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14年10月到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胜利和建立可靠保证,以防止法国恢复拿破仑式的政治制度和征服欧洲的企图,满足各国自己的领土欲望和重新分割欧洲。而法国在路易十八复辟后,又回到了封建王朝,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陷入低潮。
拿破仑悄然离开厄尔巴岛,于1815年3月2日进入巴黎的消息传到维也纳后,引起维也纳会议与会国家的震惊和不安。这些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争吵不休的国家认识到他们共同的敌人是拿破仑,为了遏制拿破仑东山再起,4国又取得了一致。
由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萨丁五国及被四国所控制的荷兰、比利时、德意志一些小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联盟。并且同盟国还组织了70多万的军队扑向法国。代表英国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威灵顿公爵亲赴前些指挥作战。
1815年6月18日法军与英普为主的反法联军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会战,以法军大败结束。拿破仑在失败后返回巴黎,6月22日,宣布退位。第七次反法同盟以最终的胜利而结束。
在第一次反法联盟中除了瑞士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外,法国与整个欧洲都处于战争状态。我认为各国之所以如此一致对法国发动战争,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镇压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消除这场革命对本国所带来的影响。
法王路易十六被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这件事更加剧了欧洲各国封建君主们的恐惧,而更加决绝的出兵镇压法国革命。可以说第一次反法联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新兴资产阶级与传统封建势力的较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法同盟
首先,反法同盟不是1814年才出现的。一般认为第一次反法同盟出现于1793年,自此至1815年为止,反法同盟共组建过七次。反法同盟成立的总体原因在于: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各国封建君主对革命十分仇视。奥地利和普鲁士与法国的距离最近,法国革命很快就影响到两国的人民,法国废除封建义务和没收教会财产将损害到两国贵族们的利益。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准备组织一个国际集团对付法国革命。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如果不是忙于对土耳其的战争,就对法国革命宣战了。1791年6月法皇路易十六逃跑未遂,在欧洲各国封建君主中引起很大震动。
严格说来,1814年并非哪一次反法同盟的成立年份。第六次反法同盟一般以1813年9月俄普奥三国签订泰普利茨条约为标志。由于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1813年,欧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拿破仑在布拉格会议上拒绝接受联盟各国的和平条件《赖辛巴赫协定》,于是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和巴伐利亚组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并于1814年3月攻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此次同盟是欧洲各国对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第一次空前的胜利,基本恢复了被拿破仑征服各国的封建秩序与旧王朝。
1815年3月,由于拿破仑的再次即位,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各国深感恐慌,为了防止拿破仑东山再起,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萨丁(即意大利前身)五国及被四国所控制的荷兰、比利时、德意志一些小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联盟,并于滑铁卢一役击败法国,拿破仑再次退位。第七次反法同盟以最终的胜利宣告结束。
拿破仑后期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侵犯和领土扩张,严重威胁到了其他国家的统治。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带有时代的进步性,但处在当时那个时代的欧洲,封建势力远远大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为了防止更多的国家走上资产阶级的道路,欧洲的封建统治者联合起来压制这种新兴制度,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和利益。
当时组成反法同盟的都是几个还未被拿破仑征服的国家。
当时法兰西帝国是欧洲大陆的霸主,拿破仑是欧洲大陆的仲裁者,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法国单独抗衡,即使是英国也只能依靠与吉利海峡自保,在陆地上无法与法兰西帝国抗衡。
所以还未被拿破仑征服的国家自然要联合起来才能才能对抗拿破仑。
怕革命的浪潮席卷自己的国家,他们都是封建主,反对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