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时候比较天真,比如他和柔石的交往可以看出。鲁迅喜欢帮助青年,也别青年视为导师。鲁迅不仅在文学道路上热心地帮组他们,还在生活上也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有次有个青年跑到鲁迅家去,白吃白住了一个多月,临走还要鲁迅开路费钱。鲁迅最开始对所有青年人都好,因为他一度信奉进化论,认为后来的总会超过先前的,可是生活经历使他明白现实不是那么回事,青年也有好有坏。但是鲁迅对于青年还是十分帮助的。左联里面的柔石就曾经得到鲁迅的帮助,青年作家萧军萧红也曾经得到鲁迅的帮助。
但是鲁迅其实思想非常成熟,因为在家境衰败的过程中,使鲁迅尝到别人的白眼,明白人情冷暖。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鲁迅思想更加深刻。比如他说“曾经阔气的要复古,现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没有阔气的要革命”,“迷信可存,伪士当除”等,可见鲁迅对现实看得非常透彻。
鲁迅最难能可贵的是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既不依附国民党,也不依附共产党,对于自己的命运,他也看得很清楚,要么捧上神坛“捧杀”,要么压制封禁“棒杀”,在现在的教育中,鲁迅实则被神化了,也即“捧杀”,由此可见鲁迅的远见。鲁迅生前是孤独的,死后也免不了孤独的命运。
鲁迅其实很懂生活的艺术。当他在教育部任职时,北洋政府欠了他的工资他会当官司要回来,书局欠了他的稿费他也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应得利益。他提倡要发挥一个人的最大价值,作持久战,而不应该去做鲁莽的无谓的牺牲。他喜欢吃零食,喜欢看电影,他说“譬如真的勇士,也休息,也娱乐,也性交……”大意如此吧,就是说其实英雄也是常人,不过是他们更懂斗争的艺术。
要了解鲁迅,可以尽量去读鲁迅原著。钱理群和王富仁的评论也很好。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和开路先锋,一生致力于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在他的各种文体著述中,对国民劣根性及其社会根由的锐利透析、辛辣讽刺、无情抨击及活脱脱的摹写、刻画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一代宗师对真、善、美的热情歌颂,对假、恶、丑的无情批判。而其中最能体现先生意愿的便是被后人称颂的“立人”思想 。“立人为本”是鲁迅精神的灵魂。实际上,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推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工作上去了。国族遭受凌辱的历史困境曾使鲁迅十分痛心,这激发了他对人的精神麻木,尤其是中国人的精神麻木的自觉而深入的关注。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无意间看到影像中麻木的中国人,这件事对鲁迅刺痛最深,他在《呐喊自序》里写到:“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只有当具有个体尊严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被确立起来,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才是可能的。”鲁迅在这里讲到的个体尊严和个体意识的觉醒,就是他“立人为本”思想的精髓。
“立人”的根本在于“尊个性而扬精神”,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个性,人才会去发现“精神”。精神是自由的,还是压抑的,这直接关系到是安于现状还是奋起反抗!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正是立人所必经的考验。经过先驱者的启蒙、教育,无数的“闰土”、“阿Q”清醒过来,不在沉默、胆怯、徘徊,“立人”的思想才会一步步清晰明确起来!他就具有了真正的勇气,他就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了。他也就可以拥有“一个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样一种坦荡的胸怀了。所以,个体意识着重于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以及人的精神气度的养成。
拥有了个体尊严和个体生命的自觉意识,也就拥有了鲁迅所说的“自信力”。而这些拥有自信力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就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所以,鲁迅接着指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觉醒人的个体尊严,激活人的个体生命意识,这是鲁迅人格与精神的首要之点,具有个体尊严和清醒的个体意识是他特别看重的精神品质。
从“立人”出发,鲁迅又终其一生追求着自身的独立个性和思想自由,也就是个性主义。但在鲁迅的时代以及中国的一贯的观念里看,“个性主义”就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新中国成立后,冯雪峰仅仅指出鲁迅“尊重和保护自己这个战士的力量和地位,也要尊重和保护自己这个战士的尊严与荣誉”这一事实,就被认为是对鲁迅的最大歪曲。据说这是把鲁迅描绘为一个“个人主义者”,“维护个人利益、地位、尊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这种反常的心理在我国盛行多年,反倒成了“常理”了。但在鲁迅看来,既然要立人,当然就要维护人的正当权益、地位、尊严,自然也包括自己的正当权益、地位、尊严。在鲁迅的思想中,虽然有着“自我牺牲”的因素——这是他受进化论的影响以及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的影响,也是他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与他的“幼者、弱者、下者本位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但鲁迅拒绝无条件的牺牲以至泯灭了自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就如钱理群说的,“他没有因为片面强调为国家、民族、社会及后代牺牲,而根本泯灭了自己的个性,走想变相的新奴隶主义” 。鲁迅的牺牲,是有限度的,而且有对象的,那就是广大的中国人民,而不是少数谋私利者。对于那些为了谋取私利而利用鲁迅或其他真正的改革者的“自我牺牲”的人和行为,鲁迅是极其敏感的,总是毫不犹豫的做出最猛烈的反击。在《牺牲谟》里,鲁迅对那借着“同志”、“牺牲”的名义,要穷尽余力地剥夺“我”的一切,甚至连最后一条“裤子”也要夺去的人与行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与攻击。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鲁迅很自觉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个性和人格。在他的一生中,虽然真心支持革命,但又自觉地与各政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为某一集团某一政党所专用。而一旦他发觉那些所谓的“革命者”借“革命”之名来贩卖自己私货,甚至使用残暴的手段来压迫人民的时候,鲁迅总是毫不妥协地进行抗争。在“五卅惨案”之后,鲁迅就彻底与国民党决裂了;之前他与国民党之间也进行过激烈的斗争。而在著名的“两个口号”之争的事件以及与周扬的论战中,鲁迅更是异常敏感地觉察到,徐懋庸等人接着“革命”的名义与政府的权力来压迫进步知识分子,限制人们思想自由,动辄加之以“莫须有”之罪名,甚至威胁要“实际解决”,以此来牟取个人私利的“新奴隶主义”本质。他指出徐懋庸等“欲以‘国防文学’一口号去统一作家,也先豫备了‘汉奸文学’这名词作为后日批评别人之用。这实在是出色的宗派主义的理论”,说 “那些表面上扮着‘革命’的面孔,而轻易诬陷别人为‘内奸’,为‘反革命’,为‘托派’,以至为‘汉奸’者,大半不是正路人;因为他们巧妙地格杀革命的民族的力量,不顾革命的大众的利益,而只借革命以营私。”对于这种打着“革命”的旗帜来行“新奴隶主义”的行径,鲁迅是看得非常透彻而且非常警惕的,因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为“奴隶总管”,他们的“新奴隶主义”也是封建主义的变种。
鲁迅是一个人间的挚爱者,也是一个伟大的战士。他洞察一切的眼光使他能“从天上看见深渊”;而他坚定的“立人”理念与执着的自由精神、独特的个性,使他成为了一名不屈的反封建斗士。鲁迅的精神是伟大的,他所奠定的现代知识分子话语和现代文化,不仅启蒙了当时的人们,而且在今天,它依然烛照着人们,尤其是当代的知识分子的道路,指引着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当代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依据和强大了的精神动力。
鲁迅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厚的文化意蕴、卓越的艺术成就,高耸于近现代文学的顶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震天撼地的艺术魅力。他的杂文,充满真情实感,真知灼见,既是投枪、匕首,又是解剖刀、手术刀、显微镜,成为人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规范人生、追求未来的有力思想武器。它的美学价值、艺术魅力从根本上来说,在于鲁迅深谙历史、忠于人民、知识渊博、爱憎分明、敢于和善于直面人生。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面对新的社会、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事业、新的人生追求,如何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这确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也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今天要弘扬鲁迅精神,就应像他那样刻苦学习,从古今中外的文化宝库中不断吸取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做一个大写的人。
推荐于 2017-11-05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鲁迅有时候比较天真,比如他和柔石的交往可以看出。鲁迅喜欢帮助青年,也别青年视为导师。鲁迅不仅在文学道路上热心地帮组他们,还在生活上也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有次有个青年跑到鲁迅家去,白吃白住了一个多月,临走还要鲁迅开路费钱。鲁迅最开始对所有青年人都好,因为他一度信奉进化论,认为后来的总会超过先前的,可是生活经历使他明白现实不是那么回事,青年也有好有坏。但是鲁迅对于青年还是十分帮助的。左联里面的柔石就曾经得到鲁迅的帮助,青年作家萧军萧红也曾经得到鲁迅的帮助。
但是鲁迅其实思想非常成熟,因为在家境衰败的过程中,使鲁迅尝到别人的白眼,明白人情冷暖。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鲁迅思想更加深刻。比如他说“曾经阔气的要复古,现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没有阔气的要革命”,“迷信可存,伪士当除”等,可见鲁迅对现实看得非常透彻。
鲁迅最难能可贵的是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既不依附国民党,也不依附共产党,对于自己的命运,他也看得很清楚,要么捧上神坛“捧杀”,要么压制封禁“棒杀”,在现在的教育中,鲁迅实则被神化了,也即“捧杀”,由此可见鲁迅的远见。鲁迅生前是孤独的,死后也免不了孤独的命运。
鲁迅其实很懂生活的艺术。当他在教育部任职时,北洋政府欠了他的工资他会当官司要回来,书局欠了他的稿费他也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应得利益。他提倡要发挥一个人的最大价值,作持久战,而不应该去做鲁莽的无谓的牺牲。他喜欢吃零食,喜欢看电影,他说“譬如真的勇士,也休息,也娱乐,也性交……”大意如此吧,就是说其实英雄也是常人,不过是他们更懂斗争的艺术。
要了解鲁迅,可以尽量去读鲁迅原著。钱理群和王富仁的评论也很好。
鲁迅有时候比较天真,比如他和柔石的交往可以看出。鲁迅喜欢帮助青年,也别青年视为导师。鲁迅不仅在文学道路上热心地帮组他们,还在生活上也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有次有个青年跑到鲁迅家去,白吃白住了一个多月,临走还要鲁迅开路费钱。鲁迅最开始对所有青年人都好,因为他一度信奉进化论,认为后来的总会超过先前的,可是生活经历使他明白现实不是那么回事,青年也有好有坏。但是鲁迅对于青年还是十分帮助的。左联里面的柔石就曾经得到鲁迅的帮助,青年作家萧军萧红也曾经得到鲁迅的帮助。
但是鲁迅其实思想非常成熟,因为在家境衰败的过程中,使鲁迅尝到别人的白眼,明白人情冷暖。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鲁迅思想更加深刻。比如他说“曾经阔气的要复古,现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没有阔气的要革命”,“迷信可存,伪士当除”等,可见鲁迅对现实看得非常透彻。
鲁迅最难能可贵的是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既不依附国民党,也不依附共产党,对于自己的命运,他也看得很清楚,要么捧上神坛“捧杀”,要么压制封禁“棒杀”,在现在的教育中,鲁迅实则被神化了,也即“捧杀”,由此可见鲁迅的远见。鲁迅生前是孤独的,死后也免不了孤独的命运。
鲁迅其实很懂生活的艺术。当他在教育部任职时,北洋政府欠了他的工资他会当官司要回来,书局欠了他的稿费他也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应得利益。他提倡要发挥一个人的最大价值,作持久战,而不应该去做鲁莽的无谓的牺牲。他喜欢吃零食,喜欢看电影,他说“譬如真的勇士,也休息,也娱乐,也性交……”大意如此吧,就是说其实英雄也是常人,不过是他们更懂斗争的艺术。
要了解鲁迅,可以尽量去读鲁迅原著。钱理群和王富仁的评论也很好
我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位好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