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读后感]
最近读了《梦的解析》,其作者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开山祖师,《梦的解析》读后感。该书又名《释梦》,出版于1900年,是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在这部独创性的著作中,弗洛伊德主要分析了梦的凝缩、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讨论了梦的隐意内容;解析了愿望满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结;还说明了幼儿生活对成人条件作用的不可避免的响,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探索和解析,发掘了人性的另一面——“潜意识”,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
作者先是总结了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关于梦的问题的文献,详尽地叙述了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有关梦的理论。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经典理论都认为,梦是以象征的方式,表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物。弗洛伊德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指出,梦不是什么预卜未来的神谕,而只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续。
然后他介绍了对梦的分析方法、步骤和注意要点。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无法把整个梦作为集中注意的对象;只能够就每小部分逐—检释。并认为同样的一个梦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关联将有不同的意义。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
接下来弗洛伊德提出了他关于梦是欲望的满足的学说。他认为梦都是“欲望的满足”。这一点我们在很多梦中都能表现出来:你梦见你在大口喝水,那水的味道就像久渴后的甘泉,而醒来的时候你发现你真的口渴了。口渴引起了喝水的欲望,而梦满足了这个欲望。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能欲望,缓和了冲动;又不致于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从而保护了睡眠。从这个意义上讲,梦是愿望的达成。弗洛伊德在其对梦的解释中,除了这些十分明显的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他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
但在梦的状态下,心理检查机制仍发挥相当作用,使本能欲望不能赤裸裸地表现自己。如果每一个梦都是欲望的表达,即梦除了表达欲望之外再没有别的目的,这一定会招来人们的强烈反对。于是他又引入了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因此本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表现,以逃避检查。所以必须进行梦的改装。愉快的、欢乐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而不愉快的梦,也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即“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
为了说明这种“变相的改装”理论,他提出了两种科学假设:“我们须假设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或谓倾向、系统、心理力量,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却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
关于梦的材料与来源。他的梦的理论一开始便围绕着潜意识问题,将梦分为“显意”和“隐意”,借着梦者的联想以及释梦者对“象征”的解释,以白天发生的事件为契机,进而追溯到童年的本能欲望,读后感《《梦的解析》读后感》。对于梦的来源,他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二是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三是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第一种愿望起于前意识;第二种愿望从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第三种愿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的系统。在这三种来源之外,他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或性的需求等)”。
然而,每一个梦,要想证明出其中之秘密意义确乎在于愿望的达成,或要指出其伪装情形等,的确是需要一番努力的分析工作。所以要解梦,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先是谈到几个较为普遍的象征形象,进而谈到梦的运作。显梦是梦的表面情节,其内容可以回忆起来;隐梦则是要通过显梦表现的本能欲望。隐梦转换成显梦有赖于梦的运作机制。这一章篇幅最长,着重介绍了梦的凝缩作用,梦的转移作用,梦的表现方法,梦材料的表现力,梦的象征,梦中的感情和梦中的理智活动,以及一些荒谬的梦、算术及演说的梦等等。在梦中找出那些一再复现的元素,而构成新的联合以及产生一些共同代号的工作,叫做梦的凝缩作用。梦的转移作用,则是将梦的内隐思想中的因素,以某种比较疏远、不重要的东西,如引喻、暗示来代替,而将梦的精神重点或中心转移开去,使得在表面上不能以梦的外显内容看出其内隐思想。而实际上,这梦正是以这改装的面目,在复现其潜意识中的愿望。
最后是梦程序的心理。这是总结性理论部分,也是本书最晦涩、最抽象的一部分。它依次分析了梦的遗忘、退化现象、愿望达成,由梦中惊醒到梦的功能和焦虑的梦,原本的与续发的步骤——潜抑、潜意识与意识的现实等现象与理论。它把潜意识、抵抗和压抑及性的重要性视为精神分析的三大基石,把作梦、失误、神经症症状视为潜意识支配的行为的三种主要形式。
虽然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已深入到内心深处的潜在动机,能言前人所未言,敢言人之不敢言,实乃超出前人之上。人们逐渐发现这本书的伟大价值,而且弗洛伊德伟大心理学家的地位逐渐被认可,但是,我对于他的有些观点并不能全盘接受。比如他在释梦中的主观性、任意性和神秘性,他把人的一切梦的隐义都与梦者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联系起来,这太牵强了。首先,《梦的解析》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和任何科学的论证,虽然其中的解释有合理可信之处,但对于讲求有科学依据地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现实情况不符。其次,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根据其性欲理论来解释梦,不是把人看作社会的人,而完全看成是一种生物,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并不完全可信。最后,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就在于满足人的愿望,可以保护睡眠,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在我们的梦里,除了满足愿望的梦之外,也不乏一些焦虑的梦,有些梦甚至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例如单纯地受到白天未解决的事务影响而做的梦。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人民们的惊醒并非是梦导致的,而是由防御机制造成的,但他仍没有对于噩梦本身的产生给出合理的解释。
当然,弗洛伊德提出进行梦的解剖分析时必须对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才行。这一点,我认为是应该肯定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不应妄自对他人的梦加以揣析。要想正确地解梦,我们就必须对做梦者有一个长期的纵向了解,因而解析梦这个过程,也是十分费时费力的。
总而言之,虽然对《梦的解析》中一些问题不完全认同,但我们仍要承认这本书在心理学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该书的出版,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人类心理生活的深穴,揭示了许多埋藏于人类心理深层的奥秘,不但为人类潜意识的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也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的里程碑。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对文学、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人类文明。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经久不衰。作为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标志的《梦的解析》一书,1956年,美国唐斯博士把该书列为“改变历史的书”、“划时代的不朽巨著”之一,这是一部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
所以,如果想了解西方的心理学发展,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真会使人受益匪浅。
〔《梦的解析》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