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俗称的打针就是医学术语所说的注射,可分为五大类: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输液。那么,上述五类注射方法有何不同,患者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给你一一道来。
静脉注射,必须“见血”
静脉注射就是把药物注入静脉,它是使药物达到全身的最迅速的方式。广义上,还包括吊输液瓶的静脉输液。这里只说使用针管的静脉注射。静脉注射主要用于需要通过血液运输的药物、X光血管造影等诊断性治疗和静脉营养治疗。通常打在四肢的静脉上,使用的针管最大,注射前要扎止血带。针头扎入皮肤以后,必须见到回血以后才能推入药物。“皮注”和“肌注”则相反,必须见不到回血时才能注射。
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如果药液外漏至皮下组织,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应立即停止注射。长期静脉注射,可引起静脉炎,如注射的部位出现痛、肿、发红,严重时沿静脉可触摸到绳索状的硬物,可用药敷及外擦药膏,详情将另撰文说明。
皮内注射有三小
顾名思义,皮内注射是指将药液注入皮肤的表皮之间与真皮之间。主要用于三种目的:①为了预防过敏而进行的药物试验,如青霉素皮试;②手术局部麻醉之前的准备工作,如普鲁卡因皮试;③疫苗接种,如卡介苗。如果你注意观察,进行皮内注射时有三小:针头小,注射器小,进针角度小。另外,注射的药液一般也是少量的。由于皮肤神经末梢丰富,皮内注射时你会感觉到比较痛,实际上,它确实比其他几种注射方式感觉要痛一些。皮内注射常打在前臂内侧,因为那里皮肤薄,注射后的局部反应容易辨认。皮内注射后,在皮肤表面会形成隆起,这是正常现象,多数会在半个小时内消失。
皮内注射,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药物试验引起的过敏反应,如皮疹、面色苍白、冷汗、呼吸困难以至于昏迷休克,其发生比较迅速,所以注射后应多逗留一会儿再离开医院,万一出问题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处理解决。如果是过敏体质,应预先向医护人员说明。另外,要注意的是在注射后不可以碰撞、擦拭注射部位,以免影响观察。
皮下注射,打胰岛素者要注意
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它与皮内注射的区别在于:皮内注射是打在皮肤组织内;皮下注射是穿过皮肤,打在皮肤与肌肉之间。因而,皮下注射进针比皮内注射深,角度稍大,与皮肤表面约为45度角,针头也稍大一些。哪些情况需要皮下注射呢?①需要迅速达到药效或药物不能口服时使用,如胰岛素、肾上腺素等;②为手术进行局部麻醉;③疫苗接种,例如麻疹疫苗、水痘减毒疫苗、流脑多糖体菌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皮下注射通常打在上臂,必要时也打大腿外侧或腹部,例如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仅打在上臂是不够用的,因而增加大腿外侧或腹部的部位,轮流注射。
皮下注射的不良反应种类较少,如果注射后有少量出血,千万不要摩擦,应该用消毒棉按在注射点上1~2分钟,以免皮下淤血,老年人的凝血功能较弱,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尤其需要注意。如果该部位出现了淤血,不能再使用该部位注射,一来不利于药物吸收,二来淤血对细菌来说是很好的培养基,若个别人免疫力差或注射部位没有注意保护,易引起局部感染。
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有时简称“皮注”。
肌肉注射,不仅打在屁股上
肌肉注射简称“肌注”,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适用于多种药物的注射,如抗生素。因为通常选用肌肉较厚、远离大神经大血管的臀部,生活中常称为“在屁股上打针”,其实还可以打在上臂的三角肌。它与皮注的区别在于,所注射的药液刺激性较强,药量较大,使用更大的针头和针管(皮注用1毫升针管,肌注用2~5毫升的针管),进针更深且针管与皮肤表面垂直。
肌肉注射时,因为肌肉内所含血管比皮内或皮下丰富得多,吸收迅速,药物可很快到达全身。如果将应该皮注的药物进行了肌肉注射,则原本是局部出现的反应会波及全身。以注射疫苗为例,皮注后疫苗可引起正常的局部反应,如红、肿、热、痛,这些反应本可自然消失,若是做肌肉注射,则会变为脓肿、溃烂,引起发烧,甚至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免疫的效果,抵抗力低下的个体还可能感染该疫苗所免疫的疾病。
总的来说,排除打错针和药物过敏的情况,肌肉注射的不良反应还是较少的。有易出血倾向或注射前就有水肿的人,拔针后应该用酒精棉球或干棉球局部按压片刻,以免出血或药液从针孔漏出。特别要注意的是,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因为臀部的肌肉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尽量不注射臀部,以免损伤坐骨神经或影响今后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