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学习报告,可以看着这个写 希望采纳
一.语文是什么?
先来说“语”这个字,它是由“言”和“吾”组成,“吾”的本义是“我”,“语”的意思就是“我在说”、“我在表达”,或者说“表达我自己”。那么,怎么表达呢?再看“文”这个字, 甲骨文是写作 ,从字形来看,像是一个胸腔特别宽大并刺有花纹的正面站立的人,《殷周文字释丛》中说:“文,即纹身之文,象人正立之形,胸前……即刻画之纹饰也。”由文的本义原始人身上的纹饰,后来逐渐地引申出“文采”之意。那么“语文”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我在有文采的表达。
下面举些例子来诠释一下语文的含义: 1.露珠是什么?答:露珠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汽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这只是科学的解释。但如果说“露珠是小草思念太阳妈妈而流的泪”。这就是有文采地表达,就是语文。2.“早晨的阳光不强烈”,这是一般的说明,而 “早晨的阳光有些羞涩”,则是有文采的表达。3.“鬼子就要灭亡了”这是平直的陈述,如果说“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则是有文采的表达,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这才是语文。
下面我再拿出几组句子比较一下:说“他绝望了”不如说“他的心被绝望的铁钳夹住了”;说“此时,他特别恨他”不如说“此时,他的心和肺被仇恨烧得滋滋冒烟”; 说“我思念故乡”不如说“故乡的月亮很咸,浸透了我的泪水涟涟”,显而易见,后者更形象生动,富有文采。如果给一个女孩写信说“我爱你”,不如说“我的目光在你的身上停留了整整一个夏天”,这样更新颖、更脱俗、更能拨动女孩子的芳心。这些句子告诉我们:前者直白地表达不是语文,后者有文采的表述才是语文。
应该说语文是和感性、情感紧密相联的,是艺术性的思维。有时它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反科学的、反逻辑的。比如说过去有这样一个个故事:两个女婿比试才学,大女婿脱口说出一句:“一轮明月照孤苏”;二女婿一听就说了:“哎!你说的不对呀,应该说:一轮明月照孤苏等地。”的确,从科学的角度,二女婿说的有道理,月亮怎么能只照孤苏而不照别的地方呢?但这样一改它就不是语文了。同样的道理:月是故乡明,它也是反科学的,故乡的月亮怎么能比别处亮呢?这类诗句虽不符合大自然的常理,但它却切合了人之常情。
正因为有了对语文这个词的正确理解,所以,语文课才可能上出语文味来;而语文老师的语言也不应该是平淡无味,苍白无力的,而应该成为语言的舞蹈。
二.语文课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低位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 面面俱到。学生能懂的,不用老师去讲的,(比如说书下注释就有的)结果老师不厌其烦地了读讲了,这样做是费时费力,多此一举。
2. 图解文本。也就是说只是满足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做更多方面的挖掘探索。如:只弄清每段讲什么,文章的大意是什么,而对文章的写作方法、修辞的运用、句式的特点等不做分析与指导,这就造成了阅读与写作的脱节。
3. 题海战术。完全为中考而教语文,变阅读课为习题课,把新课文编成几道小题,让学生去解答,以为这样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其不知,长此以往,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语文能力也无从提高,而语文学科所承载的培养品德、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等目标也根本无法实现。
(二)偏离化:
一是问题引导偏离了文章的主旨。如朱自清的《背影》,授课教师让学生看对背影的描写那段文字,问学生:这一段你能读出什么呀?有的学生回答: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有的说儿子对父亲的怜爱;还有的说父子情深,应该说这些回答都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已经到位了。可老师还在引导启发:你还能发现什么细节吗?最后有个学生就说了,朱自清的父亲横穿铁路,不守交通规则嘛。于是,这个老师就很高兴地表扬了这个学生,说你看某某读的多认真啊,这个小细节都看到了,以后走路不要学朱自清的父亲。其实,这个细节完全可以忽略,因为朱自清写此文的目的不是要把他的父亲当成违反交通规则的反面典型,而是写父子之情的,所以说这样偏离主旨的引导是毫无价值的。
再如:《愚公移山》中授课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移的是什么山啊?山在什么地方啊?怎么移的?最后移走没有啊?学生回答后再问:愚公愚不愚呢?学生讨论之后得出结论:愚公不愚。这些引导做得不错,就是为了突出愚公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领会文章的主旨。可是接下来教者又引导了:河曲智叟亡以应,智叟真的无话可说了吗?假如你是智叟,你会怎么说呢?学生于是展开联想了,纷纷答出:子子孙孙有可能穷匮的呀,万一生的都是女儿呢?又有学生说:就算生男孩,但子孙不一定都听你的,都去移山啊;还有的说:愚公你根本移不走山,因为山每年也在长高啊;还有的说:移山是损人利己啊,愚公把土石弄到别的地方去了,可能挡住别人的路啊;更有的说:这是破坏正常的生态环境啊!学生的思维真的是发散了,但这样生动活泼的回答却严重的偏离了文本的主旨,这样偏离主题的引导启发一定是糟糕的、失败的,是决不可取的。
二是课的性质偏离了语文:如《散步》反映的是尊老爱幼,课上着上着就变成了思想品德课;毛泽东的《新闻两篇》,课上着上着变成了历史知识的讲座,现代诗《华南虎》,课上着上着就变成了动物保护课等等。
(三)花样化
它的表现是一堂阅读课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更是如此,什么形式都有:如老师唱、学生跳,又是弹琴、又是画画;可以说是学生活动了一番,教师展示了一番,听课者惊讶了一番,不禁要问:这就是新课改之后的语文课吗?从表面上看:这是师生互动最好的课,是最热闹的课,感觉像是挺时尚的课;但它却是最没有语文味的课,是最花哨的课,是最失败的课。实际上,它也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因为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不到什么语文知识,也提高不了什么语文能力。当然,这并不是说语文课不能有这些内容,稍有一点是可以的,恰当的调味是可以的,但若喧宾夺主,这一定不是语文课了,因为它失去了语文的本色。
(四)贵族化
就是指精心准备的课,比如一些观摩课、示范课。有的老师为此要准备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精心设计每个环节、每一句话,甚至要把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倒背如流。这样的课可以说成本太高,教师太累,其他老师学不到那种程度,不值得提倡。打个比方说:就像用五千元去学做鲍鱼,就算当时学会了做法,但回到家来,还是做不了,你不可能天天做鲍鱼吧,因为鲍鱼的成本太昂贵了,买不起啊。那还不如学做家常菜,顿顿用得上。所以我们老师要致力于家常课的研究,达到能在任何情况下上,能给普通的学生上,一般的老师也都能上。这样的课才经济实用,才应该大力地提倡。
以上,我讲了这几种类型的问题课,我想,我们不妨略做一下反思:以往,我们是否步入过这样的误区?曾经,有没有过这样的做法?
三.什么是本色的语文课?
1.以语言文字为核心。如《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翻译上,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古人作诗作词,都说西楼,如“月满西楼”,为什么不说东楼呢?这需要你深度的备课研究才能讲授出:西楼是指思念者所居之楼,思念者常常在月朗之夜,无法入睡,而面对东升之月浮想联翩。那么相对于东升之月而言,照的自然是西楼了。由此可见,课堂上的讲授是不可少的,而现在有些课堂却是教师越来越不敢讲了。另外,假如让你教“月满西楼”一句,你要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用“满”字呢?经过思考,学生就能答出:满是照满之意,月光照满了西楼,照得人就越难以入睡了,越睡不着则思念越切,“满”字更能烘托出思念之切。这样的分析才上出了语文味,这样的教学才是本色语文。
2.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也就是要围绕“听、说、读、写”来设计活动。如《看云识天气》一课,教者一定要问:课文中写了几种云呢?每种云有什么特点啊?会相应地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啊?研读全文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活动:选择你喜欢的云,用第一人称介绍一下它。学生就会说:我是什么云,我何时出现,形状如何,高度怎样,看到了我,就会有什么天气出现了。这样的活动,学生很感兴趣,既能巩固课文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灵活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的“说”是值得提倡的。再举一个反例。高中课《我与地坛》,教者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母爱,就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这首歌让学生听,再谈出听后的感受,接着又让学生画“母爱”,画完后,让学生交流对画的理解。这样的活动就不是语文活动,不要去搞。那么同样这篇文章,怎么设计语文活动呢?要让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找能表现母爱的语句,比如学生找到“轮椅一转,我发现母亲躲到了墙角”,然后让学生分析出这表明母亲不放心,一直偷偷地跟在后面,这是母爱。文中还有“凡是有我轮椅印迹的地方,就有母亲的足迹。”这样的在文本中找语言、分析语言才是语文活动。
3.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在新课程标准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课标中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它的内涵很丰富,而要想在一节课中都去落实,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天长日久地积淀,而一节语文课可能只是落实其中的几点而已。而这种落实还要巧妙的灵活的进行,要尽量运用语文活动来完成。
以上这三点不仅是本色语文课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定位。
四.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课堂上教什么。)
1.依据文本体式。以四大文学样式为例,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它们各有所教的内容及所用的方法。体式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也不同。如小说,一般都是从情节入手,再结合环境,去分析把握人物的形象。散文呢?一定要探寻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不论学什么体式的文章,都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2.依据学情。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学生哪里读不懂呢?
首先,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般的读者,发现自己的难懂之处。教师读不明白的地方,就一定是学生读起来更不明白的地方。比如说《雪》的结尾段: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那一定是教师与学生难以搞懂的,就要标记上,读后仔细研究,上课讲明白它。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等去推测。如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童年的馒头》,课文大致这样写的: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有一年“六一”,学校说要搞庆祝活动: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可是后来,回来的五里山路上,我饿了,先吃掉了自己的一个,后又吃掉了娘的一个,回到家时,什么都没有了……依据学情,城里的学生不会懂得五里山路的概念,更不知道饿的滋味,于是专家提议:讲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播放五里山路的课件,让学生尽量感受它的远和艰难。另外,最好不让学生吃中午饭,下午第二节讲,这样才容易理解文本并引起共鸣。再如:像《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二十米高的悬崖,那是怎样的一个高度呢?学生往往估摸不明白,教师可以与七层楼高进行比拟,这样学生会有更直观的想象并产生害怕的感受。
五.阅读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1.以文本理解为基础
语文教师要认识文本解读的规律,把握文本解读的三个层面:
第一:意义理解。先要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义,还要理解作品在流通中所产生的社会意义,以及作品在教者心中产生的个性意义,这往往是作者写作时都没有想到的。像经典名著《红楼梦》、鲁迅的作品等,这就涉及到对文章的多元解读了,教学时要注意一元解读与多元解读的统一。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母雷特。否则的话,若一味地强调一元,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僵化,视野的狭隘,就会大大降低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第二:形式理解。是指对文章线索、结构、手法的理解。例如《与朱元思书》一课,就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总的写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后分写出山水的特点。先写水,后写山,写山采用了视觉听觉的多角度描写,以动衬静的写法,虚实结合的写法等。只有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学生才能学会写法并加以运用。
第三:语言理解。主要理解好难点和重点之处。先来谈一谈如何理解难懂之处:有的要结合上下文或全文。如《老王》中结尾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就需结合全篇去思考。有的要放课件,如《竹影》中“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这里面的暖色、寒色、长音阶、短音阶,不好明白,放课件就会直观的感受到了,这样解决是最快捷明了的,这样用课件也是值得提倡的。再来说一下如何理解重点之处,要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来完成。每读一遍都要让学生读出新的理解和感受,这样才能渐渐地接近并等同于作者的感受。否则,粗略地读,不去细腻地体验,企图与作者等同认知那是不可能的。
2.以问题探讨为引导
问题来自于哪里呢?要来自于文本、来自于学生,不能只来自于参考资料。首先,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读课文进而设计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难,深入地解读文本.并且提出的一些问题要具有思维的深度,这样的问题才有价值。可是,有的老师一节课提出几十个问题,且问题只是在浅层次上飘浮,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使我们的语文课缺少起码的思维深度,这就是“教学的肤浅”,也是很多老师教学的通病。其次,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七根火柴》中有的学生会问:无名战士有火柴为什么不用它烧火取暖?如果用了,不就保住生命了吗?文中写他有党证,党证上会有名字啊,可为什么叫无名战士呢?这些问题,老师最后一定要给予明确的答复,不能光传球不射门。有的课堂是学生答了一翻,教师不置可否,让每个学生都感觉自己答对了,可是等到考试时那样答就不行了,就错了,就不得分了。这是什么行为?给它起个名,叫做“课堂欺骗”。那么,这样的课堂也根本体现不出韩愈所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惹也”中“解惑”的特点。再次,教师要善于梳理加工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使之成为有价值的问题。
3.以语言活动为主体
教师要设计丰富的语言活动来完成教学。除上述所讲的语言活动之外,如摘课文中的名句、欣赏课文中的名句、仿写课文中的好句子等等。另外,可以鼓励学生摘名著中的、网上的、手机短信中的好句子,来拓展学习资源。
六.谈作文教学
(一)分类:
1.自由式写作:写作主体可以决定写或不写,可以决定怎么写,用什么方式写,这种写作叫自由式写作。作家的写作是自由式写作。
2.指令式写作:写作主体根据要求去写,不得不去写的写作。中学生的写作主要是指令性写作。
(二)中学生作文定位:
1.中学生要学会写基本文体的常用文章。
2.以写记叙文为主。
3.放弃满分情结,追求一等分作文。也就是说教者不要刻意地让学生去追求满分作文,以免使学生处处小心、时时注意,反倒发挥不出真正的水平了。
(三)初中作文教学的策略
1.用两条腿走路。就是要确保学生的自由写作和适应指令性写作,两者要有机结合。初一的学生要以自由写作为主,指令性写作为辅,初三反之。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积累半成品作文,以备考场上加工。若都是指令性的,考场上有时就用不上了。
2.营造写作能力逐步提高的立体空间,全面提高写作素养。
(1)利用好平时的阅读课及写作课。尤其是写作课,注意它的可操作性,如写说明文《钢笔》,表面上看好像不难写,因为它和我们很熟,但学生写起来就难办了,例如各部分的名称,像挨着笔尖的部分,我们也说不清它叫什么,所以这样的作文写好是不可能的。
(2)要关注课外阅读。要让学生养成看作文书、看经典名著的好习惯,然后开读书报告会来检查阅读效果。
(3)通过其它的语文活动来提高写作。例如:课前演讲自己写的文章,再让大家点评。如放映电影片断几分钟,然后让学生把看到的写出来。
3.套餐式写作训练。
(1)建立经验型的系统。也就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写法。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法。
(2)强化点的训练。如练审题,练立意,练选材,练开头,练结尾,练记叙文中写人的生动性等等。
4.快速的反馈并作用于学生的写作。
教师的批改一定要快速及时,按一般的作法,两周后再把作文发给学生,有很多学生就会把原来作文的内容忘得差不多了,他写完后急待老师反馈的热情也没有了。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而要求语文老师的批改简洁,并突出重点。不提倡详批详改,说那是费力多而见效少的做法。那么。一般需要多长时间把作文返给学生呢?专家说最好两三天。面批、简要批、部分批都可以。总之,要让学生尽快的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以进行及时的修改。
先登录,登录后在你的姓名下有个功能菜单,左侧第五个就是学习日志,单击打开,里就可以写学习日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