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何时传入中国

2024-12-05 12:33:0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折扇最初于北宋时期传入中国。

日本平安时代出现折扇,中国的折扇由日本折扇衍变而来,最初于北宋( 960-1127年)时期经高丽进贡我国,但并不流行。到了明代(1368-1644年)才开始大量使用,得到推广延续至清代。

清代是折扇大发展的时期,它不仅是一种用以生风取凉的工具,而且成了一种艺术品,一种身份、地位、品位的象征。

13世纪,折扇由中国传至欧洲,成为西方贵妇们喜爱的把玩之物。



扩展资料

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冲橘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与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历史上最早的扇子是古代埃及散神团宫廷使用的皇室礼仪扇,帝王谷kv62号墓出土的埃及十八王朝时期距今3400多年的黄金礼仪扇和鸵鸟毛象牙杆礼仪扇。

扇子的种类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团扇、折扇、绢宫扇、泥金扇、黑纸扇、檀香扇等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制扇技艺有江苏苏州檀香扇、浙江杭州王星记扇子、重庆荣昌折扇、四川自贡龚扇、广东新会葵扇、湖州羽毛扇。日本则有桧扇、蝙蝠扇。

柄扇起源早,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82年在湖北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的短柄竹编扇与楚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羽扇。

柄扇是以较为固瞎搭定的扇面,下加一把柄而成,有些为了加固及装饰所需,附以扇托。讲究者,在柄下镶嵌扇头,垂以扇坠。由于柄扇历史较长,所以种类多,质地杂,良莠差异大。除引风纳凉外,还有表示身份的,如车驾上,仪卫的障扇。

折扇的扇面,最常用的材料为纸,也有用绢和夹纱的,其中纸的扇面占绝大部分。纸扇面分有色扇面和白色“素面”,除白面外,有色扇面中以金面最讲究也最复杂,最受人欢迎。除各种金扇面外,还有格景、柿青、上青、湖色、珊瑚等有色素面的扇面,颇受欢迎,惜大多数品种至今已失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和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扇

回答2:

折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蔽胡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又名“撒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手并肢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   中国的折扇约11世纪从日本经由高丽传入毕世,一说10世纪左右由日本直接传入中国,另有中国折扇起源本土说。因明成祖的喜好和倡导,折扇在明代开始在中国流行,其扇面制作日趋精良,折扇得到了中国文人雅士的认可,至此,源于日本的折扇才开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