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后继无人而孤傲执着的武者:沙子龙是个武者。他走镖行江湖,得需一身武艺。而“五虎断魂枪”便是他的法宝,这套枪曾给他创出“神枪沙子龙”的名号。但在时代狂风的吹刮下,这套枪也在沙子龙一声声的“不传”里渐渐“绝迹”。
沙子龙一声声“不传”,既有被时代淘汰的悲叹,也有后继无人的隐忧。中国的国术,是在代代相传中才能增光显辉的。沙子龙也很清醒,他并没有自甘消沉,手下还带着一大伙徒弟,虽然他自己并不承认。但对待武艺的传承,他却显得孤傲、执着。
2、一个被时代抛却而落寞悲凉的英雄:
沙子龙是个英雄。沙子龙练就了一套“五虎断魂枪”,“二十年的功夫,在西北一带,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
他的那套枪法,正如“断魂”二字,是令敌手闻风丧胆的。但这个曾经威风,“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的英雄,“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
“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因为“这是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者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可以说,“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3、一个为生命尊严而坚守自我的镖师:
沙子龙是位镖师。可以说,这个身份是他最认同的。因为走镖是他的事业,也是他“五虎断魂枪”的用武之地,更是代表他曾经光辉、威风的精神象征。但在时代大变迁中,沙子龙被时代抛却。他不得不改走镖为开客栈。武艺也不大谈。
徒弟们讨教招数,也不理会。武林名家登门学艺,也客气回绝。他口中说的是一声声的“不传”,内心回荡的是曾经的江湖。
可以说,作为镖师、江湖中人的沙子龙,那套枪,那般武艺,就是他生命尊严的象征。而在时代的推进中,传统武艺渐渐“失效”无用了,自然也就意味着所指向的那种尊严也慢慢丧失。
沙子龙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这现实里既有时代的狂风,也有后继无人的隐忧,所以他试着借着一声声“不传”来为自己留一点尊严,不因他人把那套枪所代表的精神给糟蹋。
孙老者:孙老者他只醉心于功夫本身,他对武术的热爱已到痴迷的程度。他在卖艺场上显露的身手,以及他给沙子龙的表演,明显是位武林名家。
他那深藏不露的性格和沙子龙颇为接近。他执着坚韧,为学习传统的武林绝技而风尘仆仆地奔走江湖。作为一个江湖人士,肯定早就听说过传闻已久、威震西北的断魂枪,但也一定知道,沙老师不传断魂枪。但是武迷那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信念让他来找沙子龙。
和沙子龙见面之后,他看出沙子龙的精明,但是学武的痴迷让他直接说出“我来领教领教枪法”。然而沙子龙并没有接碴儿,反而让他喝茶吃饭,孙老者再次强调“我来为领教领教枪法”,沙子龙的回答进一步让他失望了“功夫早搁下了”“已经放了肉”。
但是这并没有让孙老者放弃,“不比武,交给我那趟五虎断魂枪”,并且还将自己学得的武艺展示给沙子龙,看够不够学艺。“我不逛,也用不着钱,我来学艺”“我练趟给你看看,看够得上学艺不够”,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的功夫不错。
展示后沙子龙就会教断魂枪,带有一点固执和盲目的性格特征,这是长期活在自己武艺世界里产生的结果。
王三胜:
王三胜自称是沙子龙的徒弟,到处炫耀老师的威风以抬高自己,面对世事的变迁,他似乎浑然不知,一如既往地卖艺挣钱、练武露脸。
他同其他的师弟一样,为了糊口,每天靠着一点小功夫,卖点力气,到庙会去卖艺。并且很爱吹嘘自己。
沙子龙从来不承认自己收过徒弟,因为自称为是自己徒弟的人从来就只会在庙会上卖武艺,把武艺仅仅当作一种赚钱的本领,凭着三脚猫功夫去赢取民众稀且薄的几个铜板,而这几个铜板根本不够他们自己糊口。
《断魂枪》中没有细写什么国术的精神境界,但却写了三个人——王三胜、孙老者和沙子龙——不同的武术表现,其实这也就是绝不相同的三种武术境界。
王三胜靠着两只牛眼,一身横肉,几把死力气,只能以力胜人,唬唬外行,全无内功,更无内在的精神涵养。孙老者有绝佳内功,脑门亮,眼眶深,眸子黑得像两口深井,森森地闪着黑光。
作品非常简炼、干净、利落、传神地刻画出了王三胜、孙老者、沙子龙三人的性格,沙子龙是主要人物,围绕着来烘托、描写沙子龙的思想性格,每个人都鲜明、独特,给读者鲜明的印象,作者对这种题材、人物内心世界的熟悉是无与伦比的。
王三胜:鲁莽气盛
孙老者:刚直锐进
沙子龙:深藏不露,保守愚顽
《断魂枪》写于一九三五年,老舍以其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个性气质,及其顽强的承担命运的精神,通过沙子龙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来反映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的社会风貌。
王三胜:鲁莽气盛
孙老者:刚直锐进
沙子龙:深藏不露,保守愚顽
比之王三胜、孙老者,,老舍同情沙子龙的生不逢时,满腔热情地将他写成了一个时代悲剧的英雄角色。
希望帮到你,满意请及时采纳!
王三胜:爱面子,有小聪明和蛮力气,不闻窗外事,只关注自己
孙老者:有追求,有毅力,执著进取,虽有内在个人修养,却不能把握时代发展,仍然拖着“鞭子”
沙子龙:有能力,有原则,头脑清醒,怀有朦胧希望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