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件中,即便凶手有过错在先,也不会被判死刑?

2025-02-01 11:43:2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999年10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要准确把握故意杀人罪适用死刑的标准。对于故意杀人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受害人死亡的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回答2:

根据《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在对被告人作出有罪认定后,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的量刑事实,除审查法定情节外,还应审查以下影响量刑的情节:
(一)案件起因;
(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
(四)被告人平时表现及有无悔罪态度;
(五)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情况,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六)其他影响量刑的情节。
既有从轻、减轻处罚等情节,又有从重处罚等情节的,应当依法综合相关情节予以考虑。
不能排除被告人具有从轻、减轻处罚等量刑情节的,判处死刑应当特别慎重。
纵横法律网 于家亮律师

回答3:

那是法院的事情,你可以申诉,在上诉期间内可以上诉,也可申请检察院抗诉。也可学云南那杀人的受害者家属那样寻求媒体支持。

回答4:

现在的原则是慎杀、少杀。
纵横法律网 宋晔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