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可以说,形象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文学、音乐、美术等不同文艺形式,其形象性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不能凭感官直接把握的,需要通过语言的中介,经过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才能得以实现;音乐虽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但其创造的形象却是不够明晰、不够确定的,仍然需要通过声音的中介,引起听众的联想与想象。绘画、雕刻等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视觉形象,在空间中有着确定的形式,是完全明晰的,可以直接为欣赏者的眼睛所把握。
2、什么是艺术典型?
答:在作品中,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通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3、什么是现实美?
答:所谓“现实美”,即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现实美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美和社会美。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即自然事物的美,社会美是指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即社会事物的美。至于人的美,则既有自然美的一面,又有社会美的一面,人的美貌属于自然美,而美德就属于社会美。
4、什么是艺术美?
答:我们所谓的“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5、什么是审美关系?
答:审美关系,是人与现实诸关系中的一种。所谓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即是说,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人之所以能够欣赏美、认识美并且创造美,就是因为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这种审美关系。
音乐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
电影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电影是由胶片摄制成的连续画面,在银幕上的放映,是一种影象的艺术,具有画面性和剪接性。
戏剧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扮演性、剧场性和故事性。
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造型性和静止性。
什么是游戏说?
答:游戏说由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斯宾塞认为,游戏与审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两者都不能直接有助于维持生命,都与功利无关。
什么是劳动实践说?
答:(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艺术创作的主体——人,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3)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4)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1.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 ,,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
2.艺术典型
指艺术家通过个性化和本质化所创造出来的,既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既表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理想,又表现出艺术家自己独有的审美感受的艺术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称为“典型性格”、“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同时也指环境或事件,称为“典型环境”或“典型事件”。艺术典型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又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鲜明,更有集中性,更带普遍性,从而更富有审美价值。艺术作品中的一般人物形象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个性化和概括化相统一的特点,而典型形象则要求高度个性化和高度概括化的统一。它既不是类型,又不是个性。其所反映的共性,可以是某一阶级、阶层的某些阶级性,也可以是超越了阶级性的某种社会普遍性,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关系的某些本质。典型形象的主要特征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人物性格与环境的统一,主观(艺术家)与客观(人物、事件)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艺术典型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能动反映的结果,有着鲜明的独创性、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审美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给欣赏者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因此,艺术典型是衡量艺术作品艺术性高低的标志,典型形象的塑造是艺术创作的中心课题。
3.现实美
现实美是美的客观存在形态,现实美是艺术美的唯一源泉,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即第一性的美.
4.艺术美
艺术美却只是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的产物,是美的创造性的反映形态。艺术美确实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即第二性的美.作为第二性的美,艺术美不仅来自现实生活,是现实美的反映,而且也反作用于现实美的存在和发展。
5.审美关系
审美的表现关系专注于对象生动可感的表现性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具有自由性。审美的本质即自由。艺术审美与一般审美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它的审美对象不同,它是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的对象。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观照,现实中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原不是作为人们的实践对象和认识对象而存在的。在社会实践中,它们与人首先形成了意志实践关系和理智认识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当社会发展到人们不以直接的功利态度、实用态度对待客体对象时,才出现了比较成熟、纯粹的审美关系。而艺术美则不同于现实美,它是作为审美对象而生产、而存在的。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艺术给予人的只是一种审美愉悦、审美享受和审美评价,只在人的精神上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不能像客观事物那样可以作为实用品出现,如画上的马不能骑,香蕉、蜜桃不能吃等。艺术必须具有美的品格,只有体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才具有审美价值,也才能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
一、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
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用形象反映生活是艺术同科学最重要的区别。形象即艺术形象,在广义上包含审美的情景和意境。形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存在方式,艺术作品作为人的精神生产的产品,依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它必须是直观的、具体的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感性存在。形象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所以,每个艺术形象都必须以个别具体的感性形式出现,把生活中人、事、景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特征真实地表现出来,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使人产生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艺术形象又是艺术家认识体验生活的结果,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结晶。因此,艺术形象具有艺术家审察、体验生活时把握到的鲜活性和具体性。艺术形象能通过人的感官感受和把握,能使人感受到客观事物的色彩、线条、声音。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艺术形象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它是艺术这有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
2: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
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二是情感性。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因素。艺术活动总是伴随着情感,这是欲望、兴趣、个性的具体心理表现,也是对对象能否满足自身欲望的评价。情感主宰着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贯穿在艺术创作的整个心理过程。
艺术家的情感往往通过艺术形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艺术家反映生活、描绘艺术形象,绝不是冷漠的、无动于衷的。而是凝聚着他的思想情感,爱憎褒贬,渗透着他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
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识。只是这种理性的认识有时潜伏在艺术家心灵深处,属于不自觉的流露而已。
3: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三是审美性。审美性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审美性是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学品质和审美价值。一般来说,艺术以美的事物为主要对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结晶,是美的创造的结果。
不过,艺术仍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归根结蒂艺术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精神掌握的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艺术并不是哲学、政治、道德或科学思想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于它们的一种审美反映。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内容是任何其他文化现旬都不能比拟的。政治集中于阶级之间的关系,哲学集中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科学集中于自然现象的说明,而艺术关注的是人与世界的整个关系。艺术对世界的掌握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人们通过艺术达到对世界的认识,世界也借助艺术得以全面的反映。
二、
什么是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它有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三、
现实美,就是存在于客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美。作为客观存在形态的现实美,是美的最基本的领域。它伴随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产生、发展,因而产生最早、范围最广。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丰富,人们也在实践中不断开拓了美的领域,把现实美扩大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各种艺术品的出现,则经历了更加漫长的岁月。从现实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来看,现实美是艺术美产生的基础和源泉。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美都是不能离开物的,比如,人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韩愈诗曰:“江做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又有陈毅老总的“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但假如没有桂林本身所具有的山水风光,没有气象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又怎会有桂林的美,自然美也就无从谈起了。当然,艺术美也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艺术作品的产生觉得不是凭空的,它深深扎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是人类现实美创造活动的进一步升华。我国古代出土的青铜器上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当时人们宴乐、起居、狩猎等社会生活的内容;还有我们的繁体字中的一些象形字,也是建立在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上的;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有“社会百科全书”之称,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这些从根本意义上说,现实美是各种艺术生产或艺术美创造得以实现的客观基础。
四、
艺术美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美,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反映和审美创造的物态化形式。艺术美虽然要以现实为基础,但它不是简单的复制现实。艺术美具有客观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没有艺术家对现实的加工、改造和审美创造,艺术美也是不可能产生的。艺术家在艺术中总是融入了安静对生活的感悟与评价,因而艺术就表现出极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一切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与对主体思想感情的表现的统一。当然,在具体的作品中,有的偏重于再现,有的偏重于表现,可以各有侧重;但是,完全脱离了表现的再现,完全脱离了再现的表现,这样的艺术作品是没有的。相教于艺术作品带有的主观性,无论明显或是不明显的,现实美则是与各人的情感相结合的。自然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它与人的社会活动的联系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同一自然物,在各人的眼中表现的美也可以是不一样。就拿一朵花来说吧,有人看到的是它的娇羞,有人看到的是它的艳丽,有人看到的是好花还需绿叶衬。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既有美的,也有不美和丑的。但是,通过艺术家的集中、概括,生活中的丑却也可以转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美。例如,在生活中,噪音总是引起人们的厌恶、不快,但运用到音乐当中的沙球,发出的同样是噪音,人们却觉得它很和谐、动听。
五、
审美的表现关系专注于对象生动可感的表现性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具有自由性。审美的本质即自由。艺术审美与一般审美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它的审美对象不同,它是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的对象。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观照,现实中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原不是作为人们的实践对象和认识对象而存在的。在社会实践中,它们与人首先形成了意志实践关系和理智认识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当社会发展到人们不以直接的功利态度、实用态度对待客体对象时,才出现了比较成熟、纯粹的审美关系。而艺术美则不同于现实美,它是作为审美对象而生产、而存在的。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艺术给予人的只是一种审美愉悦、审美享受和审美评价,只在人的精神上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不能像客观事物那样可以作为实用品出现,如画上的马不能骑,香蕉、蜜桃不能吃等。艺术必须具有美的品格,只有体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才具有审美价值,也才能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