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分为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等。现在一般又将杀螨剂和杀线虫剂单独分出来了。
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又分为:
1、 胃毒剂:作用于害虫的胃等消化系统产生毒杀致死效果的药剂。目前所用的杀鼠剂几乎都是胃毒剂。无机杀虫剂也多数是胃毒剂;有机合成的杀鼠剂大多数都是触杀兼胃毒。在环境中,胃毒剂对害虫天敌的直接伤害作用很强,对维护生态平衡是个不利因素。常见的胃毒剂有敌百虫、灭幼脲、抑太保、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抑制剂和部分植物源农药。
2、 触杀剂:这类杀虫剂必须直接接触昆虫体后进入体内,使昆虫中毒死亡。大部分杀虫剂以触杀作用为主,兼具胃毒作用。常见的触杀剂有辛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抗蚜威、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
3、 内吸剂:内吸作用是指农药对害虫的毒杀形式,即将药剂喷到作物上,药剂先被作物的叶、茎、根或种子吸收,并在植株上体内传播到各个部位,在体内保持一定时期的毒效,当害虫取食带毒的作物时,药剂随之进入害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通过这种内吸作用杀死害虫的药剂就叫内吸剂。常用的内吸剂有:乐果、氧化乐果、乙酰甲胺磷。
4、 熏蒸剂:熏蒸是利用一些药剂在常温下容易气化的农药,或一些农药施于土壤后,产生具有杀虫、杀菌或除草作用的气体,在密闭空间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熏蒸效果通常与温度成正相关,温度越高,效果越好。如果延长熏蒸处理时间,较低的浓度也可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当前主要有仓库熏蒸法、帐幕熏蒸法、减压熏蒸法和土壤熏蒸法这四种熏蒸方法。在农业上使用较多是仓库熏蒸和土壤熏蒸,仓库熏蒸用于作物收获后的处理,而土壤熏蒸是在作物种植前的处理。
5、 昆虫生长调节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是一类特异性杀虫剂,在使用时不直接杀死昆虫,而是在昆虫个体发育时期阻碍或干扰昆虫正常发育,使昆虫个体生活能力降低、死亡,进而使种群灭绝。这类杀虫剂包括保幼激素、抗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等。防治卫生害虫的主要药剂有保幼激素类似物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常见的农药品种有除虫脲、灭幼脲、氟虫脲、米满等。
6、 昆虫性外激素:是雌成虫分泌的用以吸引雄虫前来交尾的一类化学物质。人工合成了类似物,使用后影响成虫性行为,从而达到抑制害虫发生的目的。如除虫脲、灭幼脲。
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绿乳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人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五氯酚钠、石硫合剂等。
除草剂的分类较复杂
1.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对不同种类的苗木,抗性程度也不同,此药剂可以杀死杂草,而对苗木无害。如盖草能、氟乐灵、扑草净、西玛津、果尔等。(2)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毒性,只要接触绿色部分,不分苗木和杂草,都会受害或被杀死。主要在播种前、播种后出苗前、苗圃主副道上使用。如草甘膦等。
2. 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分类
(1)触杀型除草剂:药剂与杂草接触时,只杀死与药剂接触的部分,起到局部的杀伤作用,植物体内不能传导。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的地下部分或有地下茎的多年生深根性杂草,则效果较差。如除草醚、百草枯等。(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被根系或叶片、芽鞘或茎部吸收后,传导到植物体内,使植物死亡。如草甘膦、扑草净等。(3)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触杀型双重功能,如杀草胺等。
(1)生物源农药: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物质或从生物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病虫草害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农药。具体可分为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如Bt(苏云金芽胞杆菌)、除虫菊素、烟碱大蒜素、性信息素、井冈霉素、农抗120、浏阳霉素、链霉素、多氧霉素、阿维菌素、芸薹素内脂、除螨素、生物碱等。
(2)矿物源农药(无机农药):指有效成分起源于矿物的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有硫制剂、铜制剂、磷化物,如硫酸铜、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磷化锌等。而毒性较小、残留较高的砷制剂、氟化物等不在本推荐范围之内。
(3)有机合成农药:限于毒性小、残留量低、使用安全的有机合成农药。有使用安全的菊酯类和部分中、低毒性的有机磷、有机硫等杀虫剂、杀菌剂及部分中低毒性的二苯醚类除草剂等,如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辛硫磷、多菌灵、百菌清、甲霜灵、粉锈宁、扑海因、甲硫菌灵、抗蚜威、禾草灵、稳杀得、禾草克、果尔、都尔等。
农药的分类:
1、农药按主用途不同,分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按来源不同,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素、微生物)及化学合成农药三大类。矿物源农药是起源于天然矿物原料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的农药。它包括砷化物、硫化物铜化物、磷化物和氟化物,以及石油乳剂等。
目前使用较多的品种有硫悬浮剂、波尔多液等。生物源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它包括动物源农药(如杀虫双、烯虫酯、昆虫性引诱剂、赤眼蜂等)植物源农药(如除虫菊素、印楝素、丁香油、乙烯利等)、微生物源农药(井冈霉素、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
(1)按防治对象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等。
(2)按来源分类,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农药)、化学农药(有机合成农药)、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天敌生物等。
(3)按农药原药的毒性分类,可分为高(剧)毒农药、中毒农药、低毒农药等。
(4)按化学结构分类,总的可分为无机化学农药和有机化学农药。
总体上农药分为五大类: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调节剂和除草剂五大类,至于作用嘛?根据分类自己都能判断出,详细了解的话太专业了,要慢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