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特点
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抒情色彩、音韵之美、含蓄凝练即成为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诗歌有许多种类。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分,有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等。
写法
现代的一般就是散文诗或是叙事诗了,有长短句之分,看你比较擅长哪种了,要求没古体那么多,语言表达上思路要有跳跃性但也要保持整体的连贯
关于古体诗
平--阴平(一声) 仄--上声(三声)
阳平(二声) 去声(四声)
1.押韵是有押韵脚,
比如两句话最后末字音,如四句的,一般是二四句尾字,
如:艺(yi)-利(li),畏(wei)--媚(mei)
2.在就是上下句的词性要对,如:山--水,贤--圣,城--市,破屋--空街
象:苏子黄岗游绝壁, 馥馥早莓思驿使,
石家金谷启芳园. 萋萋芳草怨王孙.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具备语言特有的张力.其间意象与意象在本质上是一种性灵的关联,是作者对灵感捕捉的思维再现.
诗歌的完美意味着它的准确、简洁、自然及富于张力和深度,此外还应具备音色的纯净和节奏的有致。我们不应对智性的作用作过高估价。智性与情感一样,只是诗歌的结构要素中的一种而非全部。智性容易使诗歌变得面目复杂而失去单纯,并且一首诗在智性上的过度发挥会使诗的色调由于过于匀速而显得苍白。更不用说在某些当代诗歌中修辞技术的滥用在诗中形成的零件装配时的润滑油气息了。我们在抵制“滥情”的同时,也要抵制“滥智”,在一些本不需要用智性和分析的时候也强行使用它们,实现修辞和观念对事物本相的入侵。事物在这种僭越的智性下同样会抽身而去,需要铭记的是,智性与情感一样会造成幻觉。如果诗歌最终是朝向伟大和未知的运动,那么它不仅要清除那个“自我”的狭窄情感,更要清除个体那容易自我陶醉的智性。这才是“非个人化”在这一时代写作中的真正意义。
你是想学诗歌的创作吗??那请你从诗歌的朗读开始吧。。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当然在选择好诗的时候尽可能去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最后再给你个建议:写诗不要去片面追求语言技巧,而应该去追求心灵上的自由。
http://www.lesun.org/edu/print.php?id=3421
http://www.wz21.com/zhenghe/yuwen/2004-3/main/lm04/lm0402/%CA%AB%BA%A3%B7%BA%D6%DB.htm
http://www.teachercn.com/xxyw/Teacher/XXWNJYW/110031117543224.Html
http://education.163.com/edu2004/editor_2004/gaokao/050113/050113_174216.html
你可以参考以上几个网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回忆录
特点及写法
回忆录
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
到了近代和现代,回忆录这种文体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人民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人民将永远纪念他们。因此,同这些伟人共事过的、接触过的人,就撰写回忆录来表示自己的崇敬心情,同时也为后人贡献宝贵的文献资料。
回忆录是作者对自己或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历史追述, 应属于历史范畴。但是, 《中图法(儿童馆、中小学馆版)》中又将回忆录分列在“I5报告文学”的下位类和“K106、K206史料”“K8传记”的范畴中, 容量容易引起混淆。根据《中图法(儿童馆、中小学馆版)使用手册》的一些说明,对回忆录的分类,应注意不同类型图书的各自区别。
(1)“报告文学”中的回忆录,是指运用报告文学手段写作的, 富有文学特色,以史实为内容的回忆录。 它的特点是文学色彩很浓,讲究形象塑造,个性描绘,语言生动。
例: 《在彭总身边》景希珍口述 ,入I521。
《我的一家》,陶承著,入I521。
(2)“传记”类中的回忆录,是指对某人生平事迹的回忆。“史料”中回忆录,是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
例: 《白宫岁月 —— 基辛格回忆录》,入K837.12。
《茅盾回忆录》,入K825.6。
(3) 通过对人物的回忆而实际叙述某国的政治活动或政治事件的列入各国政治类。
例:《黑格回忆录》,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 收录黑格与里根的来往信件。信中主要商讨处理美苏、美中关系等重大问题,入D50。
小说
特点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样式。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是小说样式的基本特点。
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抒情诗、抒情散文无需人物、情节和环境;叙事诗、叙事散文和戏剧文学,尽管具备这三要素,但不易构成完整的“世界”,也许小说才称得上一个“世界”,因为它容量大,能够比上述文学样式更多方面、更为细致地刻画人物思想性格,展现人物关系和命运变化,能够更为完整地表现错综复杂的生活事件和矛盾冲突,能够更加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正如黑格尔所说,小说能够“充分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旨趣、情况、人物性格、生活状况乃至整个世界的广大背景”。
情节、人物、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大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性格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创造人物,人物也创造环境。
小说是文学中表现力最强的一种体裁。凡生活中存在而语言又能加以表现的,小说都有能力加以描写,写人、状物、拟声、描绘人的感受、幻觉、梦境以至于潜意识心理状态等等,无所不能。这就有可能把存在于广阔时空中的历史画面和人物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色彩鲜明、惟妙惟肖地在一定篇幅里刻画出来。同时作者还可以转换叙事视角,变化叙事人称,又可以利用旁白、议论和抒情,使小说的艺术表现获得哲理的和诗的光辉,增强思想力度和艺术魅力。
写法
首先要确立主旨。其次要确定线索。最后是人物刻画。
文学剧本
特点及写法
剧本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体,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在文学领域里,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在戏剧实践领域里,它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是以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的。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高潮部分也是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的“重头戏”,是最“要劲”、最需要下工夫之处。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