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

2024-12-21 11:44:1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6、攻彼之短:

利用人物的愚昧、无知、贪婪、好色或某种缺陷等短处设计情节,制造噱头。

有两人吃醉了酒,趁着月光,沿着铁路摇摇晃晃地往家走。其中一个说:“怪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咱们长的楼梯!”

另一个说:“谁说不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低的扶手!”

某人醉酒后乘坐的士回家,很快,就躺在后排座上沉睡不醒。到了他住的小区,司机拍醒他:“别睡了,下去吧。”其人牢骚地说:“这是我的家,我的床,为啥不让我睡觉?”司机说:“你在我车上啊!”其人大惊:“糟糕!上来的时候我就把皮鞋脱到车门口了!”

又(手机短信):某人酒醉后浑身热燥,在马路边等车时一件一件地脱光了衣服,最后裸体上了的士。司机盯着他上下打量,其人大怒:“你他妈的没有见过裸体男人?”司机回骂道:“等会儿我看你他妈的从哪儿掏车钱!”

他们的短处就在于酒醉后神志不清,丧失了辨别能力。这样的“短处”是人为的,也许是自己,也可能是他人。人可为,作者亦可为。我们要善于给这类噱头的产生创造条件。

再如:某乡下老汉进城,上了的士,司机帮他系上了安全带,老汉大怒:“瞧不起乡下人怎么的?还怕我没钱给你,用得着把我捆起来?”老汉继而来到宾馆,一进电梯就大叫:“掏100多块住这样的房子?没有电视、空调,怎么连个床也没有?”

这个“短处”是他的身份、阅历决定的。还有利用自然条件或人物的某中残疾制造噱头的。我在《小村的笑声》里有一个喜剧人物,因为年轻时开山炸石头震聋了他的耳朵,打雷都听不见,村里年轻小伙子就借此逗乐。最后有这样一段:

“ ……我拉上田主任就凑了上去。果然,有几个年轻小伙儿在围着老头儿寻开心。老头儿今天穿了一双新崭崭的圆口棉布鞋,兴许是非常合脚,穿着舒服,把腿伸得长长的,正向人们炫耀。其中一个小伙子不怀好意地向同伴挤挤眼睛,故意用手指着他脚上的布鞋问道:“昨天晚上和谁睡觉?”老头儿以为问他鞋子是谁做的,胸脯一挺,朗声答道:“还能有谁?儿媳妇嘛……”

由于这种方法有歧视残疾人之嫌,所以用时一定要掌握分寸,慎之又慎。

7、偷天换日:

从前讲到采风的话题时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清代著名文人纪晓岚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一次,他正有烦心事呢,一个太监非要他讲个故事听听不可。

纪晓岚被纠缠不过,只得讲了:“从前,有一个太监。”就说这一句,便不开口了。

那太监催促道:“讲啊!”

纪晓岚说:“完了。”

“太监‘下面’呢?”

纪晓岚两手一摊:“太监‘下面’……,嘿嘿,什么也没有了。”

一个书生骑着马在郊外游春,因贪看风景迷了路。恰巧迎面走来一个老农。他连马也没下,就问:“喂!进城怎么走?”

老人不客气地说:“我急着到前村看个希奇事儿,没有工夫回答你。”

书生不耐烦地又说:“操,前村有什么希奇事?”

老农说:“一匹母马下了个牛犊,你说希奇不希奇?”

书生说:“怪了,它怎么不‘下马’呢?”

老农没好气地回答:“谁知道那个畜生为啥不‘下马’!”

在以上的两个小故事里,“下面”和“下马”都出现了两次,音同字也同。然而,此“下面”决非彼“下面”,此“下马”也非彼“下马”。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换掉概念,反唇相讥制造噱头的方式,我们不妨称其为“偷天换日”。

传统相声《歪批三国》也很好地利用了这种技巧。区别于以上两个故事的,这里是音同字不同。在这个优秀文艺节目的前半部分,有点数字游戏的味道:

甲:你知道三国为什么叫三国吗?就是因为其中的“三”多。从开始的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到后面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擒孟获……

乙:等等,不是七擒孟获吗?

甲:有七擒必有三擒!还有什么三出祁山、三伐中原……

乙:是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啊!

甲: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甲:《三国演义》里还有三个怪人。一个有名没姓(貂禅),一个有姓没名(乔国老),一个没名没姓(督邮)……《三国演义》里还有三个做小买卖出身的。刘备卖草鞋,关公卖豆腐,还有一个赵云,是卖年糕的!

乙:赵云卖年糕?没有听说过。

甲:很多人都听说过啊!有出京剧是怎么唱的?诸葛亮他老人家的唱段:“至如今五虎将尽都丧了,单撇下赵子龙老迈(卖)年高(糕)!”

年深月久,原词已经记不准了,大致就这个意思。

再举一个人所共知的传统小故事为例:某县官因修理房舍,让衙役去买一些竹竿回来。衙役误听为“猪肝”。在卤肉店里买了猪肝后,还剩了些铜钱,便又买了个猪耳朵揣在怀里,打算自己悄悄下酒。回到衙门后,县官见他竟买的是猪肝,点着他的脑袋申斥:“你还有耳朵没有?”衙役大惊,忙从怀里掏了出来:“有耳朵啊,在这里呢!”

某人到某家应聘做家庭教师,双方讲定,每年工资四串铜钱。但是,每教错一个字,就扣除一串铜钱。可叹这个老师才疏学浅,一年中,曾经把“糖炒栗子”读成“糖炒票子”,把和尚的“化斋”读成“化齐”,把王二叟读成“王二嫂”,把苏东坡读成“苏东皮”!结果,四串铜钱被扣得一干二净。痛定思痛,其人做诗一首曰:

票子栗子两相异,和尚不该去化齐,一串送给王二嫂,一串送给苏东皮。

8、一报一还:

《晏子春秋》:“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这是晏子智斗楚王的前提。楚王本来打算羞辱一下这个远道而来的齐国的使者,结果落个自讨苦吃。首先,守城的卫兵根据楚王的指令,要身材矮小的晏子从狗洞里爬进城去,晏子说:“如果我到狗国出使,就从这里爬过去。”

见面后楚王说:“看来齐国没有人才,怎么让你这样的人作使者?”晏子说:“那些有才华的都被派到大国去了,我这最不济的就被派到了这里。”

楚王让把一个人绑缚着从殿前走过,说是齐国的盗贼。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的差异啊,是不是楚国的水土使齐国的百姓善于偷盗了?”

在故事的艺术手法中,也有一报一还式,比如复仇故事,大规模的一报一还。如果作为噱头处理,一报一还一般是一问一答,而后者总比前者精彩,有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

苏东坡笑问佛印和尚:“秃驴何在?”

佛印答:“东坡吃草。”

9、阴错阳差:

这是由错位产生的噱头。

10多年前我在《传奇故事》曾经发表一组幽默,其中一则讲的是,某县分管文物的文化局副局长,年近半百色心不退,总想打儿媳妇的主意。儿媳妇告诉了婆婆。婆婆悄悄潜入儿媳房中,灭灯以待。完事之后,局长连连呼“爽!”婆婆掀开被子,拉亮电灯,指着他的额头说:“这么老的东西都分辨不出来,还是研究文物的呢!”

还可以举《小村的笑声》为例:

“老头儿有个一两岁的孙子叫小铁蛋儿,刚会走,还没断奶。麦忙天村里专门抽了两名妇女,把全村的小孩儿集中在一处照看,中午领回家,饭后再送去。翁媳两个割了半天麦子,一进门秀云就忙着做饭,老头儿去领小铁蛋儿回来。小家伙又调皮又贪玩,路上看见公鸡叨架就是不肯走,怎么哄也不挪脚。老头儿灵机一动,忙拍着手催他:‘快快快,回家吃奶呀!跟爷爷比比看谁跑的快,谁跑的快谁吃……”

这是一种纵向错位。以混淆上下,前后、老幼、尊卑关系制造笑料。

还有横向错位,是在并列关系上做文章的。比如《故事会》发表过的:

某人住家的东边是一家铁匠铺,西边是一家木匠铺。每天这边“丁丁当当”,那边“嘭嘭啪啪”,搅的他头昏脑涨。一天,他向两家邻居说,什么时候你们搬家了,我一定请二位好好撮一顿。不久,两家邻居告诉他,马上就搬家了。某人满心欢喜把他们请进一家四星级的饭店,大吃了一顿。最后,某人问道:“请问二位准备搬到哪里?”

答曰:“我搬到他家,他搬到我家。”

10、暗渡陈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贬实褒,明褒实贬。话里有话,弦外有音。

请看,在某单位一次机关生活会上某人的发言:

“我们局长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观念滞后,对待下面的合理化建议很不重视。早就说给他配一个年轻漂亮的女秘书,他就是不肯接受,这多影响全局工作啊……”

明里是批评,实际是拍马,傻瓜也能听得出来的。

再举一例:我的短篇故事《自讨苦吃》里有这样两段话:

张成首先发言:“国家三令五申,要我们积极保护野生动物。可听说每次你出面招待来客,餐桌上不仅出现过野兔、草狐子,还有果子狸什么的,这是怎么回事?”

刘歪嘴一愣,正不知如何回答,小学校长王眼镜接上了话头:“说这个我不同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你说那些宴席,咱们谁去吃过?喝过?所以大可不必相信它。其实,我们刘主任恰恰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模范。大家都知道,他家里那条狼狗,不就是去年城里不准养狗吓跑到荒郊野外的吗?没有主儿的狗就是百分之百的野生动物!主任充满爱心把它收养了。而且,每次公款招待酒足饭饱以后,主任总忘不了给它捎点回来,全鸡、全鱼、火腿,这狼狗什么没吃过?还有,上次东庄的那小子路过主任家门口,那狼狗不过在他腿上咬了一下,他张口就骂,主任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这难道不是对野生动物最大的爱护?”

又有人批评主任不关心群众疾苦。

话没说完,王眼镜又拦住了话头:“刘主任最关心普通群众的冷暖了!春上那天,山根儿几个村在小学操场看夜戏,正唱哩起了一阵风,邻村那个妇女主任刚说有点冷,咱主任马上把她紧紧搂在怀里!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去年冬天下大雪,我亲眼看到,有好几次咱主任深更半夜去敲村西小寡妇翠花的门,那不是去‘送温暖’是干什么?”

王眼镜忽然闭上了嘴,原来,刘歪嘴已经晕过去了。

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这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所以也就成了诸多作者喜爱采用的方式。

方法问题就暂且说这么多吧。其实,生活中的笑声和幽默是无处不在的,远远不是这区区10个类型能够概括的。大家只要平时留点心,还会发现和总结出来很多花样的。接下来换一个话题,聊聊如何增强自身的幽默细胞。

一是读书,向传统学习:二是磨练,向传统挑战。

先说读书。读书要有选择地读。例如晏婴的故事,公冶长的传说,以及解缙、纪晓岚、刘罗锅等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机智人物、滑稽人物的传记、传奇等有关文献。另外,建议大家多读一些传统曲艺作品,尤其是相声。这种讲究说、学、逗、唱的语言艺术,“笑”就是它的生命。前辈艺术家们留下来的《关公战秦琼》、《歪批三国》、《借火儿》、《卖布头》、《吃饺子》、《读祭文》、《扒马褂》、《两亩地》等,最好都能找来原文认真读读。

另外就是多看漫画。很多漫画本身就是一个幽默故事,它是生活中的幽默高度集中的生动形象的反映。比如有一幅漫画的标题是《老鼠的广告——人吃猫肉好处多》,大家虽然没有见到这幅画,凭这几个字就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就知道它的艺术效果了。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卜劳恩的系列《父与子》,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三毛学生意》,其他如华君武、方成、钟灵、张正宇、毕克官、刘小青等的作品也都很喜欢。关于幽默的话题,漫画家方成还写过专门的论述,在《曲艺》杂志连载,可见造诣之深。

再者就是多看笑话。作为作者来说,不要排斥“黄段子”。前天丰老师还让我在这里和大家专门聊聊‘黄段子’,胆小,不敢造次。但是,我们对“黄段子”要有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所谓黄,就是指的其中的性意识、性行为、性感受的露骨的描写。在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中,这一部分是作为资料本处理的。我们学习借鉴的是它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强烈的人民性。传统的“黄段子”很大比重是讽刺打击那些腐化堕落的贪官污吏、为富不仁的社会垃圾的。这里说的“不要排斥”,是希望大家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

其次,谈谈为什么要“磨练,向传统挑战”。

我们知道,一个幽默的人,往往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一个豁达豪爽的人,热爱生活,乐于交游的人,健谈的人。几年前一次编辑部的分工,有个女编辑主动要求编笑话。我说,你并不适合做这项工作。关键就是她为人老实,平时少言寡语,身上缺乏幽默细胞。后来,她送审的稿子就常常因为“笑不起来”而被主编否定。所以,如果不具备前面说的那些素质,要增强自身的幽默细胞,就必须敢于向自己的“传统性格”挑战。要看到生活是那样美好,周围的人们是那样可爱,要把自己溶入他们中间去,广交朋友,纵声谈笑,磨砺性格,磨练嘴巴,在给别人以笑声的同时,激活自身的幽默细胞。

从时尚的眼光看,幽默,也是一个男人魅力的象征。眼下不少女孩子和男友分手的原因,不就是因为“他身上缺少幽默细胞”,和他在一起“没意思”吗?假若花前月下幽会的时候,你能口若悬河地给她讲几个幽默故事,送一些“秋天的菠菜”,那女孩不拱在你的怀里撒娇,小拳头擂着你的胸脯,连连嚷着“你真坏,你真坏”才怪呢。

最后觉得还应该说明几点:首先,噱头的穿插和运用,必须注意它的思想性,要求品位高雅,格调健康。切忌庸俗,下流。按照古人的说法,千万不能‘动及淫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这样说:“最庸俗、最无聊的东西会惹人笑,最重要和最深刻的东西也会惹人笑。”我们追求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希望我们的读者在愉悦的同时,得到健康有益的启迪,精神的升华。

其次,噱头的运用贵在自然,贵在不动声色,来不得半点勉强。过去,从来没有见过那些大师们在舞台上可怜巴巴地哀求:“来点掌声吧。”目前有些低能的相声演员,在要不来效果时恨不得把观众按在地上狠挠胳肢窝的做法实不足取;

再者,噱头不能滥用,不能堆砌,堆砌则有卖弄、油滑之感。要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分清主宾。如同做菜,它仅仅是调料,而不是菜的本身。没有调料不行,调料放多了则适得其反,菜就变味道了。

回答2:

古代避讳的笑话
古代人讲“避讳”,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讳,臣民避君王名字讳。一般
地说,是在写文章、谈话时避开要避讳的字,通常是用其他字来替换。普通
老百姓的避讳还好办,而帝王的避讳可没有商量的余地,它带有强制特点,
弄不好就会被杀头。
由于皇帝的避讳如此神圣不可侵犯,结果造成了一个个让人喷饭的笑
谈。
晋文帝名叫司马昭,那么“昭”字别人谁也不许用,于是,连古代的王
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
晋愍帝叫司马业,那么“业”字就为皇帝独霸了去,甚至连地名“建业”
(今南京)也改名叫“建康”。
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变成皇帝独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
也得改。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写成“持”“理”等同义词的字。
而“稚”字因和“治”同音,凡是用“稚”的地方,都必须用“幼”来代替。
好在汉语当中同义词较多,否则真不知如何办才好。
唐高宗的太子叫李忠,那么“忠”字也得避讳。朝中实行多少年的官职
名“中郎将”,也奉命改为“旅贲郎将”。
以上避讳是皇帝或太子的名字,还好理解,发展到后来,甚至连皇帝的
姓、属相都要避讳,这一下子更出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宋徽宗因为属狗,因此天下的狗便走了运,有旨禁止天下杀狗。
元仁宗因为属鸡,降旨禁止在大都市内提到鸡。从此买鸡卖鸡,都得抱
鸡而行,以示对“鸡”字的尊崇。

回答3:

不好意思,我看见题目晚了点。

当然有:在二战的时候,德军潜艇U-103号“海底之狼”1940年5月27日上午10时在开赴英吉利海峡,与英军“奥立夫·伯朗基”号补给舰不期而遇。

潜水艇装备先进,作战经验丰富,,而赤手空拳的补给舰仗着领海权和皇家海军的威慑力的过分自信,竟和护航舰队脱离开来,没有发现“潜”在的危险。它满载着数百吨的烈性炸药,重型炮弹以及数十量各型号坦克悠然航行在蔚蓝的北大西洋上。生来就是用以攻击的德国潜艇悄悄潜至补给舰右弦,以两枚突袭。可怜的“奥立夫·伯朗基”整个成了个火药桶。

德国人甭提多高兴了,他们没有理由不欣赏这百年不遇的盛景,潜艇欣喜若狂地冒出海面。

就在这时,补给舰上一辆七吨重的坦克被爆炸冲击波掀上半空,然后猛的砸落下来,巧的是。它不偏不倚正中德军潜艇!这艘怀揣野心屡建奇功的潜艇被拦腰砸成两截,先于英舰沉入海底。

一位德军中尉在被巨浪掀起时惨叫一声,却没忘了发表他对此事的独到见解:“天哪,英国人怎么这样使用坦克!”

此则故事来源于2002年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