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2.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3.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4.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5.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一○七、总理的“礼服”
我们常常从照片上,在电视、电影中看到周总理。他穿着一套多么合身、多么整洁的灰色中山服啊。可你们知道吗?那套衣服补过不知多少次了。袖子上的补丁已经有袖子的三分之一大了。给周总理缝补衣服的工人师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总是含着泪说:“几十年啦,总理做了几件新衣服,我们记得清清楚楚;但是给总理修补衣服的次数,谁也无法数清啊!”
有一回,要接待外宾,周总理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同志,我今天该穿那套‘礼服’了。”那位工作人员指着衣服上一块织补过的痕迹说:“总理,您这件‘礼服’早该换换啦!”
总理说:“这蛮好嘛,穿着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客人,织补的痕迹不要紧,别人看看也没关系,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
总理还有一套睡衣睡裤,是一九五一年做的。多年来缝缝洗洗,白底蓝格的绒布,已经磨成没有绒也没有格纹的白布了。这套睡衣,光是邓颖超同志就不知补过多少次了。可是,周总理一直把它带在身边,连出国访问都使用它。同志们劝他换一套新的,他总是说:“艰苦朴素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能穿的衣服扔掉了,不是太可惜了吗?”
还有那条浴巾,年头也不少了。有一天早晨,周总理发现毛巾换了一条新的,就问工作人员:“我的毛巾呢?”
“原来那条太破了,不能用了。”
“能用,能用!”总理连声说。一直到把那条毛巾找回来,周总理才洗脸。
那条毛巾后来补了补改成浴巾。后来,做浴巾也不行了,就改成擦脚巾。
总理有个补袜子用的袜板,是解放战争时期用的,他从平山县西柏坡带进北京城,一直用到他逝世。
有一天,你死在路边了,没人理你,你死的好惨啊....路边的人一人上一根香呢....
有一个小学生,遇见了魔鬼,把他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