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及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鲁迅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说。他以《呐喊》、《彷徨》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现代小说在他手里开创,也在他手里成熟。他的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他不仅是现代小说的开创者,而且也是现代小说的理论开创者。他的小说理论,来源于他丰厚的文学理论观念,更得源于他的创作经验,比那些纯粹的小说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性。首先,鲁迅先生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为中国小说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普通民众,写出了"人的觉醒";他用白话创作,用截取生活片断的方法来显示生活的全貌;他用种种方法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他吸收和借鉴了现代西方小说的经验,使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多样化;他是中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优秀旗手。从中国小说发展史来看,鲁迅确是现代小说的开山鼻祖。1918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发表于《新青年》,以“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其次,鲁迅的小说作品既使人感受到一种沁人心脾、回味无穷的感性美,又揭示着催人奋进、闪烁着时代光辉的理性美。鲁迅是第一个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深刻的反映农民问题的伟大作家。当述及1922年至1925年北京文坛成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之后,鲁迅又发现其间从四处乡间跑来北京“侨寓”的一代年轻作者,所写小说往往“隐现着乡愁”,鲁迅称之为“乡土文学”。这一命名也成为经典之论,被后起的研究者所广为采纳。鲁迅“命名”不同于生硬地照搬某些洋概念,更不同于简单的拿文坛的事例去“证实”某种概念的存在,而是把构成文学史现象的最有特征的表现,上升为一种理论的概述与定位。类似的“命名”在鲁迅的其它论述中都有表现,如论述莽原社为“聊以快意”的一群,狂飙社对恶浊社会的讥刺搏击以及“虚无的反抗”,“未名社”在将“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等等。鲁迅寻找这种种不同创作倾向之间的转换或对立的关系,实际上这几个社团又都环环紧扣,此起彼伏地装点了20年代中期的文坛。
他站在人民本位的立场上,把中国人的主题—— 连同他们的破衣衫、悲哀的命运和痛苦灵魂带领了长期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盘踞的文学殿堂。在以往的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虚幻的民生,人民还是在水深火热之中煎熬,鲁迅以作品将人民从精神上解脱,这是一种从理论上的改观。在鲁迅的笔下,我们既看到了被兵匪官僚折磨得成为木偶人一般的中年闰土,也看到了像双喜、阿发一样机智能干、纯朴无私的农村少年。鲁迅这些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奠定了雄厚的基石。在鲁迅反映下层人物的作品中,他的着意描写并非是那些惺惺相惜般的无病呻吟,总是把活生生的现实同残酷的封建制度以及国人所具有的劣根性紧密相连,以现实中的小事刻画出重大的社会问题。比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既是被科举制度愚弄乃至毁灭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又是一个不能清醒遭人耻笑的的可怜人物,给人留下一个可悲、可叹的鲜活人物形象,令读者无不深深思索。同样《一件小事》中,启示知识分子正视自己的阴暗面,向满身尘垢却正值无私的“卑贱者”学习,从他们身上寻求希望和力量。第三,鲁迅在新文学所采取的不同思路让我们看清了新知识者在资源建构上的不足。鲁迅在师承上,他支持钱玄同,肯定文学革命的白话文文言,“白话在生长,总当笃信进化论,相信“文学救国”的思想伦理意义,而且在白话文问题上以《新青年》主张以后为大关键”。在他的文学思想上,他承章太炎而来追慕魏晋文学的事实也早为论家所注意了。鲁迅通过发掘提炼特定的文学现象来把握文学进程,并在解释这些现象时,充分注意其与社会思潮的联系,注意形成典型文学现象的创作心态与情感表达方式。这样,所谓“历史的联系”就是很具体可感。鲁迅通过文学现象的提炼去展示文学发展过程的方法,能做到抓住要点总揽全局,抓环节体现过程,这是文学史研究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至今仍不失其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他的作品是现实与理想紧密相连的完美整体,他秉承了诸家的众才之长,既深刻鞭挞黑暗封建社会的残酷,又把人类美好理想深情寄托出来,但绝不是虚幻的乌托邦式的超现实理想。譬如,他在《灯下漫笔》中写道“……这人肉的宴席现在还排着,有很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使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人如其人,文为心声。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通过自己的作品把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起来。鲁迅宛如滚滚长江之上的一颗熠熠闪光的指路航标,鲁迅的作品永远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珍贵瑰宝。
创作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在我国现代作家中,最先获得国际声誉的是鲁迅,真正得到广泛支持的也是鲁迅。他的小说是蜚声中外的杰作,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本文就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识来谈谈他对中国小说审美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鲁迅先生认为,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既可以是美好善良的生命的毁灭,也可以说是一种美好的希望、理想的毁灭,或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人格、品质的毁灭。鲁迅的小说中即大量描写了在封建主义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道德礼教的残害下,一些美好理想、愿望的破灭,一批美好的善良生命的毁灭,尤其是人们美好心灵的毁灭。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识,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在这两个集子中,鲁迅描绘了一幅幅病态社会图景,刻画了众多悲剧人物,并深刻揭示了悲剧的根源。
一.鲁迅悲剧的类型
一)觉醒者的悲剧或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
鲁迅笔下觉醒者或改革者的形象多为知识分子,这是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是一致的先进的知识分子往往是最先觉醒的向旧势力冲锋陷阵的战士,但他们的结局大多是不幸的。狂人(《狂人日记》)以敏锐的观察,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每页都写着“吃人”二字,他警告“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结果,被世人特别是亲人看成疯子、狂人;夏瑜这民主革命而牺牲,但他鲜血却被刽子手蘸了馒头作“药”卖给华老栓给儿子治病;还被茶客们称作“疯了”;“疯子”(《长明灯》)一心要掉作为吉光屯的象征千百年封建礼教精神统治的一盏长明灯,被屯里的封建卫道者千方百计地迫害;吕纬甫(《在酒楼上》)曾到城隍庙去 掉神像的胡子,议论些改革旧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但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 ,只好流落外地,以教他曾经反对过的“子曰诗云”为生,完全失去了青春的活力,变成一个迂阔、麻木、“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人物;魏连殳(《孤独者》)是吃“洋教”的新党,常发些没有顾忌的言论,对世俗表示轻蔑,但在封建势力的迫害下,生活穷苦到连邮票也买不起,现实将他折磨得一反常态,向黑暗势力妥协,最后默默地凄然死去;涓生和子君(《伤逝》)在“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下,为争取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作了不调和的斗争,但在封建思想和礼教的围追堵截下,找不到生活的出路,一个回到旧家庭,默默死去,一个回到原来的会馆,过着孤独和生活。
二)奴隶的悲剧或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剧
鲁迅先生在《坟 .灯下漫笔》中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这样一句话:“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 祥林嫂(《祝福》)、 单四嫂子(《明天》)、 华老栓(《药》)、闰土(《故乡》)等即使是这样时代的奴隶。他们勤劳、善良、而又愚昧、麻木,在封建主义统治下,安份守纪,想做一个低眉顺眼的“良民”。但祥林嫂在“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压迫下,一再被嫁,一再被卖,她的遭遇不仅得不到周围人的同情,有的只是对她失子故事的咀嚼,对她伤疤的嘲笑,最后她惨死在风雪飘落的祝福之夜,不为人知道;单四嫂子守着三岁的独生子宝儿,准备苦撑一生,但疾病夺去了宝儿的生命,她成了一个矜寡无靠的孤人,承受流氓的侮谩和周围人的冷酷。闰土(《故乡》)从少年英雄变成壮年“木偶人”,“麻木辛苦”地活着。
三)旧的封建主义世界的殉葬者的悲剧
孔乙己(《孔乙己》)死读圣贤书,却一辈子连半个秀才也没捞着,只好干些偷窃的勾当,不敢正视现实,用“之乎者也”的滥调来自我解嘲,成为众人的笑料,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成了残废,终于穷愁而死;陈士成(《白光》)幻想追求名利,用种种可笑的行为狂热追求,但结果仍是幻灭,最后投湖自杀。
此外,著名的悲剧人物阿Q,则是介于奴隶与觉醒者之间的人物。他与一般的奴隶不同,他不安于屈辱的地位,有反抗、“革命”的要求,但仍不准革命,最后被杀示众。
二.鲁迅悲剧的价值
一)、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 众多悲剧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民族根源,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并不满足于再现悲剧,而是将笔触指向更深处,即深刻揭露悲剧产生的根源。鲁迅作品中悲剧产生的原因,既有人物性格因素,更重要的是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根源。祥林嫂的不幸,不仅在于她的被压迫,也在于她为封建思想 所毒害而导致的愚昧和不觉悟联系着的,比如,第一个丈夫死后,她从婆家逃出,这应该说是一种反抗。然而,她到鲁四老爷家后,对于牛马般的劳役却居然感到“满足”,口角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以看出,她所追求的,仅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生活地位,反映了她的不觉悟。又比如,她被婆婆抢回卖到山里时,她又哭又闹,拼命挣扎,把头也撞破了,这的确是一种“出格”的反抗了,可是,这种反抗愈猛烈,就愈显得她的愚昧与不觉悟。因为她的反抗,归根到底只是出于遵从那个“从一而终”的信条,以至当她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别人问她为什么要改嫁时,她还竭力为自己辩解,觉得改嫁是不光彩的。正因为如此,她才相信自己是有罪的,她才死后要被锯成两半给两个男人怀着恐怖,她才很快听从柳妈的劝告,去捐门槛赎罪。由这里要以看出,腐朽虚伪的封建道德观念,是如何残忍地摧残了祥林嫂!不管祥林嫂挣扎也好,反抗也好,只能使她“想做奴隶而不得”,她的一切努力只是徒劳。鲁迅先生从人物的精神世界着眼,通过祥林嫂必然的悲剧性结局,揭示了传统的封建观念对人民极大的危害性,从而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悲剧,
二)为中国的革命开出了一剂良药。茅盾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鲁迅先生在《呐喊》与《彷徨》中的小说,“大都是描写‘老中国的儿女’的思想和生活,我说是‘老中国’,并不含有‘已经过去’的意思,照理这是应该被剩留在后面而成为‘过去的’了,可是‘理’在中国很难讲,所以《呐喊》与《彷徨》中的‘老中国的儿女’,我们在今日依然随时随处可以遇见,并且以后一定还会常常遇见”,“这正是中国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这正是围绕在我们‘小世界’外的在中国的人生!”鲁迅先生将国民灵魂的弱点彻底地暴露出来,让中国人为之惊醒,明白中华民族自立根本之所在:剔除劣根性,培育新人。
三)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识,既是对我国优秀古典小说批判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开拓和奠基。鲁迅先生曾指出:“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出路,选择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出路。”鲁迅先生从《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这些名著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将其批判传统加以发扬,从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高度。阿Q形象的意义不仅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意义;《孔乙己》、《白光》把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祝福》对封建礼教的揭露,更是前所未有。鲁迅先生小说的悲剧意识,又深深地影响过一大批现当代作家,诸如茅盾、巴金、冯雪峰、柔石、白莽等等。正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众多现代作家,构建起明星璀璨的中国现代文学宝库。
三、鲁迅的悲剧之源
为什么在“五四”前后,别的新文学作家没有首先发现并创作这么多的悲剧,而鲁迅先生却独具慧眼呢?我认为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对旧社会的深刻认识。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是其深刻认识社会的基础。他在<<<呐喊>自序>>中谈到,“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有认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青年的鲁迅在“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中加深 了对中国当时现状的认识,据许寿裳回忆,早在日本留学初期,鲁迅先生就在思考以下三个相关的命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实际上,鲁迅先生的许多小说,都是针对这三个命题进行注释的,它们“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漫长的历史,它与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造成中国社会的野蛮、黑暗、麻木、愚昧、落后。由于把自己的生命依附于异己势力,无论是仕途通达的知识分子,还是生活在底层的平民百姓,都在现实中扮演同样的角色,对此鲁迅先生深感痛心,他曾说过,“中国向来沁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的确,人一旦失去了独立地位和独立品性,剩下的也许只有奴性了。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下,中国人极易产生欺弱怕强,自轻自贱,卑怯贪婪一类的奴性思想和苟活心理。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这一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的“精神胜利法”,可以说是“国民劣根性”的活写真,更可怕的是,“精神胜利法”把中国人培养成奴隶的同时。还他们“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成为“万劫不复的奴才”,另一方面,在国民麻木、怯弱的精神状态中,又潜藏着一种自私、冷漠的灵魂,其结果是人的生活被完全漠视,群众成了戏剧的看客,只知道咀嚼、鉴赏别人的痛苦------它不仅使人津津有味地欣赏人间的悲剧和喜剧,而且心安理得地欣赏丑恶与残忍。-------正是对国民灵魂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先生不遗余力,全方位地展开对我们民族存在的劣根性的批判。
二)、鲁迅先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为了祖国民族的新生而致力于攻打国民性的病根,因此,他能高瞻远瞩,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从现实与历史血肉相联的深刻,去观察、发现、思考问题,从而能穷究底蕴,发人所未发。他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备文艺,于是便提倡文艺运动了”,他的文艺运动的起点和归宿,便是“立人”。1907年,鲁迅先生在《文化至偏论》一文中提出了“立人”的主张,而他这一主张的思考早在1902年就开始了,当时,列强对中国豆剖瓜分的危急情势,促使鲁迅对如何不致亡国灭种这一严峻问题进行深沉思索: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先后失败,促使鲁迅先生思考如何解决民族文化体系,国民劣根性与民族振兴事业之间的矛盾;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物欲膨胀、精神萎靡的社会弊病,促使鲁迅关注人的主体性,重新焕发人内心的精神光芒;梁启超的“新民论”和西方人文学传统(特别是个性主义哲学)的影响,促使鲁迅对人的价值和个体生命的自由予以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鲁迅提出了文艺“立人”的主张,“立人”的精神实质即为摒弃国民劣根性,重塑新型的民族性格。他希望中国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能容纳新潮,他更多地含着热泪对中国国民性的负面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可谓是“爱之愈深,恨之愈切,”他就是要“提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认为中国精神的纲领是“面子”观点,其病症有多方面表现,如官瘾、卖老、围观、中庸、情面、做戏、观斗、少坚信、无操守、善变化、能忘却、喜团圆、瞒和骗、爬与撞、捧与挖、不认真、主奴根性、眼光不远、糊涂主义、无是非观、二重思想、排斥异己,等等。其中,最有普遍性、危害性的,则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鲁迅尖锐地指出,如果不克服这些毛病,无论有无外敌,都可以使中国人败亡。鲁迅揭露我们民族性的阴暗面,是为了通过族群的自我省察达到族群的自我净化,以扫除“立人”的障碍。而他“立人”的对象,则主要是青年人,青年人朝气蓬勃,最少保守思想,最富于创造性。他洞悉青年必将取代和跨越老人这一自然规律,所以他十分重视造就大群的新战士。为催促天才的这诞生,他甘愿做培养天才的泥土,为了栽植花朵,他甘愿做会朽的腐草,所以他借狂人之口,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他吟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绝唱。鲁迅用泣血的文字表明:中华民族要成为一个有尊严的民族,中国人要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必然进行深刻的、全民族的文化批判与心灵忏悔,以获得文化精神与国民性格的新生。
三)、与鲁迅先生反对“瞒和骗”的文艺,反对庸俗的“大团圆”的美学观念有密切关系。1925年,他地《坟·论睁了眼看》一文中曾深刻指出,“中国人从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和骗的文艺来,由于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和骗的大泽中,甚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主动取下面具,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们的血和肉的时候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礼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的文艺的”,这种反虚伪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使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四)、西方的哲学、文学对鲁迅先生的深刻影响 就世界观来说,鲁迅在前期即1927年前,在自然观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上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其核心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但是他又合理地吸取了以拜伦为代表的西方爱国民主诗人的“摩罗”精神,卢梭的启蒙思想,尼采的反传统、反偶像、重新估价一切的怀疑精神,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文艺观上,他受到俄国的果戈里、迦尔洵、阿尔志跋绥、安特莱夫和波兰的显克微支等人的影响和启发,并加以扬弃,形成自己的风格。《狂人日记》的创作直接受到果戈里的《狂人日记》的影响,但更“忧愤深广”;《药》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物莱夫式的阴冷”;从《阿Q正传》里,我们可以看到《胜利者巴尔代克》(显克微支)的影子,从《祝福》中祥林嫂的善良、朴实、温和、坚韧的性格中,可以触摸到《炭画》(同前)里女主人公的灵魂;《长明灯》既是对《红花》(俄迦尔洵)的借鉴,又是它的超越。
参考文献:
《鲁迅---二十一世纪中国不能淡忘的精神旗帜》 中国青年报
《鲁迅的“立人”和提高民族素质---访学者陈漱渝》 刘梦岚
《鲁迅全集》
《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 茅盾
《鲁迅小说研究》 王敬文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 湖北教育出版社
《鲁迅作品选讲》 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