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相关如下
有趣的中国古代中秋节风俗习俗
吃月饼——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燃灯——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扩展资料:
有趣的中国古代中秋节风俗习俗
吃月饼——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燃灯——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玩兔爷——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庄亦谐。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百姓们称它为兔儿爷,显得更为亲切。
偷葱偷菜——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项习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有趣的中国古代中秋节风俗习俗
八月十五这天正好在三秋的一半,为名副其实的“中秋”之日,中秋之日应该是金气最平和的时候,是个不错的日子,与秋季的节日氛围挺相符,这便是“中秋节”。上边提到了,因为八月又叫作“仲秋”,即秋天的第二个月,所以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作“仲秋节”。
中秋节风俗习惯:
1、吃月饼
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2、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3、燃灯
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
4、赏月
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富人多自搭彩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
5、吃桂花鸭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
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八月十五这天正好在三秋的一半,为名副其实的“中秋”之日,中秋之日应该是金气最平和的时候,是个不错的日子,与秋季的节日氛围挺相符,这便是“中秋节”。上边提到了,因为八月又叫作“仲秋”,即秋天的第二个月,所以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作“仲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 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的来历:一种是中秋与秋收有关,古人在播种的时候,就拜祭土地神,祈求丰收。而在收成时也祭土地神报告丰收。大谢神的护佑。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庆祝丰收。另一种解释认为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即祭拜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