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皈依和回向的问题!

2024-12-24 18:15: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回向品》,是将生起菩提心的善根,回向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这样的回向,前面在《三殊胜》讲过一些,“七支供”也略有提及,那么在本品当中,从总体上给大家介绍。

此回向文非常殊胜。对藏传佛教来讲,各大教派的寺院中,包括超度亡人的时候,往往将此作为回向文;很多教派的念诵集中,也有此《回向品》。

我讲《现观庄严论》时提过,积累的念佛、磕头、转经、坐禅等善根,基本上没有回向给众生。其实这样不是很好。如果没有回向给众生,善法很容易被毁坏。记得《极乐愿文大疏》有一个偈颂,讲了四种毁灭的因,如云:“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也就是说,积累的善根若没有回向,通过四种因可以摧毁:

一、颠倒回向:自己闻思、布施等善根,回向让某某众生生病、某某众生痛苦、摧毁某某怨敌……这样的发心叫颠倒回向。

二、不回向:假如行持善法而没有回向,善根很容易耗尽。当你生嗔恨心或者做一些不如法行为,原来的善根就会毁坏。

一般而言,藏传佛教对善根回向非常重视,我今天转完塔以后,马上要念一个偈颂回向,没有回向就比较担心,好像出门没上锁,害怕小贼把家里的东西偷走了一样。藏地很多人从小就有这种观念,包括我自己在内,还没有上学时,每天晚上父母和我们几个孩子吃完饭,就开始念一些莲师心咒、观音心咒。有时候还没有念完,我们小孩就睡着了,父母马上把我们叫起来,要求回向善根再去睡。所以长大之后,我不管做什么样的善法,都会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回向。不仅仅是我,我附近很多同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包括一些在家人,每天工作特别忙,但有时到寺院听经闻法、作一些布施,最少也是念一个偈颂作回向。这种传统非常好,如果没有回向,毁坏善根的因比较多,因此一定要回向。

三、宣扬:到处说自己做了什么功德、积累了什么善根,这样炫耀功德,也容易毁坏善根。但如果回向完了,再怎么宣扬也没事,因为你门锁得紧紧的,就算四处说“我家有好多钱,保险柜里有什么存款单”,别人也只是羡慕而已,想偷也偷不了。
所以回向的确很重要,毕竟我们凡夫人的习惯是:做一点善法就昭告天下,生怕别人不晓得,而若造了很大恶业,想方设法隐瞒,不让大家知道。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也讲了,很多人哪怕念的咒语多一点,也喜欢告诉大家——我念了10万遍啊!我修了3遍五十万加行!……如此炫耀则会毁坏善根。当然,你回向完了再说,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四、生后悔心:你以前行持过一些善法,但因恶友、恶劣环境的影响,事后产生一种悔心,这也会毁灭善根。

以上是毁灭善法的四种因,大家一定要注意,若远离了这四种因而回向,功德是很大的。回向的功德,偈颂中是这样说:“回向无尽道,增上并转变。”回向是不可思议的一种方便,依靠回向,就像把钱存在银行里,利息不断增长一样,自己的功德将越来越增上。通过回向还可以转变善根,这一点更为重要:回向给今生,就会成熟今生的善根;回向给来世,就会成熟来世的善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虽然理想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讲,想快乐这一点是每个人的愿望。快乐的途径各种各样,有些人想即生快乐,有些人想来世快乐。即生快乐的,有些喜欢钱财;有些喜欢打扮;有些喜欢地位、名声。来世快乐的,有些想再来人间享受快乐;有些想获得天界的快乐;有些觉得这些是束缚,理应超越而获得解脱。而解脱当中,有些只想得到声闻缘觉的解脱;有些则不愿独自解脱,唯一的目标是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
人人的目标都不相同,但皆可依靠回向来实现。就相当于一块金子,金匠可用它来做不同的东西,它可以做成佛像,也可以做成耳环,甚至可以做成盛不净粪的器皿。若是如此,它的价值是不同的,做佛像的金子,会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做耳环的金子,只是一个装饰品;做盛不净粪器皿的金子,谁见了都非常唾弃。我们回向也是这样,比如念了3万遍观音心咒,有些人回向自己健康,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盛不净粪的器皿;有些人回向自己获得寂灭果位,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装饰品;有些人回向给天边无际的可怜众生,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佛像。同是一个善根,通过发心和回向可转变为不同的功德,因此,我们以后做善事时,务必要以大士道的发心来回向。
回向能满足你的意愿,实现你所求的目标。《文殊刹土功德庄严经》云:“何人发何愿,如是而实现。”故而,发愿和回向很重要。(发愿和回向之间的差别 ,我在前面也讲过,今天不再赘述。)善根回向给菩提和众生,这个功德永远也不会耗尽

为什么这样能使直到成佛前功德都永远不会坏失,耗尽?

索达吉堪布说得好:“善根回向给菩提和众生,这个功德永远也不会耗尽,《慧海请问经》中说:“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尔,未获菩提其不尽。”一滴水落入大海里,大海没有干涸之前,这滴水也不会干涸。同样,哪怕一个小小的善根,今天布施一毛钱,或者念1遍观音心咒,或者用1分钟的转经轮,若回向给一切众生证得菩提,那么你没有获得佛果之前,此善根永远不会消失。反之,假如你做了非常大的善法,却没有回向,善根则很容易毁坏。”

很重要的是

日后小回向的时候,无论我们为自己回向什么,我们同样也回向给一切有情,因为一切有情都跟我们自己一样,他们只想获得安乐,不想受苦。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回向功德,我们也同样回向给一切众生。

附:入行论关于回向的讲解
http://www.folou.com/viewthread.php?tid=96766

关于回向,学佛人普遍存在一个大误解——慈诚罗珠堪布

有关回向的比喻,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

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

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

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

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有可能越减少。

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

回向即是回转善根,有所趣向,把所造善根力集中加于某目的,使之尽快得以实现。所以,为了达到某特定目的去行善,可以陈述或心中忆念所求之事而回向,同时以广大无私的发心把这些功德回向给其他目的甚或法界众生,还可以令自己的善根增长广大,乃至无量无边。最好按印光大师的开示,先将善根回向法界一切如母众生(暂时离苦得乐,究竟往生西方,同成正觉),然后再进行别的回向。

此外,回向应当与发心相应。我们的发心如果是为一切众生而行善,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前后不应该是矛盾的,如果发的是菩提心,回向却是为自己就不合理。按照大乘佛教的思想,我们既不能为这一世的圆满——自己的健康、长寿、发财而回向;也不能为了获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而回向;而是要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这是最殊胜的回向。这样回向后,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却永无完结之时。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它们是不会消失的。

而且善根功德也并不是回向到某处,就不能再回向到另一处(打比方说,并不是回向了法界,就不能再单独回向给自己的上师、父母等),为什么呢?这个善根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因为我们的心性都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没有时方和方分的边涯,只要以广大的发心摄持,将心量放开,善根就能无有穷尽。
关于回向,学佛人普遍存在一个大误解——慈诚罗珠堪布

有关回向的比喻,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不是的,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

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
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

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有可能越减少。

为什么呢?这个善根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因为我们的心性都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没有时方和方分的边涯,只要以广大的发心摄持,将心量放开,善根就能无有穷尽。

所以,地藏经里七一的比喻,并不是说,回向给众生了,就用掉了七分之一的善根,而且也只能是七分之一的善根

地藏经上七一的比喻,是针对我们这些心量狭小的世俗凡夫而言,因为我们世俗凡夫,心量狭小,不能真诚的打开心量,回向众生,所以善根会随享用或小回向(不清净的回向,不广大的回向,不平等的回向)的使用(即成熟)而消减,

就好比一杯水,我们因为心量不广大,不能将其汇入大海中,那么这杯水必定会因为我们的的享用(回向给自己)或给眷属的享用(回向给亲缘眷属)而消耗,喝光,而七一的比喻,就是说,无论我们怎样请眷属来享用,他也只能喝到七分之一那么多

但是若能清净,平等,广大的将一切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那么就等于把这杯水倒入了大海之中,那么这杯水就不会再干涸,消减,而且也再也没有七一的限制,任何众生,都能享用到完整的一杯水,乃至整个大海,如是善根回向给菩提和众生,这个功德永远也不会耗尽,而且哪怕一个小小的善根,今天布施一毛钱,或者念1遍观音心咒,或者用1分钟的转经轮,若回向给一切众生证得菩提,那么你没有获得佛果之前,此善根永远不会消失。反之,假如你做了非常大的善法(一盆水,一缸水),却没有回向,或者回向不广大,清净,平等,那么这善根则很容易毁坏,最终亦消耗至全无

回答2:

师兄,您好!
皈依没有什么要求的。皈依不是受戒,不是出家,只是把身心信仰三宝。
你可以看看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里面有详尽的解释。百度搜索一下。
看看这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2842013.html
至于回向方面,就是统一的回向文就是,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一般诵经之前都是先念炉香赞,然后开经偈,然后再念经文,念佛号就不用。每本经书翻开来一般就先是炉香赞,后是开经偈,开经偈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那四句。按着里面念就可以了。诵经之后就要念回向文,如果是心中无所求的,那么就念上面那个统一的回向文就可以了。
南无阿弥陀佛!

回答3:

回答1.皈依前后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办理皈依证,平时初一十五吃素,买一套海清,2.回向一般是晚课做完,回向一天的功德 末学、没有想楼上讲的那么好、有什么错误请指出、

回答4:

建议先对佛教有个正确的认识,请看《认识佛教》,然后多听经,了解自己此生的目标和念佛的方法,了解了之后就再结合念佛,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有了信、解、行,就能证。建议你听《净土大经解演义》。

回答5:

皈依没有要求,可以去寺院跟师傅讲看具体怎么皈依。也可以每次念诵前发愿自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
一般经书如楼上善知识所讲,没有特别回向就照经书念,回向文有很多,选择自己喜欢有缘的念,如果有其他愿望,可以再加进去,比如,弟子xx愿将念诵功德回向于我累世冤亲债主历代宗亲,愿他们离苦得乐,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