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位纪年
以王公在位的年次为序纪年。这种纪年法在先秦文献中可看到。如:《左传》《国语》中常出现鲁隐公元年,晋鄂侯2年,鲁庄公10年等就是王位纪年。
二.星岁纪年(包括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
1.岁星纪年
战国时期用岁星纪年。岁星就是木星,由西向东运行,绕太阳一周用11.86年古人发现大约12年后木星又出现在星空同一位置,于是把一周天分成12等分,每一等分叫一星次,代表一年并给他们起上名字叫,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每年行一个星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纪年。像岁在星纪,岁在析木、岁在大梁。
2.太岁纪年
木星运行轨道由西向东,这和人们常看的12辰方向相反,为解决这个矛盾,古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给它又起了十二个名字,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恰、涒摊、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和12辰方向一致,用它来纪年,这就是太岁纪年法。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一年整走一个星次,运行一周11.86年,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纪年方法不精确又繁琐,后废不用。这种纪年方法在《吕览》、《楚辞》中可看到。
三.干支纪年
历史上使用最长的一种纪年方法。从西汉一直用到现在。用天干和地支一一搭配,组成60对,60年一循环,称六十花甲子,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永不间断,每隔60年又从头开始。只要知道某一年的干支,就可以推算出另外一年的干支。例如:今年是庚寅年,2015年的干支是什么?可推算出是乙未年。干支名称一般情况下不变,但也有特殊情况,太平天国制度使用《天历》,把传统的地支改了三个。把“丑”改成“好”,“卯”改成“荣”,“亥”改为“开”,这样十二地支就变为,子、好、寅、荣、辰、巳、午、未、申、酉、戌、开。1851年本是辛亥年,成为辛开年。干支纪年在我国历史上使用最长,从西汉——现在从无间断。周期长,符号简单,好记可推算。
但它也有缺点,历史久远,改朝换代,用干支纪年说不清是哪个朝代,只有将干支和朝代相配才能找准年代,如:康熙十年辛亥,咸丰二年壬子,咸丰五年乙卯等。我国历史上采用干支纪年记录历史事件,如:中日甲午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戊戌变法等。
四.生肖纪年
它是我国民间推行的一种与干支密切相关的纪年方法,用十二肖兽名称作为年名和地支对应。
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如果知道干支,就可以推算出生肖。如:想知道2005年出生的孩子属什么?从今年的干支是庚寅,就可以推算出2005年的干支是乙酉,那这小孩是属鸡。
生肖纪年始于东汉,敦煌经卷有记载,生肖纪年起于少数民族,至今西藏还是用这种纪年方法。藏历是用阴阳五行和十二生肖搭配,五行用两次和肖兽搭配。
2004年——阳木猴,
2005年——阴木鸡,
2006年——阳火狗,
2007年——阴火猪
2008年——阳土鼠,
2009年——阴土牛,
2010年——阳铁虎。
2011年——阴铁兔
五.年号纪年
年号是帝王在位时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用年号纪年是汉武帝刘彻,年号“建元”,从此以后,历代帝王都用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政权的象征。新君即位,或国家发生大事,绝大多数都换年号,一个帝王曾用许多年号。如:唐高宗李治用14个年号,永徵、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议风、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武则天在位时用了17个年号,因各朝代皇帝的年号有雷同,为避免混淆,误会,到明清规定,一帝一号。如:明成祖——永乐,明神宗——万历,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文宗——咸丰等
年号纪年方式:
1.朝代+年号+干支,
如:清康熙辛丑,明弘治戊申
明宣德丙午, 清咸丰辛亥
2. 朝代+庙号+年号+年次
如:明孝宗弘治15年 ,明神宗万历40年
清高宗乾隆55年,清德宗光绪20年
1 年号纪年 2干支纪年 3 星岁纪年 4生肖纪年
庙号记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