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大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较常规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向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体。同时,班级也是学生完成社会化的途径和渠道之一。班级是大学生的重要生活圈子和社区,从这个角度看,没有班级就没有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没有班级就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甚至可以说,没有班级就没有完整的大学生活。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班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无论怎样的教育,都不如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集体给他的教育更多。”由此可见,大学班级对每个大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大学班级建设的重要性由此可略见一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作为高校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辅导员是指导和完善高校班级建设的纽带和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笔者对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作用发挥做了如下研究:
一、传统模式下辅导员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分析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政治”二字,在它的渲染下,辅导员对班级管理倾向于注重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注重向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辅导员通常以下面常见的工作方式来开展班级各项工作。
(一)以思想教育为主、鼓励手段为辅抓班风学风建设
辅导员主要通过宿舍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寝室文化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围绕着提升班级良好的学风,邀请高年级同学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班会,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通过谈心等方式,解决学生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表现优异的同学实施嘉奖政策,树立班级榜样,在班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但这种实施方法往往注重灌输,形式比较单一,“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令你行”的方式,过分强调辅导员的权威意识,学生只能听命,不敢越雷池半步。
(二)通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引导班级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为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辅导员引导班级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班级规章制度,制定了班级班规、班训、班级出勤制度、考核制度、班级参与活动情况记录等,对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和个人发展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保证有法可依、有迹可循。但是有些班级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很少有学生能够反对,他们属于被动接收,比较抵触和反感。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管理中还缺少一些结合学生个性、更人性化的内容和环节。
(三)按照统一的模式开展对班级骨干的培养和建设
辅导员在开展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时,通常通过班级骨干培训会、班委交流会等,提升班委思想意识,提高他们工作积极主动性,明确工作目标。另外辅导员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有力指导,锻炼了班级骨干各方面能力。但目前体制下对班级骨干的培训和管理缺乏针对性,忽略了学生骨干个体差异和能力,仍然按照统一标准的模式培养,容易造成班级骨干思维的僵化和责任不明确。还有部分学生干部因精力和能力的限制,发挥主体自我调控的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协助老师开展班级工作,给班级开展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二、网络的使用给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创新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是网络化的世纪。网络的迅猛发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加密切,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同时更加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在大学校园里,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传播知识、享受生活的最重要支持工具。网络在对高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影响的同时,其超时空、迅速、交互的特点也给高校的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冲击和挑战。网络时代的辅导员应该充分了解网络的特点,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能熟练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积极创新班级教育和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网络的及时性向班级传播各类信息
网络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信息传播速度快捷、方便,而且没有时空和地域限制。任何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网络畅通时即可在网上开展信息传播的活动,避免了传统的由书面传达即耗时又耗力的体力活动。辅导员借助网络为媒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使用诸如飞信、QQ、班级管理系统等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相关信息传达给班级学生,让他们能及早掌握学生工作的动向,了解国家、学校和学院关于学生工作的相关政策和通知。通过网络化信息传播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班级评优、班级奖惩以及班级活动情况等,清楚的认识班级现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班级建设中,为创造优秀班集体而努力。
(二)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引导班级形成独特的风格
网络班级管理是一种开放性班级管理,老师和学生的身份,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有所差别。班级论坛、班级管理系统或者QQ群、班级电子邮件等,都需要指定管理者进行网上系统的操作,如风格的筛选、界面的布置、人员的命名等。在这里的管理者就并不一定是老师,可以是班级中有能力的同学来担任,也可以是班委。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班级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呈现出与其他班级不同的特色。班级同学还可以在博客或日志中发表对班级事物的看法,吸引班级同学参与班级建设的讨论中,为班级管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辅导员在班级博客或日志上可以就近期班级情况发表意见和看法,如推优入党的选拔流程和条件,目前工作开展进程和具体的安排等等,听取同学的意见,实时改善工作方式,更有利于班级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和沟通。
(三)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辅导员通过班级论坛或班级日常等,可以随时设定讨论的若干话题,师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在班级管理系统或者是QQ群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班级论坛使辅导员工作与学生的个性意识互动,创造性地营造班级文化,塑造班级形象,以此来促进班级建设和学生的成长。通过班级论坛等,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班级,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认同感。
(四)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现实中的人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构成的自我都被隐藏起来,现实的人成了无标识的网络主体,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每个网络主体具有平等性。在这里,没有长幼尊卑,没有地位的悬殊,没有身份的差别,所有的网民基于一个平台进行交流,给了每个网络主体相同的话语权,使得每一个发言人不再需要足够的思想和文采,不再受各种现实交流中的约束而限制或缩小了其话语权。辅导员和学生可以平等地对话,学生可以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真实看法和见解,老师也可以毫无保留地倾诉对班级同学的建议。师生双方的这种平等交融性,顺应了学生要求独立自主平等的要求,缩短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五)利用网络的趣味性提高大学生对班级建设的参与度
集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和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班级活动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网络化班级管理比传统的班级管理更能吸引班级同学参与。网络使得学生变得轻松起来,让他们更乐于接受新的班级管理的方式,更积极地融入到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中。
三、整合传统模式和网络新模式的优势,促进新时期高校学生班级的建设
尽管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的各种特点开展有特色和创新的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给大学生以及班级建设带来的负面作用和影响。因此辅导员要认真分析网络时代的班级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思想意识,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取长补短,努力寻找传统思政模式和网络时代新模式的契合点,促进新时期高校学生班级的建设。
(一)辅导员应加强网络监管和网络道德教育,减小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冲击
大学生是网络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各种论坛、博客、管理系统、QQ群等网络社区里畅所欲言。但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网民展现出来的空虚、网络漫游无目的的特点,辅导员要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来防止交流平台沦为灌水论坛,保证交流平台的正常有效运作。要善于在大学生的网络交谈中捕捉倾向性、苗头性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引导,杜绝一切不良倾向的滋生和蔓延。特别是在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下,个别学生会利用网络发表一些影响班级团结甚至危害社会安定的偏激言论,要通过有效的监管,及时对有害信息进行防御、过滤和监控,尤其要控制不良信息的源头,杜绝此类不良影响的产生。另外,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有很大的差异,不能依靠现实的社会道德的调控机制加以调控,而是更多依靠网民的自律、自觉精神来维持,这种氛围再加上网络的虚拟化、符号化情景,往往使富有好奇心和冲动心理的大学生作出道德失范的网络行为。此时需要辅导员利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注重对学生开展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文明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增强他们对网络内容的鉴别能力、自律能力和免疫能力,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同时,辅导员还应注重对学生的网络行为的责任教育,只有让他们更多地体会到网络不道德行为带来的害处,也更意识到资源共享、互助合作、互惠互利等道德规范的重要,才能使他们进一步思考自己应承担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思考在新的环境中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辅导员应贴近学生、深入学生宿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面对面、心贴心
以网络为媒介开展班级管理和教育,忽视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仅靠文字进行信息传播,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身体动作,对对方的直观反应很难感受,辅导员只能凭借想象感知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并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还有一些情况虽然可用文字进行及时回答,但有时文字不能充分表达交流双方的情绪,也有可能用文字有意识地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仅靠网络来了解班级情况,了解辅导员,也容易导致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不谅解,造成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因此辅导员不仅仅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沟通,还要坚持深入学生宿舍以及食堂和教室,面对面和学生进行深度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做到人到位、面对面、心贴心,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向,以便于真正掌握到第一手资料,使工作做到针对性强、解决实际问题、收到满意效果。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传统的班级管理的模式和网络化班级管理的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推进班级管理建设工作的高效展开,促进班级管理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这也是现代化班级管理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