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在中国很常见,中国的统计数据,尤其是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国际上很多国家都是不认的,所以中国学者用统计年鉴做的很多paper国外期刊都很怀疑其客观真实性,一般不予刊发。那么国外为什么不认中国的相关统计数据呢,因为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存在人为篡改的情况,或者说拍脑袋确定数据大小的情况。还有一点,中国的统计年鉴一般在10月份前后出版,那么,在7月份就开始统稿(也即整理从各地方机构报送的相关统计信息),随后整理数据,排版付梓,如果在7月份之前有一个数据不能完全确定,为保证年鉴的完善性(或者其他原因),相关责任人会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这一方法你可不去追究)先行确定这一数据的大小。如果第二年能有理有据的正确确定这一数据的大小,会在第二年的年鉴中把上年的数据修正过来。于是就出现了你所问问题的情况。不知道这样给你说你明白不,知道这个意思就行了,不必对这个问题深究,什么意思你懂的。
我认识现在统计法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虽然2010年施行了新修改的统计法,但是很多企业还是有对统计工作不重视,一般都是有会计人员兼任报统计,甚至还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不按法律规定设立统计台账,再加上统计的口径和会计口径不是完全一样,他们有不认真的去学习统计知识,填报的数据就会有一定差错,如果不下去查账的话,报表平的是看不出什么问题来得。在加上每年的年底一些企业都会有调帐什么的,再加上企业频繁的会计人员变动,企业的漏报,拒报,迟报等诸多原因。数据就会变动很大,尤其是大的企业,数据一旦变动就会影响很多,真有问题的话,第二年会更正数据,至于人为随意修改企业报上来的统计数据概率应该不会很大,因为统计局有3块牌子,有专门的执法大队去检查,验表和执法的都是职责分开,执法对象都是随机抽取的,基本都是公务员,没人会砸自己的饭碗。现在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加大了执法力度,关于检查2010年报数据准确性的工作任务听说已经安排到了今年10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