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剧社是采取“大一大二学习,大三负责,大四退休指导”的结构,由于课业和其他事务的影响,在招新、培训、排练等各个方面都很难形成可继承的完整的建设思路。指导老师通常是并不专业也不专职的,所以提供的帮助也有限。我在毕业半年多以后才根据以往的失败经验大概琢磨出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可见经验的积累并不能一蹴而就。而如果缺乏经验就很难有规范地解决运营中的各个环节的问题,最后就可能造成人员散漫和效率低下。工作人员不足。加入话剧社的学生往往是对表演比较有激情的,因而舞美、音效、灯光(这个工作非常重要)、财务、道具等各个部门的人员相较于专业化团体实在过于薄弱,由于许多职务都需要一批一批手把手地教,一旦在某一届学生中断档,重新培养一个可用的工作人员就是个大问题了。而大家都明白,一台演出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演员,更取决于幕后团队的保障,很多学生社团为了演出质量都不得不雇佣演出公司的团队来帮忙,但公司的人并不参与整个话剧的排演,所以很多时候临时抱佛脚,沟通难免有误就会出很多乱子,更别提演出公司高昂的佣金了。
我们剧社现有人数百人左右,由于大学的特殊性,我们将一些曾经在团里但是现在面临找工作,考研,或者面临一些其他的难以避免的事情,无法在团里继续做事做戏的人去除掉,基本活跃的有60人左右。小社属于团委艺术团,不属社团,由校团委直接管理。由于近几年认真做戏,有幸参加了几个戏剧节,整体承壮大趋势。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我始终认为团里现在的情况其实只是金玉其外。原因有三。一,作为一个校园剧社,一个由一群非科班的爱好者组成的团体,没有专业系统的知识来源,没有系统的声台形表的练习,一群如此学生的作品很难达到某种高度。二,一个学生组织,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和资金支持。我们团每年两场晚会,加上招新,训练,排练等等开销两个学期大概一万块左右。做过社团或者话剧任何一个的都知道这个数字已经非常节约了。但是堂堂985,堂堂校团委分文不给,外联市场根本杯水车薪。这所有来源都是我们学生自己花钱。试问,一个集体,没有资金支持,健康发展是很难的。
大学生戏剧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一个戏剧现象和戏剧人群。他们的热情、执着和生生不息都让人着迷。我时常能在演出不怎么优秀的学生剧社中,看到一种超越戏剧本身的力量,非常强大且让人感动,因此近些年也持续关注着北京各大高校的戏剧活动。尽管我非常热爱学生戏剧,常夸赞他们的优点,但是也不能回避他们的问题。文中我尽量客观地复述一下我所看到的状况,并简单分析一下存在的问题。如果说的学生朋友们不开心了,还请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我们都还年轻不是吗。基本状况是目前据我所知,北京大部分的大学都有自己的学生戏剧团体,有的甚至有两个或三个,戏剧活动也是此起彼伏,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学生的业余生活。这些剧社有相当一部分成立于八九十年代,可见在当时校园活动与文艺气候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历史悠久”的剧社团基本都是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进行活动的,有的还挂靠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组织机构,更有依托于学校艺术类专业而建立的剧社。这些剧社规模比较大,社团成员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活动也比较多,不光每年自己要排演大戏,还会负责文艺晚会、艺术比赛等项目,是学校面子工程的一部分。不过这类剧社一般都有教师指导,有相对严格的社团规则和排练计划,有自己的表演传统和相对固定的风格,组织也相对比较成熟,是目前北京学生剧社的中坚力量,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的常客。进入新千年以后,戏剧热、文艺热退潮,那些爱吹嘘自己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也不那么热衷于这些活动了,学校的眼光盯向别处。因此在2000年以后成立的高校剧团数量并不是那么多。但学生的热情从来都是不减的,不管他们是八零后九零后,总有一小撮不安分的人想要蹚一蹚戏剧这片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