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对水产养殖业有什么优惠政策

2024-12-04 11:55: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三、水产养殖业

1.淡水养殖业

淡水养殖业是80年代以来垦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70年代末期垦区已有淡水养殖水面近4万亩,但其半数以上是利用垦区残留潮沟、泓道、低洼地,或者利用围垦初期蓄水种植芦苇改良盐土之际,进行大水面粗放养殖,亩产仅百斤左右。80年代初期,为了缓解城乡人民吃鱼难的矛盾,市政府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郊区发展淡水养殖,增加市场供应。沿江滨海滩涂农业开发区发展淡水养殖较之郊区其他地区具有三大优势:其一、垦区人少地多,自给性生产压力小,有利于发展商品性副食品生产;其二,利用滩涂围垦土地开挖鱼塘比利用良田开挖鱼塘,可以不占现有耕地;其三,利用滩涂围垦土地开挖养鱼塘,比利用良田开挖鱼塘,其成本要低得多。这三大优势使垦区淡水养殖业迅速崛起,精养鱼塘大量增加。从1983年开始,每开挖1亩精养鱼塘,市财政补助700元,至1987年全垦区拥有精养鱼塘6.12万亩,占全市内塘养殖水面的33.35%;总产量21632吨,占全市内塘养殖产量的31.32%,为全市淡水产品总产量的23.52%,在全市淡水渔业中已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垦区淡水养殖品种以花、白鲢为主,草鱼、鲫鱼、扁鱼等比重逐年有所增加,青鱼和鲤鱼较少。常年平均亩产350公斤左右,高产精养鱼塘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垦区特种水产如黄鳝、鳗鱼、中华绒鳌蟹、甲鱼等的养殖也开始起步。

由于垦区发展淡水养殖业主要是利用新围滩涂开挖精养鱼塘,因此,淡水养殖业主要分布于70年代末期以来围垦的新垦区。地域分布上形成三个集中型狭长条,即崇明岛北部新村乡以东至东北端的五滧副业场;南汇东滩大治河以南至南汇嘴;杭州湾北岸中港至金汇港。老垦区的淡水养殖主要分布于崇明县绿华乡境内、红星农场与长征农场交界处,以及长江农场等地,大多是利用原潮沟、泓道和低洼地改建成的集约化淡水养殖场,其他地区仅有零星淡水养殖生产。

2.对虾养殖业

杭州湾北岸上海境内海水资源丰富,历史上曾利用海水开辟盐场,晒制海盐。但由于40年代以来这一带的水体含氯度降低,日照又不充分,以致发展盐业经济效益不高,1979年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总场共同在奉贤县建海水养殖场,利用低盐度海水试养对虾。1982年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水产养殖总场等科研单位帮助奉贤县柘林盐场,在盐板田上开挖187亩水面积,进一步开展低盐度海水对虾养殖试验,获得平均亩产58公斤的效益。由于对虾养殖经济效益较高,很快得到推广,开辟了上海地区滩涂养殖的新途径。1990年,从事对虾养殖的单位有奉贤海水养殖场、奉贤县柘林对虾养殖盐场、胡桥乡、奉新乡、奉贤县水利局系统、金山县漕泾乡、金山县水利局系统、南汇县果园乡等,对虾养殖水面积达1.8万亩。上海地区养殖对虾的主要饲料是螺蛳,因此养殖1万尾对虾,需螺蛳50公斤左右,由于低盐度海水对虾养殖面积日益扩大,大量采捕已造成螺蛳资源衰退。因此,1984年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合成颗粒饲料生产,1987年柘林乡自筹资金160万元,建成了柘林对虾合成饲料厂,年产合成颗粒饲料300吨以上,可替代鲜活动物性饲料45000吨。上海地区对虾养殖所用苗源从山东、江苏、浙江省等地购买,由于虾苗供应不足,买不到头茬苗、优质苗,耽误了饲养时间。长途运输成本又大,且购来的虾苗不能充分淡化,投放后存活率低。1985年由市、县、乡三级投资420万元,筹建了奉贤县对虾育苗场,建立了对虾苗种基地。1987年春试生产,1988年已产虾苗2.2亿尾,可解决柘林对虾养殖的部分种苗。

对虾是海水产品中比较珍贵的品种,过去历来依靠渔轮捕捞自然成虾,供应市场或出口。低盐度海水对虾在上海垦区试养成功后,不仅为上海地区的特种供应增加了花色品种,而且也为出口提供了较稳定的货源,为国家创造了外汇。1990年全市总产对虾3125.57吨,创汇701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