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 风俗 习惯

2025-01-02 16:36:5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郑州人爱说‘中’

郑州人情有独‘中’,又于何时流行说‘中’,非独外人,既便河南人也难以说清。全国方言何其多,能够一字诠释一地历史变迁、一字代表一地方言文化的,唯有河南话里的‘中’,全世界也难找出第二个这样的字来。今天,‘中’已成为河南人的口头语,但少有人知道,‘中’字曾经负载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以及骄傲和失落。”

2、“青龙节”

农历二月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俗称“青龙节”。这天,郑州的农民要休息一天,不许挑水、动土,妇女不做针线活,怕动刀剪伤了龙体。太阳未出来前,农民用草木灰撒成圆形粮囤,中间放上小麦、大豆、花生、芝麻等,口中念诵“大囤满、小囤流”,祈求当年丰收增产,还用双手拿瓦片,边碰撞边念叨:“拼拼瓦、拼拼瓦,蝎子蚰蜒都没爪”,祈求神灵保佑,使蝎子、蚰蜒、蜈蚣等毒虫不来侵袭。中午饭都是吃捞面条,称为龙须面,祈求捞住富贵和健康。

3、郑州方言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是居住在市区的大多数人中通行的地方话。郑州市区方言内部略有差异,大致可分为新老两派。老派分尖团,口语中儿化音、u化音较多,新派不分尖团,儿化音向北京音靠拢,u化音明显减少。老派主要分布在管城区,即原城关所在地,新派主要分布在金水、中原、二七等区。

4、郑州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面食中又以白面(即小麦面)食品为主。

粗粮面只作为营养搭配和调剂口味,需求量较小。常见的面做食品有馍(馒头)、菜馍(又叫菜蟒或菜龙)、油卷、包子、烙馍、油饼、菜盒、烧饼、油条、炸菜角等等。郑州人特别喜欢吃面条,面条的种类很多,有汤面条、捞面条、炸酱面条、卤面条、炒面条、牛羊肉烩面条等等。郑州人的副食即佐餐菜肴主要有五大类:肉菜类、青菜类、食用菌类和豆制品及蛋类。

5、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新郑市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来祭拜黄帝。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和汉代的《史记》等历史典籍中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2008年6月7日,新郑黄帝拜祖祭典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州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回答2:

在老家开始感觉有过年的气氛是从腊月十八的打扫卫生开始,叫“扫尘”,紧接着就是腊月二十二蒸馒头,二十四晃豆腐,二十七'八做肉圆,在“三十晚”中午准备一桌非常丰盛的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早上由家人做早饭,有点讲究
腊月二十三在河南是“小年”在老家好象什么动静也没有,正月初五,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五,都称为"小年",各有一套说法,一直不大明白,要放鞭炮的,正月十五不仅是小年还是元宵节,要吃汤圆的;在正月初一到初十之间只要有亲戚来家里都要"喝茶",就是摆上点心,糕,枣什么的,倒上一杯开水主人陪客人一起喝茶,是礼节习惯.
1. “馒头”是当地的叫法,其实应当称为“包子”,有3种以上的馅,一年只 做一次,不是像郑州这里的实心馒头;
2. 现在已经没人家自己做豆腐了,因为太麻烦,吃的又不多。一般是到街上买 个20斤以上,豆腐还是必不可少的;
3. 肉圆子都是自己家人亲手做的,比这里的“丸子”大很多,很香很好吃的, 有很多猪肉,郑州这叫“丸子”大过年的好象不吉利!~
4. 在整个过年的习俗中是不吃饺子的,如果哪家比较特别大年初一早上吃了饺 子,还千万不能称呼“饺子”,应当称 “万万顺”,称呼“饺子”是一大 禁忌,切记!切记!!
5. 老家没有年夜饭这种说法,最重要的就是除夕中午的"团圆饭",吃完了就算过 年了,晚上吃的很随便,还有就是大年初一早饭讲究一点,中午跟晚上的饭也很 随便,一般走到哪家就在哪家吃,只要不吃去年剩下的就行.
6。初一早饭特色就是:米粥+鱼,(鱼米之乡哦!~)有的县市吃汤圆;反正过 年是不吃饺子的。
7. 大年初一早上刚起床吃的年糕叫“大糕”,是糯米做的甜点心,早饭中吃的 年糕叫“水糕”要蒸热了吃,并且吃饭时候第一口要吃它~ 还有一种年糕 叫“发糕”,当馒头吃可以狠吃的,寓意“发财高升”。
河南人极为重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夜明月当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为皎洁的夜晚。这一天,新禾入廪,游子当归,都要在这天力争赶回,合家团聚。如有家人身居异乡,必在赏月时念念有辞,致以怀念。书香门第之家,老人们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共享天伦之乐。
铁塔燃灯是开封地区中秋的一项重要活动。铁塔所在地的开宝寺(明代以后人们称为铁塔寺),景色佳丽,是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的游乐苑圃。燃灯是开封人民自汉代沿袭下来的习俗,每年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其事最盛。
南阳地区,旧时中秋节夜设茶果、月饼于庭院,焚香祭月,称为“圆月”,以示秋季丰收,合家团圆之意。现“祭月”之俗不存,但八月十五吃月饼,走亲串友之俗日盛。“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之语,说明了人们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汤阴过去家家都要蒸月饼(白面里面放糖,蒸成圆饼状,再用木梳、顶针一类的工具按上几个图案),中秋夜月上树梢时,开始用月饼、水果之类供奉月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百姓经济宽裕,市场上月饼品种繁多,多数人家已不再蒸月饼,上供时用买的月饼和水果。供过后,要把月饼分给家人吃,以图吉祥团圆。
在巩义,节前人们向亲友馈送月饼,全家团圆:杀鸡为肴。有“男不愿月”之俗。晚上在院内设案,摆月饼水果等供品,面向月亮许愿,这叫“愿月”。
此外,在驻马店地区,八月十五要吃糍粑和月饼的风俗。

回答3:

  在老家开始感觉有过年的气氛是从腊月十八的打扫卫生开始,叫“扫尘”,紧接着就是腊月二十二蒸馒头,二十四晃豆腐,二十七'八做肉圆,在“三十晚”中午准备一桌非常丰盛的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早上由家人做早饭,有点讲究

  腊月二十三在河南是“小年”在老家好象什么动静也没有,正月初五,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五,都称为"小年",各有一套说法,一直不大明白,要放鞭炮的,正月十五不仅是小年还是元宵节,要吃汤圆的;在正月初一到初十之间只要有亲戚来家里都要"喝茶",就是摆上点心,糕,枣什么的,倒上一杯开水主人陪客人一起喝茶,是礼节习惯.

  1. “馒头”是当地的叫法,其实应当称为“包子”,有3种以上的馅,一年只 做一次,不是像郑州这里的实心馒头;
  2. 现在已经没人家自己做豆腐了,因为太麻烦,吃的又不多。一般是到街上买 个20斤以上,豆腐还是必不可少的;
  3. 肉圆子都是自己家人亲手做的,比这里的“丸子”大很多,很香很好吃的, 有很多猪肉,郑州这叫“丸子”大过年的好象不吉利!~

  4. 在整个过年的习俗中是不吃饺子的,如果哪家比较特别大年初一早上吃了饺 子,还千万不能称呼“饺子”,应当称 “万万顺”,称呼“饺子”是一大 禁忌,切记!切记!!
  5. 老家没有年夜饭这种说法,最重要的就是除夕中午的"团圆饭",吃完了就算过 年了,晚上吃的很随便,还有就是大年初一早饭讲究一点,中午跟晚上的饭也很 随便,一般走到哪家就在哪家吃,只要不吃去年剩下的就行.
  6。初一早饭特色就是:米粥+鱼,(鱼米之乡哦!~)有的县市吃汤圆;反正过 年是不吃饺子的。
  7. 大年初一早上刚起床吃的年糕叫“大糕”,是糯米做的甜点心,早饭中吃的 年糕叫“水糕”要蒸热了吃,并且吃饭时候第一口要吃它~ 还有一种年糕 叫“发糕”,当馒头吃可以狠吃的,寓意“发财高升”。

回答4:

河南人极为重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夜明月当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为皎洁的夜晚。这一天,新禾入廪,游子当归,都要在这天力争赶回,合家团聚。如有家人身居异乡,必在赏月时念念有辞,致以怀念。书香门第之家,老人们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共享天伦之乐。

铁塔燃灯是开封地区中秋的一项重要活动。铁塔所在地的开宝寺(明代以后人们称为铁塔寺),景色佳丽,是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的游乐苑圃。燃灯是开封人民自汉代沿袭下来的习俗,每年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其事最盛。

南阳地区,旧时中秋节夜设茶果、月饼于庭院,焚香祭月,称为“圆月”,以示秋季丰收,合家团圆之意。现“祭月”之俗不存,但八月十五吃月饼,走亲串友之俗日盛。“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之语,说明了人们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汤阴过去家家都要蒸月饼(白面里面放糖,蒸成圆饼状,再用木梳、顶针一类的工具按上几个图案),中秋夜月上树梢时,开始用月饼、水果之类供奉月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百姓经济宽裕,市场上月饼品种繁多,多数人家已不再蒸月饼,上供时用买的月饼和水果。供过后,要把月饼分给家人吃,以图吉祥团圆。

在巩义,节前人们向亲友馈送月饼,全家团圆:杀鸡为肴。有“男不愿月”之俗。晚上在院内设案,摆月饼水果等供品,面向月亮许愿,这叫“愿月”。

此外,在驻马店地区,八月十五要吃糍粑和月饼的风俗。

回答5:

1、郑州人爱说‘中’

郑州人情有独‘中’,又于何时流行说‘中’,非独外人,既便河南人也难以说清。全国方言何其多,能够一字诠释一地历史变迁、一字代表一地方言文化的,唯有河南话里的‘中’,全世界也难找出第二个这样的字来。今天,‘中’已成为河南人的口头语,但少有人知道,‘中’字曾经负载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以及骄傲和失落。”

2、“青龙节”

农历二月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俗称“青龙节”。这天,郑州的农民要休息一天,不许挑水、动土,妇女不做针线活,怕动刀剪伤了龙体。太阳未出来前,农民用草木灰撒成圆形粮囤,中间放上小麦、大豆、花生、芝麻等,口中念诵“大囤满、小囤流”,祈求当年丰收增产,还用双手拿瓦片,边碰撞边念叨:“拼拼瓦、拼拼瓦,蝎子蚰蜒都没爪”,祈求神灵保佑,使蝎子、蚰蜒、蜈蚣等毒虫不来侵袭。中午饭都是吃捞面条,称为龙须面,祈求捞住富贵和健康。

3、郑州方言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是居住在市区的大多数人中通行的地方话。郑州市区方言内部略有差异,大致可分为新老两派。老派分尖团,口语中儿化音、u化音较多,新派不分尖团,儿化音向北京音靠拢,u化音明显减少。老派主要分布在管城区,即原城关所在地,新派主要分布在金水、中原、二七等区。

4、郑州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面食中又以白面(即小麦面)食品为主。

粗粮面只作为营养搭配和调剂口味,需求量较小。常见的面做食品有馍(馒头)、菜馍(又叫菜蟒或菜龙)、油卷、包子、烙馍、油饼、菜盒、烧饼、油条、炸菜角等等。郑州人特别喜欢吃面条,面条的种类很多,有汤面条、捞面条、炸酱面条、卤面条、炒面条、牛羊肉烩面条等等。郑州人的副食即佐餐菜肴主要有五大类:肉菜类、青菜类、食用菌类和豆制品及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