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屈原投江这问题

那当时屈原能不能不投江
2024-12-28 18:12:3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即使在他投江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仍然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怀念,他所创造的楚辞体经久不衰,永垂史册。但是对于他投江而死却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屈原之死重于泰山;有人则认为屈原之死轻如鸿毛。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正确理解和认识人的价值。在我认为,屈原之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于爱国。屈原面对楚国上下昏庸,郢都破灭,没有卖国求荣,而是凭着一颗“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忠肝义胆,与楚国共存亡。他将国家兴衰置于自己得失之上,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爱国志士,鞭挞着卖国之人,有如此深远之影响,有如此深远之意义,怎能说死得“轻如鸿毛”呢?郭沫若同志说过:“屈原的死是为民殉国难,是一种为国捐躯精神的再现,他是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于一种热忱,死于一种抗争。在他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将生命与信念的光辉和伟大展现给世人;他用生命守住他的灵魂:他用他的死告诉世人,追求信念与自由是永恒的主题;他给芸芸众生以震撼;他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郁闷空气中注入了一股热浪。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民主革命宣传家,思想家陈天华或许受了屈原之死的感染吧!他的《猛回头》、《警世钟》成为刺向清政府的两刃利剑,而他为了抗议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迫害,愤然投海而死。老舍也倍受屈原的感染吧!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堪忍受邪恶势力的迫害,愤然投湖自杀,这是对文革动乱的抗争,是对‘文革”的控诉,他们和屈原—样,以自己的生命警醒人们要奋发,要觉醒。他们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死的价值所在。
屈原之死给时空注释新的含义。这一道闪光的利剑划破了千年长空,给生与死赋予新的内容。他的精神流淌在每一个中华赤子的热血里,融入炎黄子孙的灵魂中。死已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一个伟大的起点。文天祥虽死犹生,丹心照汉青;史可法,身殉孤城,忠心可鉴;更有于谦,千锤万凿,清白人间。选择死亡,并不是平淡的沉沦,更不是无能的表现。屈原之死是一种力量,一种发奋的力量,它如长夜中划空而过的流星,闪出一生最璀璨的光辉。我说,屈原之死,价值永恒,价值无限。虽然人生的意义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人生中也有为了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在某种条件下,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续生命的音响和光彩。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峰,绝妙的音乐、多是悲壮的旋律。而高尚的情操,却在壮烈的牺牲中。人生留迹于大地之间,本应该有惊人之举。卓尔不群的泰山睥睨群峰,汪洋恣肆的长江啸傲百川,佰剑于长城的秦皇汉武,在史册中群视千秋。
生命的长短无关紧要,紧要的是生命的意义。屈原不随俗而毅然沉江,以身殉国,生命之光与日月争辉,长与短,因之失去意义。古往今来,多少生命在历史的星河中默默产生,又默默消亡,而又有几颗能够像屈原这样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熠熠闪烁。他的死,有力地维护了他那不随波逐流,不苟且偷生的人格尊严;他的死,充分显示了他的忠贞爱国,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他的死真正体现了他那昭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生价值。鲁迅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真理更可贵。屈原虽死,而真理传于四方,这样的死,死得其所。生与死,是一对矛盾。孟子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也如裴多斐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也就是说,为了真理,自由,正义,牺牲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但同时,我们要珍惜生命。罗曼•曼兰说过:“以死来鄙薄自己,背叛自己,否定自己的信念是世界上最大的错过。”
屈原投江是一曲壮烈的悲歌,一捶击破昏暗的响鼓,一声震撼历史长河的惊雷,屈原是矗立于人类心中的永远丰碑。

回答2:

好死不如赖活,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两种态度都没有错的,不过现在看来更多的还是政治意义上的影响大一些,但也不能仅仅就当这是一场政治秀。
死了名垂千古,不死就算他写出了离骚还是是无用文人一个,,往身后来看,死的却也值得。
还有个问题,就是既然战国七雄都是属于华夏中国,那后世效忠哪个国家不都一样吗。。。

回来看看 屈原离骚之所以成为后世的榜样,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爱国投江的影响使人们衍生的了解并爱好,其实同时代的宋玉等人写的也很好,为什么就比屈原名气小呢?政治跟文学结合起来了啊,同理还有文天祥。还有一个就是气质问题了,屈原爱国,所以写成离骚,如果他不爱国,或者说不爱的那么强烈,不去投江,也就不会写出那么好的作品了。有句话叫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因为楚国灭亡的最冤,而楚人性格上也比较强硬,现在的楚地有人说土话“不知周”(不知道有周朝,因为楚王问鼎中原的典故),大概那时候流传下的。我觉得屈原的死,也正好是一个心理上的刺激,所以秦朝灭的也那么快(项羽是楚将后裔,陈胜是打着张楚旗号起义的),败也由楚。

回答3:

探讨屈原时代的楚国风物以及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屈原的投江动机

如今在认识了美国民俗后,很多人不禁惊叹童年被当成动画的猫和老鼠很多地方其实更像一部纪录片,反过来想,站在今天的视角我们其实也很难理解两千多年前的行吟诗人屈原所描绘的景象。

三千年前河南的气候还非常温暖,不仅有大象存在,犀牛、虎豹也众多。战国时期洞庭湖周边的湿地还到处都是自由生活的麋鹿。
屈原时代的楚国是什么样子,目前我们所见得环境中长满了从外界带来的入侵植物,原本平缓柔软的草地可能被半人高的野蒿草占据,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景象现在可能变成浮满水葫芦的河面。同时因为人类大规模地开垦农田和开发建筑用地也很大程度改变了地表面貌,远远不是屈原时代楚国那个香草美人的时代。
湘西有很多原始森林,沈从文曾深有感触地说道:“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两千年前中国会产生一个屈原,写出那么一些美丽神奇的诗歌,原来他不过是一个来到这地方的风景记录人罢了。屈原虽死了两千年,《九歌》的故事还依旧如故。日本的青木正儿这样论述中国南方气候环境对作家的影响:“南方气候温暖,土地低湿,草木繁茂,山明水秀,富有自然资源。所以,南方人生活比较安乐,有耽于南国幻想与冥思的悠闲。因而,民风较为浮华,富于幻想,热情,诗意。而其文艺思想,则趋于唯美的浪漫主义,有流于逸乐的华丽游荡的倾向。”
       
         但是楚国的自然环境远不止影响了屈原的文风,在地理上它当时是不同民族的分界线,从资源环境上更是深刻的影响了楚国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在生产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又产生出了楚人独特的道法自然的意识形态。

   从民族上讲,先引用一段资料,2020年4月30日,瑞金医院内分泌科领衔的ChinaMAP(中国代谢解析计划)联盟携全国29家研究机构和医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Cell Research》杂志首次报道了对覆盖全国27个省份和直辖市,8个民族,超过1万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和表型的系统性分析。
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汉族人群可显著分成7个亚群:北方汉族(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西北汉族(甘肃、陕西),东部汉族(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中部汉族(湖北),南方汉族(贵州、四川、重庆、湖南、云南、江西),东南汉族(福建)和岭南汉族(广东、广西)。
屈原在橘颂中早就写过,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借以表达自己的坚定志向和对楚国国土的热爱,同样楚人也是受命不迁的橘树,当时的战争不仅是诸侯争夺霸权的战争更是民族之间的战斗。

从自然资源上讲,《史记·货殖列传》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也就是说楚国凭借相对优渥稳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种广种薄收的混合型农业,彼时更加接近西欧形成的农牧业而不是当时中国北方精耕细作的农业
        当时的战争更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的对抗。北方有限的平原支持不了众多的人口,导致井田制瓦解演变为一种以种粮为主的单一小农经济,对种粮来说,投入劳动力数量增多,单产会缓慢增加,从而刺激人口增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口就是战斗力,稳定的粮食供给也是战斗力,所以当时的楚国在生产力上难以赶超。
如果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根据陈平老师《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的观点,当时北方发展的小农经济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开发自然的土地资源来发展生产的办法。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不光是造成自然生态破坏,黄土高原从森林变成了荒漠,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递减。也造成了周期性的土地危机和社会动乱,直接造成周期性的改朝换代,人口死亡三分之1到2分之一的破坏在中国2000年间至少发生了十次,战国末年,人口总共2000万,秦末农民战争后仅余1/10,西汉人口高达6000万,三国时仅剩1%,此后到盛唐的1000年间都不能恢复到西汉的数目。西欧仅发生了两次,一次是蛮族入侵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导致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的产生,另一次就是黑死病。其次就是小农经济具有的超稳定经济结构阻碍分工,抑制交流。存在了几千年的单一农业经济结构是长期阻碍中国发展分工协作的大生产方式和阻碍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根本原因。
         从楚国独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也发展出了道法自然的意识形态。
屈原不光在自己的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写了《山鬼》写了《招魂》,丰富瑰丽的想象让他可以筑室兮水中,也可以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他也可以写下《天问》中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表现他的实证主义和怀疑精神,而这正是现代科学发展中最重要的素养。
这种对于科学规律的求证主义和老子的道法自然也是相互贯通的。《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在道德经里写下自己的理想“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正贴合了货殖列传中对楚国的描写,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
        当时的屈原正是站在这种民族对抗生产生活方式对抗意识形态对抗的战场上面,离骚开篇就是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介绍自己是楚国的贵族。整个一战中,有600万奔赴战场的英国成年男性,死亡率为12.5%。当时入伍的英国贵族及贵族子弟伤亡率,则高达45%。英国贵族大多担任军官,但是因为他们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对于他们来说,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战斗,责任和荣誉比生命更重要。在和平时期接受百姓的优待,在战争时期为国家奉献生命,这在屈原看来,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那一场战争的失败,对屈原来说不光是自己效忠的国家,将要被灭亡,更是自己所喜爱的国土,喜爱的民族,喜爱的自然环境,自己信仰的道法自然的意识形态也将要一同覆灭
正如屈原在九歌国殇中写下的诗句一样,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用自己的死完美的诠释了终刚强兮不可凌。奠定了华夏民族的风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绩早已经被淹没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之中,唯独屈子的风骨历经两千多年依然要被世人所传颂!我想这便是毛主席所说的在辩证法上的胜利吧

在楚人的宗教意识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河,皆是神灵,他们崇拜的是自然的神。
屈原信仰的是楚人信仰的众神,而楚王只不过是楚人之中的一个代表。
屈原的死不光是因为他无法在一个失去自由的国家生活下去,想要警示后人保卫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也是他为自己没有保卫好神灵居住的环境从而选择将自己祭奠。
屈原的死实际上是相当于将自己献祭给了自然之神,用来祭奠今后两千多年将要发生的生灵涂炭。
从这个纬度上来说,屈原不光是想要帮楚人维护他们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保卫他们信仰的自然众神,更是为了保卫实证主义道法自然的科学精神,保卫华夏民族从此往后数千年的发展福祉,使之免受周期性的战争和灾荒。
屈原自己在离骚中也有两次披露投江的想法,想要效仿商代因为上谏不成投江的贤大夫彭咸。一次是在文章中段写下,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认为自己虽然不能被现在的人所理解,但像彭咸一样以死明志后人也能像自己读懂从前的彭咸一样读懂他。另一次就是离骚结尾的两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写自己不能实现改善楚国政治的理想,又身受党人的加害,加上国家在战争的失败让他无法再生活在原来那个自由的国家,屈原最终决定到彭咸所生活的地方去与他为伴。现在的人难以理解并不奇怪,但是在楚人的宗教意识之中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即便肉体消散人的魂魄也不会消散。另外当时的水肯定是比现在的水要清澈很多的,屈原或许认为混浊的陆地不能寄存他的躯体,只有洁净的水中世界才可以吧。《湘夫人》里也曾经写下,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早已打算为自己构建起理想的居所,将自己的袂和褋扔到江中顺流而下送给远方的人,我们可以看作他比喻将自己的精神和思考精简为文字使之飘浮与时间长河之上送给后世之人。而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则自己的大厦已经落成,先世的神灵从云天之上纷纷为他的即将到来前来迎接,而自己的灵魂也将在这纯净的江水和神室中得以升华。
让自己的生命灵魂重新回归自然众神,肉体元素重新融入宇宙大地。

回答4:

当然可以不投啦 ,又没人逼他

我认为他的投江只是作为那个时代文人对政治制度的无奈,他的投江代表了文人中无奈的呐喊

回答5: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