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介绍诗人的书?

2024-12-19 03:11:3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个人介绍一代诗人的奇书(组图)
2010-12-12 01:25:47 来源: 青年时报(杭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在此,我要向文学研究者及普通读者慎重推荐诗人刘春的系列专著《一个人的诗歌史》。为何要如此慎重其事?原因很单纯:如果一位读者想了解“今天派”之后的一代诗人的生活与写作状况,那最佳读本肯定就是刘春刚完成的这两本奇书。

  这两本书,从文体角度上说,可谓作者自己所说的“四不象”:它既是诗人成长的故事,也是作品的细读,又是诗坛状况的介绍……进一步说:它像评论,又像(断片的)传记,也像新闻,犹如作者在《后记》中概括的那样:“它是一部随笔集,但它又兼容了文学评论、人物传记甚至新闻报道的特征。而书中引用的几十首诗,也足以构成一个优秀的诗歌选本。”如此庞杂的文体熔于一炉,就需要一个核心来稳定它,并使各路文风跟随这核心旋转。这是怎样一个核心呢?正是随笔的核心,即思想性、学术性以及断片中令人折服的“试验性”闪光(这也是随笔区别于散文的地方),从而排除了散文所偏重的感性。这种能够娱思的随笔文体将文学性、思想性、学术性融为一体不仅提供了别具一格的书写样式,也预示了另一种书写风景。刘春这两本书正是循着这一样式和风景为我们娓娓道来的。

  两本书以个案研究与一个时代的整体诗歌场为经纬编织而成,总共写了顾城、海子、于坚、张枣、欧阳江河、韩东、西川等十位诗人的“成长史与心灵史”(刘春语)。在这些随笔中,“史”是其中一个重点,刘春以历史学者般的眼光,首先着手处理了每一个诗人的基本传记材料。这其中最见作者的剪裁功夫,即哪些要,哪些不要;哪些是重点,应突出书写,哪些是次要的,应略写。之后,这些材料又怎样与所引用的诗篇及恰到好处的评论天然地融为一体,并还要在其中贯穿一种潜在的思想性与倾向性?这一切综合的工作,刘春都完成得若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加之,由于作者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他便自然地在行文中带出一种特别的新闻现场感及深度报道感。这些随手携来的意外品质无疑又为这两本书已经很丰富的文体锦上添花,读来无不令人涵咏。同时,由于“新闻”的适量介入,使这两本书显得更为落实、可靠、饱满,并逶迤出一种科学般的准确性,真应了“诗有别裁”一句矣。

  为此,我称这一写法为一种评传式的随笔写作,这种灵活机警的随笔非常好看也极为耐读,它的资料性及作者随处的洞见不仅对相关研究者很实用,对普通读者也一定会是赏心悦目的他们通过这两本书便可较为充分地认识了一段诗歌史。我每每也不觉跟随作者的文字一路宛转而下,欣赏起沿途各个不同的景致来,即每位诗人不同的侧面:诗或生活或内心的悸动。

  说起来,我与刘春神交接近十年,但迄今为止从未见过面。最初的交往是他寄给我的一封约稿信,信中向我要一件我的手稿,似乎要用于他所编选的一本诗集中。由于我对他有所了解,便很认真地开始翻箱倒柜,从一个布满灰尘的纸箱中寻出一篇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诗稿《牺牲品》。为何单单选这篇寄他?那是因为我觉得此篇手稿品相最佳:从零乱的改动中,你可清楚地见出一首诗产生的轨迹或刻痕。此后,我又读了他的诗歌,其中一些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是一个认真、严格且心怀抱负的诗人,用一种古典主义的口语写作。再后来,我又读到了他大量的随笔,其中有许多是写当代诗人的,而这些随笔在那时已显示出他后来不同凡响的评传随笔形式了。从这些随笔中,我发现了他宽阔的诗歌视野与品位,因此,他在《一个人的诗歌史》中的论述,我认为是坚实而可信的。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二部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一部(增订版) 刘春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本文来源:青年时报 )

回答2:

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写的关于纳兰容若的词的赏析

回答3:

有呀!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