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蜀汉内部不和,矛盾太深。因为蜀汉是由三股政治势力组成。(看过易老师讲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即随刘备入川的荆州集团,随刘焉,刘璋父子到蜀的东州集团,益州土生土长的本土士族——益州集团。而这三个集团的分利又是不均的。
最初,利益都在益州士族手中。后来,刘焉入蜀,就改了。变成东州集团第一,益州集团第二。而当刘备入蜀,就变成了荆州第一,东州第二,益州第三。益州本土士族从“一等公民”,变成“三等公民”,心里肯定不爽。自然会搞一点小动作。其中性质最“恶劣”就是宣传“魏当代汉论”。
东汉末年流行着这样一句政治民谣:“代汉者,当途高。”就是:取代大汉的,一定是正当大路又高大又魁梧的。这句很早就流行了。而益州学术界的解释就是“当途高”就是魏。最早提出这种解释的是益州大学问家周舒。他的这种说法在蜀地流行甚广。《三国志·周群传》记载:乡党学者私传其语。而且谯周(就是后来劝刘禅投降的)还拿刘备父子的名字做文章。他说,备,具备。就是“足够了”。禅,禅让。就是“让出去”。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就是蜀国灭亡前一年。刘禅宫中大树无故折断,他又在柱子上写了一条“反动标语”就是“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广韵·豪韵》曰:“曹,众也,群也”。所以,“众”就是曹。“魏”通“巍”,有高大之意,所以大就是魏。具就是备,授就是禅。这句话就是,曹魏啊,你又众多,又高大,天下人都盼望着汇集到你那里。蜀汉啊,你们一个已经足够,一个准备禅让,还有什么“后来人”吗?
虽然他们这都是牵强附会,强词夺理,但是当时兴这套,人们也吃这套。所以后来蜀汉灭亡,人们都说谯周算的准,(《三国志·杜琼传》,咸以周言为验)。其实,哪里是算的准,而是他们盼着蜀汉灭亡,曹魏胜利。所以后来魏国进攻谯周力主投降。原因就是“分利不均”。
因为“分利不均”,所以有矛盾。因为有矛盾,所以不团结。不团结则力不及,自然要灭亡。虽然诸葛亮执政期间曾有过一些措施,但都于事无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战事过多。诸葛的“五伐魏国”,姜维的“九出中原”。从而导致人民甚苦。《三国志·谯周传》记载:军旅数出,百姓凋瘁。因为打仗是很需要钱。而这些钱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榨取。据《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刘禅投降时,蜀国人民二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人,军队十万二千,官吏四万。平均每九人养活一个士兵,每七户供奉一个官吏。蜀国人民实在负担不起了!只是因为诸葛亮以身作则,蜀国官吏比较廉洁,蜀国才没有很快垮台。
当然,还有一些原因。如黄皓弄权等等。这里不一一说了。只说些我认为重要的。
一、政治上:
1.蜀国君主昏庸无能,朝政荒废,重用宦官,不思进取.蜀国内部矛盾尖锐, 忠臣得不到重用,姜维等要臣屡次有杀身之祸。
2. 诸葛亮对刘禅不注重培养,事事亲为。
3 .荆州失去,刘备新败的沉重打击,元气大伤,政局混乱,要多年才能恢复, 而且也导致由来诸葛亮只能出祁山。
4. 达成不能尽全力。当宦官黄皓乱政时,有几人进谏,刘禅投降时,有几人制止。
5. 与吴国配合不紧密,没见过两方同时胜利。
6. 关羽就先丢了荆州,又和东吴交恶,蜀国勉强自保而已,而益州其实属于偏远地区。
二、经济上:
自诸葛亮死后经济萧条,兵甲不足,粮草不济。
三、军事上:
蜀魏两国军事实力确实相差甚远。军事将领的素质有有很大差异。蜀国除少数像姜维这样的后辈英雄外大多都是老臣且并不是很优秀,在魏国的攻击下虽然有地利可守但终究趋于灭亡。邓艾的奇兵,钟会的雄军,刘禅在并围成都的时候不战而降,最终蜀国灭亡。
首先是荆州丢失,就失去了一个大粮仓,接着诸葛亮连年伐魏,造成国库空虚,人力缺乏,五虎上将的后代没有能接替衣钵的,所以就第一个先灭亡了
一句话,蜀国国力最弱,而连年战争又使国力衰竭。。
三国后期,虽然诸葛亮多次侵魏,但魏国始终没有派出大量主力。钟会邓艾灭蜀,两人所率军队也不是魏国主力,尚且轻易灭蜀。足以说明,魏国国力是远远高于蜀国的。
灭吴之时,魏国已经改朝换代为晋,晋吴进行了最后决战,此时晋国主力才真正参战。这个时候吴国经过几次内乱,尚能与晋军展开大的决战,这说明吴国的国力也是在蜀之上的。
事实上,在三国志等资料中也明确可以分析出,蜀国国力是三国之中最弱的。
蜀国人口和疆域只有当时魏国的十分之一,前期刘备从中原带了部队和将领进川。多年以后人死得差不多了,无论兵力和人才都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