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和旧历如何定义?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新历和旧历如何定义?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2024-12-23 01:24: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新历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阳历,旧历就是农历。
  古人把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年与年之间,非常容易界定,只要观察两个相邻年中出现白天最短的日期之间的间隔数就可以了。古人很早就发现,这个日期数为365天左右,即1年里应有365天。但“年”这个单位太大,不好用,“天”虽然很方便,但又太小,于是想办法在“年”与“天”中加一个计量单位。这就是所谓的“历法”。
  在两河流域,古人发现,在多数的年份里,月亮大约有12个盈亏,少数年份有13个的,故将1年粗粗地定为12个“月”。
  观察发现,月亮绕地球一周的周期为29.5天,为了取整,于是定大月为30天,小月29天,12个月共有354天,这样已经接近1年的365天了。
  但这样计算下来,比标准回归年少约11天,平均三年左右少一个月。为了符合“一年有365天”这一事实,故每三年左右加一个月(闰月)。长期观测证明,这一方法仍然不够精确(用着用着就出现观测误差了),故又将“3年1闰”改为更精确的“19年7闰”。月亮又称“太阴”,故又称“阴历”,也称“农历”(就是你说的旧历)。
  这样,在没有现代钟表等计时工具的情况下,古人借助于自然现象,制订出了自己的历法。
  阴历的优点是:每月的15日必定是月圆之日。

  公元前4326年,在古埃及诞生了最早的太阳历。他们发现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天多一点点。根据尼罗河水泛滥的规律,他们把一年分成3季,再分成12个月,每月30天,余下的5天做为节日。公元前1世纪前后,欧洲人参照埃及的太阳历,制订自己的历法。他们也把1年分为12个月,每个小月30天,大月31天,这样就不再有5天的剩余。故1年中就有7个小月和5个大月。后者分别为1、3、5、10、12月。7X30+5X31=365。这就是最初的阳历。
  罗马共和时期,儒略凯撒主政,创立了丰功伟绩。他死于7月,后继者将7月改为大月,从2月的30天中抽取1天,变成了29天。7月命名为JULY,这就是所谓的“儒略历”。罗马帝国时期,奥古斯都大帝出生在8月,又下令将8月改成大月,也从2月份中抽取1天,这样2月份就只剩下28天。8月称为AUGST,这样8月和7月就各有31天。4X30+28+7X31=365
  比较起来,阳历的“月”比阴历的“月”更加精确和方便。

  后来,更精确的观测表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65.2422天,这样,无论上下是阳历和阴历,都会有误差(二者皆以365天为一年)。对阳历而言,平均每4年便会少约1天,(0.2422X4=0.9688,约等于1)。在以后的几百年里,由于这种误差的存在,造成了许多不便,如时值严冬,历法上却是6月。到了16世纪,这种累积的误差已经有375天之多,已经超过了1个回归年。于是阳历又进行了一次变动,规定每4年里有1个闰年(leap year),将这一天加在天数最少的2月,故闰年的2月有29天。这称为“格里高历”历,已经接近目前使用的历法。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方便,规定:凡是能被4除尽的年份,皆为闰年。如1988,1992,1996等皆为闰年。

  由于将0.9688当做1近似处理,阳历还是有误差的(365与365.2422之差)。由于0.2422X400~97,故实际上每400年中应有97个闰年才对,而按“4年1闰”的计算法,400年中有100个闰年,又会比97个闰年多出来3个闰年,又会与实际观测的天象不符。于是现代的阳历规定,年份能被100除尽的的闰年仍按平年计算,但能被400除尽的也算闰年,如公元2000年、2400年和2800年,都可被400除尽,亦算闰年。这样,“400年97闰”的现代历法终于确定下来了。

  阳历的优点是:太阳经过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时,基本上对应着固定的日期,即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大约分别是3月22日、6月22日、9月22日和12月22日;春分和秋分时昼夜等长,夏至时白昼最长,冬至时黑夜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