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失活发生于胚胎发育早期,而非受精卵时期,那时已经有一些细胞,每个细胞失活的并不一定是同一侧的X的染色体,比如杂合子,有的细胞失活了显性的,有的细胞失活了隐性的。但只要不是所有细胞都失活了显性的,就可以不计其影响。
因为正常的女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个巴氏小体. 在真核生物中和性别相关的4.仅由出现于X染色体的基因来控制遗传性状(例如血友病、红绿色盲)称为性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对于基因型为XBXb,如果有XB基因的X染色体异固缩成了巴氏小体,那么XB基因就不会表达,就只能是Xb表达为色盲,也就是说患色盲的还可以是XBXb并不只是XbXb的专利?
如果是这样,那你在第一步就想错了,因为若XB相对Xb是显性,就已经表明了,有XB基因的X染色体是表达的而不可能是巴氏小体,只能是有Xb基因的染色体为巴氏小体。这样XBXb就一定是健康的,但它却是携带者。
至于巴氏小体的随机失活,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我认为应该是在受精后两条X中某一条X会随机异固缩成为巴氏小体并一直保持下去,不会出现这次你做了巴氏小体下次我又做巴氏小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