要一意孤行,多和他们沟通,多和朋友们一起聊天

回答4:

青春期的心里矛盾是一种正常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喜爱和厌恶,这可能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世界观,所以,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必须要再矛盾中寻找到正确的道路,这就需要我们不能排斥别人的意见,多多的吸纳别他们的看法,从中思索出正确的人生哲理,从而为自己的道路树立良好的思想基础。

回答5:

凡事都有双面性、你可以从好的那方面去谅解心里的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