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二位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地藏王是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阎罗王是中国民间传说结合道教和佛教的结合,和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塑造出的具有浪漫色彩的人物形象。
电视剧中和小说中神话传说之间的人物关系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产品,并没有实际意义
地藏菩萨和阎罗王的关系,就和佛陀在世时与各个国王的关系类似。
阎罗王是管理地狱和饿鬼道(民间称为阴间)的最高的神灵,类于行政管理工作,而地藏菩萨是度化包括阎罗王在内的地狱、饿鬼两道众生的佛法践行者,类于心灵教育工作者。
阎王是地府中的行政长官,掌管着众生的生死功过,人活着的时候所做的一切都要到地府中接受阎王的评判,对于为善的就给与奖励,投生到一一个好人家,作恶的就给与惩罚,押解到地狱中受苦,甚至是受刑罚。阎王是审判每个人的生前善恶的,也是掌管着鬼魂的再次投胎的。
而地藏王菩萨是一位非常具有善心的菩萨,看到那么多人在地狱中受苦,所以就发下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所以地藏王菩萨是超度地狱中的亡灵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地藏王和阎王谁大这个问题是不好说的,地藏王是神仙,是超脱于三界之外的,所以不受阎王的管束。
地藏王:
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
地藏是佛教中一位愿力深厚的菩萨。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
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
唐朝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这位出身新罗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并因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阎罗王:
阎罗王,亦称"阎王爷"。原型为印度神话中的阎魔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王,但在中国道教创造的将阎罗王收编归为其中一位的十殿阎王结合民间传说将其与历史人物结合的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扬。
佛教也将十殿阎王概念吸收,由此佛教神话中阎罗王冥界之王的神职被剥夺,佛教的阎罗王也成了和本土道教一样由北宋包拯担任的地府第五殿殿主。
十殿阎王依次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
扩展资料:
"阎王"又称鬼界之王,简称鬼王,我国民间道教信仰的鬼神,为阴曹地府的最高统治帝王,主要工作是管理生灵的阳寿和阴寿,拥有掌管着三界万物生死存亡的至高权力,既是鬼,又是神。万物众生的阴阳命由其管,不归阎王管的只有永不超生的孤魂野鬼,其次是其他国度的鬼,以及上仙正神。
身边下属有:鬼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钟馗、孟婆、地公、游星,无数阴兵鬼将等。
半神半鬼,掌控生死,众鬼惧怕,青面獠牙,面目凶恶,象征恐怖,阴间帝王,住所地府,十八层地狱囚禁千魂万鬼,有的鬼魂,一些鬼魂是鬼差和鬼打手,负责惩罚抽打恶鬼。
地藏王菩萨
1.地狱未空不成佛:《占察善恶业报经》说,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劫以来修行,早已达到佛的智慧海,功德已圆满具足,早就应该成就佛的果位了。但地藏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所以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和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救度众生。 故《楞伽经》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并非因为程度不够或者懈怠修行,而是以大悲愿力度化众生。所以功德虽然与佛齐等,却不现佛身,始终以菩萨身度脱罪苦众生。"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2.求诸所愿皆满足:地藏菩萨功德与佛平等,敬信菩萨的功德也不可思议。《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一百劫中至诚皈依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称其名号礼拜供养,所求如求康寿财富或断烦恼等。还不如有人在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至心皈依地藏菩萨,称念菩萨名号,虔诚敬礼地藏菩萨的大功德,若有所求皆能圆满达成。 这是弘扬地藏菩萨法门,所以特地赞叹地藏菩萨功德的超胜。又《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如观世音菩萨一样,在十方世界现种种身,说种种法,令众生离种种困苦,所求皆得满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藏王
“地藏王”和“阎罗王”的关系:
1、可以把地藏菩萨看做是阎罗王的佛法老师、思想导师。阎罗王是管理地狱和饿鬼道(民间称为阴间)的最高的神灵,类于行政管理工作,而地藏菩萨是度化包括阎罗王在内的地狱、饿鬼两道众生的佛法践行者,类于心灵教育工作者。
2、阎王是地府中的行政长官,掌管着众生的生死功过,人活着的时候所做的一切都要到地府中接受阎王的评判,对于为善的就给与奖励,投生到一个好人家,作恶的就给与惩罚,押解到地狱中受苦,甚至是受刑罚。
3、阎王是审判每个人的生前善恶的,也是掌管着鬼魂的再次投胎的。而地藏王菩萨是一位非常具有善心的菩萨,看到那么多人在地狱中受苦,所以就发下誓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王菩萨是超度地狱中的亡灵的。
扩展资料:
1、 地府:即阴曹地府,传说人死后灵魂所去的地方。长江边的丰都城是传说地府所在地。
2、 地藏王菩萨:佛教四大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观音)之一,幽冥教主,道场在安徽九华山。一说为佛弟子目犍连,一说为新罗国王金乔觉,还有一些其他传说。地藏王菩萨曾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3、十殿阎罗、阎王、十八层地狱:传说是对人在生前的各种罪行进行审理和处分的地方。
十殿阎罗是:一殿秦广王蒋、而殿楚江王历、三殿宋帝王余、四殿五关王吕、五殿阎罗王包、六殿卞城王毕、七殿泰山王董、八殿都市王黄、九殿平等王陆、十殿转轮王薛。通常所说的阎王是指第五殿阎罗王包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阎罗王(地府第五殿之主)
百度百科-地藏法(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二者都是掌管阴间官员,但是有不同的职责,分管不同的内容。
地藏菩萨主管阴间教化,阎罗王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十八层地狱等着他。
阎罗王,亦称“阎王爷”。原型为印度神话中的阎魔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王,但在中国道教创造的将阎罗王收编归为其中一位的十殿阎王结合民间传说将其与历史人物结合的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扬。佛教也将十殿阎王概念吸收,由此佛教神话中阎罗王冥界之王的神职被剥夺,佛教的阎罗王也成了和本土道教一样由北宋包拯担任的地府第五殿殿主。
地藏王即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王。
中国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萨形象很有特点,一般菩萨为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
地藏菩萨遍于一切世界拔济苦难众生,而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缘分特深。佛在忉利天殷勤付嘱,在释迦牟尼佛入灭后,直至弥勒成佛之前,所有娑婆众生都托付地藏菩萨广为救度。地藏菩萨智慧神通不可思议,众生一念菩萨名号,或一瞻仰一礼拜,即获感应,种下解脱之因,现身离苦得乐,是我们真实不虚的“大救星”。
中国古代原本没有关于阎王的观念,佛教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由于阎王的信仰与中国本土宗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借助于中国富有本土特色的生死观与冥界文化,进一步结合道家神仙观念与儒家孝亲观念,从而成为中国古代信仰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神祗。
阎罗王为佛教中十殿阎王中的一员,与其他九殿阎王各自负责不同的部分是属于冥界的,而地藏菩萨已经是脱离三界,不受天地拘束的圣者了,跟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一个级别,神通广大,来去自在。跟地府完全不是一个系统。
因为地藏王菩萨誓愿深重,“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立斯大愿,化度罪苦六道众生的菩萨,智慧若海。又因地狱为六道之中最苦之处,另有无间地狱,因此地藏菩萨选择化身地狱救度恶鬼,救拔一切苦难 ,实为大慈悲。
且说阎罗王,经中称为阎罗天子,亦是慈悲为怀,无奈众生业感如是,应化地狱。阎罗王的概念来源于古印度的神话相传是太阳神毗婆薮(sou三声)的儿子,因为他是半神血统,所以他是第一个死亡的人类,是“必死的人类的祖先,是死者的王”。因此,阎摩成为了冥府之王。
后因佛教的汉传,汉化佛教开始兴起。阎罗王由冥府之王转化为十殿阎王中的第五阎王。
所得简单点,阎罗王是处理地府日常事务的,而地藏王类似于精神教育者。
阎罗王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传说他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十八层地狱等着他。
阎王是梵文的音译,也叫“阎罗王”、“阎魔王”、“阎罗”,意译为“缚”,缚有罪之人也。据《问地狱经》载,阎王从前是毗沙国的国王,在与维陀始生王的战争中因兵力不敌而立誓,愿为地狱之主。
他手下的十八大臣率领所属百万众共同立誓,共治地狱罪人。十八臣就是后来的十八地狱之小王,百万之众即后来地狱的众多狱卒。阎王所住的宫殿位于阎浮提洲南二铁城山外,纵广六千由旬。
地藏王菩萨,梵语音译为乞叉底蘖婆。《地藏十轮经》说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
地藏菩萨发深重宏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此菩萨久远劫来,在无边无际的数如恒河沙的大千世界内度化众生,所度众生已成佛者,已经多得数如恒河沙,不可计数,而此菩萨仍现大菩萨身,继续完成他度尽一切众生的大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阎罗王、百度百科-地藏王
地藏菩萨和阎罗王没有关系。地藏王菩萨属于佛教,而阎罗王是我国本土的鬼神,是阴间的管理者。佛教传入中国后,和本土道教、神话传说糅合,又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二者才有些交集,可终究二者也没什么故事出现。《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上说,地府是地藏王管理的,是乱写的。
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往昔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菩萨在地狱度苦难众生已经很久远了。但是地藏王菩萨并不是阴间、地狱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只是一个很超然的存在。
阎罗王。阎罗王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阴间”的阎罗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阎王爷,是阴间的管理者,其工作是管理世间众生的生死,他不管地狱。第二种,是地狱的阎罗王,道教讲十殿阎王,管理地狱众生的受报。两种阎罗王,都是鬼道里的大福德鬼,也就是鬼神,而不是天神。
扩展资料:
地藏王(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地藏王即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王。
中国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萨形象很有特点,一般菩萨为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
据《地藏菩萨仪轨》、《地藏菩萨十轮经》等记,由于地藏菩萨在无佛的“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济渡众生,为了让众生能深信因果,皈依三宝,所以显示出家僧人相。
阎罗王
阎罗王,亦称“阎王爷”。原型为印度神话中的阎魔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王,但在中国道教创造的将阎罗王收编归为其中一位的十殿阎王结合民间传说将其与历史人物结合的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扬。佛教也将十殿阎王概念吸收,由此佛教神话中阎罗王冥界之王的神职被剥夺,佛教的阎罗王也成了和本土道教一样由北宋包拯担任的地府第五殿殿主。
十殿阎王依次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
扩展资料:地藏王 (百度百科)
阎罗王(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